经典香港电影回顾(我们不得不谈的)

1997年——2022年,香港已经回归25周年作为香港文化的“金招牌”,香港电影对整个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的影视行业都起着推动作用,无数经典作品至今都让人久久难忘,这些电影都在表达着故乡情深、文化乡愁和民族大义等深刻价值,是中国影史中的华彩篇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经典香港电影回顾?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经典香港电影回顾(我们不得不谈的)

经典香港电影回顾

1997年——2022年,香港已经回归25周年。

作为香港文化的“金招牌”,香港电影对整个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的影视行业都起着推动作用,无数经典作品至今都让人久久难忘,这些电影都在表达着故乡情深、文化乡愁和民族大义等深刻价值,是中国影史中的华彩篇章。

在回归祖国25年里,越来越多香港电影人融入内地文化,华语电影也因为香港影人的参与,发生着深远而巨大的改变。两地电影人在不同文化交融中,探寻着更多属于华语电影的艺术创作。

90年代末期香港电影走向衰退,香港电影人纷纷涌入内地

得益于香港电影人才的集中以及开放的创作环境,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香港电影市场一片繁荣。但自回归后,香港电影似乎不再拥有欲罢不能的吸引力,许多人将香港影片的衰退与回归搭上关系,事实上,香港电影早在90年代中期就已显出疲态状态,而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其中不乏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台湾和东南亚市场的流失、人才的丢失、盗版的猖獗等等。

1993年,香港电影市场遭遇了好莱坞电影冲击,这年周星驰出产了7部影片,可在港的总成绩还不如好莱坞一部《侏罗纪公园》。眼见阵地失守,1994~1996年,周润发与成龙轮流发力,《赌神2》《红番区》等电影多次夺得年冠,抢回第一的宝座。就在大众以为香港电影即将赶上好莱坞了,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用1.19亿的票房成绩将这个可能性彻底摧毁,这一年不止《泰坦尼克号》,紧接着暑假档的《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以5823万港元的票房成绩将只有4542万港元票房成绩的香港本土电影《一个好人》挤到第三的位置。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让本就困难的香港影视市场变雪上加霜。香港一些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在巅峰时期选择了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还有一批电影人则选择了息影,加之新人难培养,种种原因更加速了香港电影本土市场的萎缩,3年间再也没有任何港片能闯进香港影史前十。期间最惨的莫过于1999年,年冠是《午夜凶铃》,曾经亚洲电影中心、辉煌耀碧天的港片,连日本电影都打不过了。此后几年,以刘伟强、周星驰、杜琪峰、李安等为首的香港电影人为了救市,通过学习好莱坞高科技手段将特效融入电影中,出现了《喜剧之王》、《少林足球》、《暗战》、《孤男寡女》、《花样年华》、《卧虎藏龙》、《无间道》等一批吸金能力很强的作品,掀起了一阵香港特效电影风潮。

而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03年,非典的来临让刚有起色香港电影市场一夜打回解放前。这一年,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还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性文件,香港电影与中国电影内外关系开始也发生了翻转。一方面香港影视公司与内地影视公司展开了更紧密的合作,另一方面,大批量的香港导演选择前往内地拍戏。也拉开了香港电影人大规模集体“北上”的序幕。

香港影人“北上”寻找突破,挑起国产影片大梁

在回归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里,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也并不顺畅。由于内地在2002年开始实行彻底的院线制改革,电影市场的规模、体量发生了爆炸式的增长,中国电影版图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发生着跨时代的阶跃,内地的电影观众由传统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扩大,本土电影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内容质量上都更贴合内地观众市场口味,加之好莱坞大片的火热兴起,让曾经火热的各式港式警匪片、武侠片、喜剧片、爱情片等商业电影在回归后的最初十年内地电影市场不断碰壁。

直到2005年《神话》《宝贝计划》等影片的出现,香港电影才开始又稳住阵脚,虽然之后的《十月围城》《七剑》《深海寻人》《女人不坏》《大内密探零零狗》《未来警察》等影片票房口碑依旧不如意,可香港导演也从中摸索出内地市场的喜好。

2013年,公安题材的《毒战》的出现,标志着香港电影开始真正有机地融入到中国电影的内部结构。一直号称要“北上”赚钱的香港电影,通过其最为擅长的港式警匪片类型找到了突破口。香港电影也终于将其成功商业电影元素融入到中国电影的主流核心中。

之后,内地香港合拍片已经成为国产电影最重要的形式之一,2015年,《捉妖记》以24.39亿元人民币创华语影片票房纪录。2016年,全国电影票房前十名中,《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盗墓笔记》等5部均为内地与香港电影人合作的影片,其中《美人鱼》更是以33.9亿元的票房高居内地总票房榜首。

加速文化融合,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香港电影在经过了十几年的阶段性调整后,依托内地巨大的市场空间,以港式警匪片、港式武侠片、港式喜剧片、港式爱情片等为代表的港式商业电影,也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而香港导演们,也在经过文化融合摸索出内地商业片输出模式后,成为内地公司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徐克、陈可辛、林超贤等香港导演每年身上都背了不少片约。

随着市场环境与政策导向,从2020年开始,内地与香港合拍片主要趋势都在主旋律电影、献礼片上。随着合作的加深,这种默契逐渐与作品融为一体,《夺冠》《一点就到家》《悬崖之上》即使是香港导演掌镜,也丝毫觉察不出来。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几乎进入了不分彼此的新常态。从参与合拍的公司看,博纳成为合拍片中的内地常胜军,而英皇则是合拍领域最活跃的香港公司。两家公司在2021年分别推出了《长津湖》《人潮汹涌》等高品质影片。新主旋律影片在以香港成功商业电影输出模式同时,也更好的向观众讲述着属于这个年代的中国故事。在提升国产电影质量、拓展电影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燃起了观众对国产影片的热情和期待。

眼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一方面是巨大的人口红利,一方面是电影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变革过程中所涌现出的越来越多题材,为一代代电影人提供了尝试挑战与进取的机会与空间。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之间合拍片的边界基本消除。不仅如此,香港电影还为中国电影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注射了新的活力。

在全球语境下,华语电影的标识正在慢慢凸显,其背后的创作与运营业模式在逐渐重构。

就像徐克说的一样,“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并非是香港和大陆,而是中国跟世界”。在电影人的共同努力下,华语电影也在逐渐走向世界,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