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

心电图检查,从1901年Willem Einthoven 用弦线式心电图机记录第一份心电图开始,到目前为止发展已超过百年。心电图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检查,如果你去医院进行体检,那么,得到的检查结果大概率会包含心电图这一项。

现阶段,进行心电图检查不仅便捷而且对患儿来说几乎没有伤害。心电图图像是怎样产生的呢?心电图是利用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次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正常的心脏电活动,从窦房结开始,使心房先发生兴奋,同时沿着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再传导至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这种有先后顺序的电活动,在心电图图像上表现为相应的波段。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1)

先出现一个幅度很小的波,反应的是心房发生除极过程,称之为 P波。后面跟着PR段,能够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心电图图像上幅度最大的波群,即QRS 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心室复极的过程有缓慢和快速两部分,分别形成了ST段和T波。

心电图可以反应心脏的功能活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脏活动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图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电图会表现出什么呢?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2)

五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电图会表现出来哪些呢?

先来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心电图图像。房间隔缺损,左侧心房的压力大于右侧心房,会出现左向右的血液分流,使右心容量负荷加重,大多数的患儿心电图表现为电轴右偏、PR间期延长,V1及V3r导联QRS波群呈现rSr'或rsR'等。

分流量大的患儿的R波可以出现切迹。原发孔型缺损的患儿常见电轴左偏及左心室肥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3)

上面说到房间隔缺损,那么心室之间存在缺损也是同种道理。小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心电图结果可以正常或者表现为轻度左心室肥大。而大型缺损,患儿心电图变化随肺血管阻力大小而不同。

当肺血管阻力正常时,心电图表现为:V1呈rS形,Sv1波深,V5、6呈qRs形,Rv5、6波高大,Tv5高尖对称等。

肺血管呈现中度高压力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作用,会导致两侧的心室都变肥大。V3、4的R波与S波均高大,V6示深Q波及大R波,Tv5、6高尖对称或同时伴有V1呈rsR的右心室肥大图形。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4)

生后3个月孩子的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仍然没有闭合的,即是动脉导管未闭。从主动脉分流到肺动脉的血流量达到中等程度时,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异样。

患儿心电图图像显示电轴正常,左心房大,左心室高压或左心室肥厚,Rv5、6波高大,Qv5、6增深,Tv5、6高尖对称。

当分流量大或肺动脉压较高时,电轴可正常或左偏,双心室肥大,V3、4的R波与S波均高大。还有分流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肺动脉压力与体循环压力相等,此时电轴可右偏,右心室显示收缩期负荷加重。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5)

肺动脉狭窄的患儿也不算少见,中度程度以上的狭窄,心电图可以表现出右心室肥厚的情况,电轴右偏,V1显示Rs或qR波或单纯R波,轻者Tv1直立,重者Tv1、v3深倒,伴ST段斜行下降,P波高尖显示右心房增大。

还有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即法洛四联症。典型的患儿在出生后3-4天后就可以出现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图像显示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V1呈Rs或R型,V3呈Rs型,严重者V1呈Rs或qR型,Tv1直立,V3呈rS型,PII波可高尖。

想必,屏幕前的大家,看到这里会十分纳闷,上面电轴、V、R、S等都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一起来揭晓答案。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6)

心电图图像的基础知识科普

如何才能从上述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图像中读出我们想知道的信息呢?读懂心电图图像的前提是:对心电图图像的一些基础问题,需要熟悉掌握。

先来说导联的问题,有肢体导联和胸导联两种。肢体导联连接时按着“红黄绿黑”依次连接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右下肢。常规的胸导联包括v1~v6导联,V1放置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4放置在左侧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的交叉点,V3放置在V2、V4 两点连线的中点。V5、V6和V4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过V5在左腋前线上,V6位于左腋中线。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7)

能找好导联的位置之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出现频次也很高的电轴。我们平常提到的心电轴常指的就是平均QRS心电轴,即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

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 30 °~+90°之间 ,如果电轴位于-30°~-90°范围为心电轴左偏。;位于+90 °~+ 180°范围为心电轴右偏;位于-90°~-180°范围,定义为“不确定电轴”。

关于心电图的波形问题,我们在开篇时有提到,包括 P波、PR 间期、QRS 波群等,这里需要再详细说一下QRS波群的问题。QRS 波群可因检测电极的位置不同而呈多种形态。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8)

QRS 波群拥有统一的命名规则: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被称为 Q波,S波是R波之后第一个负向波,R'是继 S波之后的第一个正向波。R'后再出现负向波成为S'波。如果 QRS波只有负向波,则称为QS。

至于大小写字母的问题也有相关规定, 各波振幅<0. 5mV ,则用小写英文字母q ,r ,s 表示;若振幅 >0. 5mV ,则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就像正常人群的V1和V2导联多呈 rS 型,V5和V6导联常呈现 qR 、qRs、 Rs 型等。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9)

右心房肥大时,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大于等于0. 25mV ,以肢体导联表现最为突出,P波电轴右移超过75°。倘若双侧的心房肥大,则P波宽度和振幅都增大。

右心室肥厚,使得综合向量由左心室优势转向为右心室优势,造成右心室相对应的导联,像V1、aVR等导联上的R波增高,而位于左心室相对应的I 、aVL、V5等导联上的S波变深。

而左侧心室肥厚时,左心室的优势更加突出,引起面向左心室的I 、aVL、V5等导联上的R波振幅增加,而面向右心室的导联出现较深的S波。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10)

小儿的心电图有其独特的特点,小儿的生理发育迅速,总发育趋势为自起初的右心室占优势型转变为左心室占优势型的过程。具体表现如下:

小孩的心脏跳动频率比成人快,差不多到十岁左右可以保持成人的心率水平,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R 间期较成人为短。小孩的P波时间比成人稍短,不过P波电压还是新生儿比较高。

婴幼儿发育过程中,右心室占优势的QRS图形的特征有:V1导联多呈高R波而V5及v6导联常出现深S波。V1导联的电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Rv5 逐渐增高。小儿Q波较成人为深,3 个月以内婴儿的 QRS 初始向量向左,因而 V5和v6 常缺乏 q波。

心电图能查出有没有早期心脏病(心电图也能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11)

砰!砰!砰!注意!

通过心电图检查来观察患儿心脏的情况,主要是解读图像上的各种波形,结合出现波形的临床意义,来间接的判断患儿的心脏情况。像电轴右偏、PR间期延长等可以看出是患儿的右侧心脏出现了问题,导致患儿右侧心房增大,而房间隔缺损等情况可以增大右心房的容量负荷,从而出现这种心电图图像。

一个常规的心电图检查一般的价格不会超过三位数,而就是这个便宜、操作简单的检查,可以给我们反馈很多信息,要善于应用它反映的信息,做出最符合患儿情况的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九版儿科学

【2】九版诊断学

【3】郭继鸿,王思让,谭学瑞,张海澄,方丕华,卢喜烈,朱金秀. 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指南(简版)[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28(01):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