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

七律·黛玉焚稿断痴情

王志霞

仙缘两世可曾闻?

诗稿终将付暮云。

病体不堪愁隐隐,

流年唯有泪纷纷。

情从鼓乐声中绝,

手自阴阳路上分。

质本洁来还洁去,

繁花落尽又逢君。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1)

作者把“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两个高潮放在一起来写,将黛玉、宝玉包括宝钗三个人的悲剧一下子抛向高潮。

此时黛玉病情急转直下,她吐出的痰都带着一缕紫血,簌簌乱跳,这是生命在一块一块地分割。黛玉颜色如雪,并无一点血色,神气昏沉,气息微细,贾母安慰她说:“好孩子,你养着罢! 不怕的!” “黛玉微微一笑,把眼又闭上了。”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2)

紫鹃等在旁苦劝:“姑娘不信,只拿宝玉的身子说起,这样大病,怎么做得亲呢?”黛玉微微一笑,也不答言。一生只以眼泪洗面的林姑娘,这两次微笑是续书者的神来之笔! 他找到了最自然真切的表现方法。试想黛玉不笑,而像平常一样流泪的话,又怎么能表现出大惊、大怒、大悲、大愤之后,对人生的完全绝望的冷静态度?

这“笑”的核心乃是对死的坚定。黛玉的哭,表现的是这个贵族少女对风刀霜剑的愤愤不平,她还要活着奋力地抵挡,“哭”还说明她对人生,对宝玉爱情的留恋和执着。她在人生这个苦海中浮沉时还能看到灯塔上那点微光,她即使痛苦还要挣扎着游过去,游过去,而现在她突然发现那点微光消失了。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3)

只看见汹涌的波涛咆哮着,再也没有了那样痛苦的期待,再也不需要这样艰难的跋涉了。这样冷静地面对死,唯求死,写绝望还有什么比“笑”更好的办法呢?这“笑”字奠定了“焚稿”的基调,它像一根红线把后边珠玑般的文字串了起来。

弥留的黛玉,决意不给宝玉以及这个世界留下任何一点儿属于自己的东西。她还有一个诗本子和题诗的手帕,现在她虽然没有气力再说什么话,但她的心是清醒的,仿佛它在轮子下碾着,痛苦地淌着血。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4)

烧毁诗本子、诗帕,这是何等简便易行之事,但是,现在黛玉却连举手之劳的事也无力完成了。紫鹃怎忍心烧掉她们姑娘的心血结晶,必然会竭力劝阻,那么,黛玉连坚持、争辩的力气也是没有的,现在黛玉要攒足最后的一点点力量,了却这桩心愿。

“焚稿”鲜明地表现出她的性格,这里黛玉一边喘息着,一边命雪雁“点上灯”“笼上火盆”,并点头示意把火盆挪到炕上。“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那绢子立刻烧着了。黛玉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在火上,待雪雁从火里抓出来时,已所余无几了。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5)

黛玉心无牵挂,眼一闭,往后一仰,诗稿焚了,诗帕焚了,她把最后的点滴微弱的精力和心血聚拢起来,完成了最后的反抗,“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那茕茕孑立的悲剧形象如“高悬在艺术天空里的一轮明月,跟随着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走过了他们的一生。人们永远在它的清辉里低徊沉思,升起感情的旋律”(蒋和森《红楼梦论稿》)。

刘心武说,小说第一回就指出了宝玉和黛玉的仙人身份,宝玉本是天上赤瑕宫的神瑛侍者,黛玉是天上一株绛珠仙草。因为神瑛侍者每日灌溉甘露,绛珠仙草才得以修成女体,这是他们的第一份情缘。下凡后,林黛玉就要用一生的眼泪,还贾宝玉的灌溉之恩,这是他们的第二段情缘。我诗词中首句“仙缘两世可曾闻?”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6)

刘心武举例,林黛玉每次和贾宝玉闹别扭都要流泪。我的诗词中“病体不堪愁隐隐,流年唯有泪纷纷”说的是这个意思,为什么黛玉得病?遗传也好,身体太弱也罢,对于林黛玉来说,都不是得病的主要原因,她之所以得病其实是因心思太重引发的。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7)

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虽情投意合,但婚姻大事却迟迟没人为他们做主。林黛玉心思敏感,她始终不放心,她自己知道,宝玉也同样知道,两人婚姻大事不解决,心病也就得不到根治,长久以往,林黛玉自然病入膏肓。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8)

在第四十九回,黛玉却说:“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似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就是在暗示还泪之旅是有终点的。“泪还完了,她就会主动回到天上。” 造成黛玉之死的主要原因还是唯一的知音贾宝玉将和薛宝钗大婚,黛玉所有的痴情和念想都已不可能得到回应,黛玉最终像杜丽娘一般,在对宝玉的无尽思念和担忧中抑郁而终、泪尽而逝。诗词中“情从鼓乐声中绝,手自阴阳路上分”这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小时候看《红楼梦》,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这段,我总是想如果黛玉肯去争取,可能结局没有这么惨烈。至于她死的时候说的半句话:“宝玉,你好…”。年轻的时候,我觉得她一定是想说,“宝玉你好狠心”之类的话。后来长大了才明白,爱一个人如果不能在一起,那就祝福他吧。我想黛玉可能会对宝玉说:“宝玉,你好生活着吧。”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9)

关于黛玉的死,刘心武认为,黛玉不该死得如此难堪,而是以一种比葬花还要诗意的方式。所以我想到《葬花吟》,这首诗不仅是对青春的感伤,也是对生命的歌颂,而且,林黛玉所歌颂和珍惜的生命不仅是自己的生命、人类的生命,而且是万物的生命。我的诗词中“质本洁来还洁去,繁花落尽又逢君”一句从《葬花吟》中找到灵感,表达的是浊臭的社会不能玷污黛玉,就连死亡也不能扭曲她那高傲的心灵。

注‬:本文‬作者‬王‬志‬霞‬,文章‬源自‬公众号‬“诗画‬品‬红楼‬”

注:翟海潮、范文义、刘承彦主编的《诗画品红楼》一书已于2021年1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天猫有售。

黛玉焚稿原文及译文(质本洁来还洁去)(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