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5年,在河北张家口,有一位退伍老兵正在一口锅炉前烧煤,那满是皱纹的脸热得发红,衣服破旧,大汗淋漓。

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锅炉工,却被杨尚昆明察暗访了很多年,最后受到邀请,由专人接送到了他的家里。

并且杨尚昆对对方十分热情,言语间尽显亲密与感激,甚至后来还埋怨道:“为何不来找我?”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

显然,杨尚昆与这位锅炉工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那么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一、少年英才

杨尚昆,1907年出生,家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从小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先进思想的熏陶下立志报效国家。

十九岁的时候便参加了革命,后来在哥哥的影响下也加入了共产党。

杨尚昆是一个能力与学识兼备的稀缺人才,受到了领导的重用。他先后组织并参加了很多次革命活动,可是都是在后方。

后来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那就是彭德怀。

杨尚昆第一次与彭德怀见面的时候,彭德怀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衣服上还有许多补丁,但是非常整洁。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2)

很快,杨尚昆便与彭德怀一起指挥了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开始长征后,他们也一起踏上了长征的道路。

爬雪山、过草地、破封锁,无数次从死亡的关口生还。

而杨尚昆在军事方面的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很快便被毛主席注意到。毛主席任人唯贤,他的职位便一路高升。

有一次杨尚昆在奔赴任务的途中,得知张国焘打算带兵南下。

为了大家的安全,他当即决定原路返回,并且以筹备粮食为借口,迅速与毛主席汇合,然后抓紧时间北上。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又躲过了一劫。由于此事事涉机密,杨尚昆就连自己的妻子都瞒着。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3)

后来这件事情便成了大家打趣的对象,毛主席更是戏称他“赔了夫人又折兵”。

1935年4月25日,杨尚志所在的红三军团遭遇敌机袭击。

一颗炮弹朝着他射了过来,他一把推开了身边的战友,自己却被炮弹炸成了重伤。

然而战斗还在继续,杨尚昆忍着伤痛继续在一线指挥作战。等到战斗结束后,他的鲜血早已浸湿了衣服。

后来全面抗战爆发,他始终奔赴一线指挥作战。

可以说,杨尚昆从少年起就一路披荆斩棘,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他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评估的,但自己却留下了一身的伤病。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领导陆续搬进了中南海。杨尚昆被毛主席钦点为中央办公厅主任,身上的担子特别重。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4)

而毛主席与周总理整夜不眠不休地工作,办公室里的灯从来没有灭过。

杨尚昆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便主动承担了很多工作。为此,警卫员形象地比喻为“中南海有三盏一年到头不熄灭的灯”。

杨尚昆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党,竭尽全力为党工作,因此也被称为党的“大管家”。

而他由于工作需要,需要久坐办公室,长此以往腰椎骨变形,无法做剧烈运动。

当时朱老总的家里住着十几个孩子,由于粮食短缺,能吃饱饭就很难得了。

杨尚昆心疼孩子们正在长身体,所以就悄悄把自己的牛奶鸡蛋省下来,拿给了孩子们,自己却挨饿。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5)

这件事情,还是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说漏了嘴,大家这才知道真相。

杨尚昆也非常喜欢孩子,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做游戏,所以中南海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孩子王”。

1965年的12月,杨尚昆被派去广州工作。他对于广东这个地方并不陌生,之前已经来过很多次。

但由于沿海地区的环境阴雨潮湿,杨尚昆又是一名工作狂,所以在短短一个月便劳累过度病倒了。

而杨尚昆无论去哪里都会和妻子保持联系,可是在他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妻子也失去了联系。

杨尚昆的妻子李伯钊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1925年,她因为宣传革命被开除学籍,可她仍然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6)

十八岁这年,李伯钊与杨尚昆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由于工作特殊,婚后两人聚少离多,

可是这并没有让两人的感情受到影响,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支持。

而李伯钊不仅仅是一位战士,还是一位歌剧家,一生贡献了非常多的著名的歌剧作品,可谓是能文能武。

杨尚昆的背后站着这么一位文武兼备的妻子,正所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而由于两人无法常常见面,为了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便约定好书信往来。

可是杨尚昆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妻子的消息了,这让他心中十分焦虑不安,或许生病的人格外敏感,他意识到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

1966年,心中不安的杨尚昆向上级申请调换工作,没想到这次的工作调动竟然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7)

