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捞哥17年(的最后一班春节岗)

新华社杭州1月22日电(记者 吴帅帅)穿梭在游人如织的西湖各大码头,如果不是有突发情况,执勤中的民警周翔军并不引人注目很多人也并不知道他还是当地一位“红人”:凭借一根自制的打捞神器,近些年来,经他的手捞起的手机、平板、无人机等物品总价值超过100万元,周翔军因此有了“西湖捞哥”的名号,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湖捞哥17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西湖捞哥17年(的最后一班春节岗)

西湖捞哥17年

新华社杭州1月22日电(记者 吴帅帅)穿梭在游人如织的西湖各大码头,如果不是有突发情况,执勤中的民警周翔军并不引人注目。很多人也并不知道他还是当地一位“红人”:凭借一根自制的打捞神器,近些年来,经他的手捞起的手机、平板、无人机等物品总价值超过100万元,周翔军因此有了“西湖捞哥”的名号。

春节临近,从警近40年的“西湖捞哥”说自己“不习惯”过节,2020年底就要退休了,总惦记着自己能不能像往常一样,多值几天班。

热心肠的“DIY大咖”

一根看似普通的铝合金管上绑着大大小小七八个配件:摄像头、线、转盘、显示屏、杆子、夹子、钩子、吸盘……这就是“捞哥”自制的神器。通过套筒伸缩,这根杆子可以触及湖底打捞起游客掉落的物品。

由于热心为游客服务,周翔军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红人”。在雨雪中,3分钟找到落水无人机;根据视频时间推算落水地点,捞起外国友人的手机;在湖里找到过车钥匙、手镯……“捞哥”的战绩可谓显赫。

周翔军说,多年前,曾下水帮游客捞起过手机。虽然那一次手脚都被湖底的杂物划伤,但看到游客对物品失而复得的欣喜,就拥有了成就感,并对做“捞哥”来了兴趣。

于是,通过自己摸索,“捞哥”开始自制打捞杆。如今,这根打捞杆已经升级到第三代,不仅有了摄像头等先进配件加持,还申请了四五项专利。配上吸盘、夹子,面对复杂环境,一样“见招拆招”。南京、扬州等地的水上派出所都请“捞哥”出马制作捞杆。

周翔军说,作为一名警察,首先要有服务意识。他说:“也许是这种意识,让我坚持下来做这件事。”

“新春我在岗,我在平安在”

从警近40年,周翔军说自己在家过的除夕夜屈指可数。“公安这份职业就没有过节的概念,景区公安更是如此,越是过节,越是忙碌。”周翔军说。

与西湖结缘也注定了他和许多景区干警一样,是节假日里忙碌的人。而他们日常的工作,也远没有“捞哥”那么引人关注。

回忆起这些年的工作,周翔军说,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处理过不知多少起小火情;为了防止人流拥挤、踩踏,维持秩序而喊得第二天喉咙说不出话……但正是通过做好这些琐碎小事,维护了景区秩序,带给游客安全。

“因为人手有限,确实没法放心去过节。”周翔军说,现在所在的西湖水上派出所,只有七位民警和两位辅警,日常都要到湖心小瀛洲岛上执勤。如果假期发生突发事件,每个人都是“救火队员”。

周翔军回忆,几年前的一次节假日,一天连续出现两个孕妇出血的突发情况。刚用水上摩托艇送走一位,又接到求助的电话。“还好两个孕妇都没有大碍。”

多年来,周翔军在西湖边,通过各种方式累计救起过150多人。

“今年无论有没有排班,我都会在所里备勤。”周翔军说,这么多年,自己对春节的观念也都淡然了,习惯了在别人团圆的时候忙碌。

“春节期间我们所有句标语:新春我在岗,我在平安在。”周翔军说,“家里人支持也是我工作的动力。”

“希望有更多的‘捞妹’‘捞弟’为游客服务”

“年轻的时候也想着多休息几天,但现在越接近离开,越恨不得一直在岗工作。”周翔军说。2020年11月,“西湖捞哥”将退休,但他舍不得离开警队、告别“捞哥”的工作。

“几年前我就想培养几个徒弟,希望有更多的‘捞妹’‘捞弟’为游客服务。”周翔军说。

“现在有两个徒弟大概能学到80%,只有沉得下心、肯学,才能干得了这个工作。”周翔军说。

“捞哥”的“徒弟”之一,杭州景区公安分局景安巡逻队队员朱琳说,许多人在网上看到的都是捞起手机的那一刹那。“但只有亲自做过才知道,那一瞬间背后,可能要用别扭姿势搜索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

现在像朱琳一样的“徒弟”,“捞哥”前后收了10多人。西湖边也有12根“捞哥”制作的打捞杆随时“待命”为游客服务。

周翔军说,退休后,“只要身体允许,希望可以继续在西湖边管管‘闲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