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子中的武将(这位帝师之后总与骢马相伴)

上一节我为大家介绍了太宗和他怀里的那只鹰,今天将给大家带来《桓典乘骢》的故事。  

骢指青白杂毛的马,就是现在的菊花青马。这种马被后世称作御史骢,原因在于东汉末年桓典担任御史的时候经常骑这种马。

桓典出生于名门望族。相传桓氏乃齐桓公之后,以其谥号“桓”字为姓,立族命氏,后从齐地迁至今安徽沛县龙亢。

龙亢桓氏出了三代帝师。桓典的高祖桓荣是汉明帝的经学老师,他钻研《欧阳尚书》,并以此作为家学。曾祖桓郁乃汉章帝老师。祖父桓焉则是安帝、顺帝的老师、太傅。桓氏广收门徒,教授的弟子中有不少是三公级别的名臣。

康熙皇子中的武将(这位帝师之后总与骢马相伴)(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桓典,字公雅,12岁时失去双亲,被叔父收养。他从小就很有志气,认为求人不如求己。

长大后的桓典继承家业讲习《欧阳尚书》,开馆授徒数百人。当地官员王吉举荐他做了官。不久后王吉因受牵连获罪被杀,亲朋好友都避之不及,唯有桓典弃官为他收尸、下葬、守孝,甚至设立祠堂。

桓典因为品行高洁,被袁隗,即袁绍、袁术的叔父,招入府内做事。

后来桓典担任侍御史一职,这个职务类似于现在监察部留守北京的官员。

《后汉书•桓典传》记载:

侍御辟司徒袁隗府,抬高第,拜侍御史。是时,阉人秉权,典在朝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东汉末年,灵帝昏聩,宦官专政,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桓典这个京城御史毫不理会那些关系户,对任何事情都秉公处理。京城很多官员都害怕他,私下里互相嘱咐说:走路的时候要停下来看看,千万别碰上那个骑着青白色马的御史。

因为桓典刚正不阿,宦官势力一直打压他,不让其升官。桓典任御史一职长达七年。

灵帝去世后,他受到大将军何进重用,升任羽林中郎将,后担任御史中丞。迁任光禄勋后桓典于建安六年在任上逝世。  

如果说魏征是言官的代表,毫无疑问桓典就是监察官的典范。

李白诗《赠韦侍御黄裳》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杜甫《哭长孙侍御》诗:

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

骢马因桓典而屡见于诗词,桓典骑骢马的形象千古流芳。后世赞美监察官,多用“骢马郎”来将之比作桓典。

今天《桓典乘骢》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桓典的后人还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你知道是谁吗?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