同年5月30日,杨尚昆来到了临汾,之后就遭到监禁,这一监禁就是12年。

二、囚禁时的雪中送炭

被监禁之后,杨尚昆与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盼了许久还是没有等到妻子的消息。

而且他每天要参加劳动改造,熬到了晚上还要写各种劳动心得。

原本就瘦弱的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再加上饮食居住条件较差,长期的营养不良让杨尚昆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祸不单行,右手关节炎也因为环境原因再次复发。

病情来势汹汹,连抬手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提笔写字了,这种痛苦非设身处地不能体会。

并且低血糖是杨尚昆一直无法摆脱的老毛病,让他饱受折磨,每天都会出现好几次晕倒的情况。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8)

十二年如一日,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让人痛不欲生。他的精神也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丝毫不敢放松。

而杨尚昆从踏上革命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所以,他绝不容许别人质疑自己对党的忠诚以及信仰。

杨尚昆随身带着一本《毛主席语录》,他每天都会在上面记录自己一天的事情,并且还会写下不同的话语来激励自己。

然而过于虚弱的身体终究是无法长时间支撑,贫血的症状已经严重到了行走困难的地步。

当时看守他的是一位年轻的小同志,为人看起来非常淳朴。

小同志非常尽职尽责,对于工作也是十分上心。他的眼神非常明亮,似乎能够看透一切黑暗。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9)

有一天,杨尚昆的低血糖又发作了,整个人面色惨白,虚弱无力,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去,无奈之下只好向小同志寻求帮助。

当他喊了一声“同志”,这个小同志一脸惊悚地看着杨尚昆,因为按规矩杨尚昆是不能与他说话的。

但此时的杨尚昆,把自己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个小同志的身上。

他虚弱地问道:“可以给我一颗糖吗?”

小同志看着杨尚昆如此可怜便心生不忍,偷偷为他找来了救命的东西。

低血糖的人口袋里总是会携带着糖,必要时可以救命。可是在那个年代,糖是非常稀缺的食物,一般人根本吃不到。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0)

小同志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包糖,其中必然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他趁自己站岗的时间,悄悄把这包糖塞给了杨尚昆。

都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小同志的糖挽救了杨尚昆的生命。

他把糖藏在自己的被褥底下,每当低血糖严重的时候,他才舍得拿出一块含在嘴里。

就这样,杨尚昆靠着这包糖果度过了最艰难的四年。

但按照规定,小同志是不能与杨尚昆有任何言语和肢体交流的,可是小同志还是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帮助了他。

随着两人逐渐熟悉起来,私下里的交流也日渐增多。但这必然被有心之人察觉,领导便决定让小同志提前复员回乡。

小同志走的前一天,那是他最后一次站岗。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1)

杨尚昆也收到了小同志即将被调走的消息,便追问小同志的名字,家住在哪里。

后来小同志被杨尚昆多番追问,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原来他叫田政红,家住在河北张家口。

小同志走了,杨尚昆把小同志的名字和家庭住址记在了《毛主席语录》里面。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分页记录。

在复员回老家后, 田政红找了一名农村女子组建了家庭,不久后便有了自己的孩子。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负担,当时的农村还经常断粮缺水,所以如何养家糊口就成了田政红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说老家有两亩田地,可是收入甚微,就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2)

多番打听之下,田政红找到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当起了锅炉工,虽说整日都要在锅炉旁边忍受着大火炙烤,但是多了一份收入。

三、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后来,杨尚昆终于解除了监禁。

出狱后的杨尚昆,第一件事便是去寻找那本《毛主席语录》,可在转移的过程中语录丢失了,他也失去了田政红的消息。

但杨尚昆一直牢记着救命之恩,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田政红的下落。

转眼便到了1981年,在9月14日,解放军在河北张家口举行了一次军事演习,杨尚昆也前来观看。

军人们气势如虹,精神抖擞,那场面简直震撼人心,直击心灵。看着眼前这一幕,杨尚昆的思绪又飞到了田政红离开的那天。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3)

他记得田政红的老家就在这里,可是为什么迟迟找不到他的下落呢。

随着军事演习的落幕,杨尚昆心中的遗憾与焦急越来越深,他担心自己无法再见到恩人,担心没有办法报恩。

1985年,杨尚昆已经成为了军委副主席,比从前更加繁忙,可是他仍然委托别人帮忙寻找恩人。

突然有一天,他在繁忙之中接了一通电话,接着便开怀大笑。

杨尚昆立刻通知工作人员,让他们去接一个人,言语中是掩盖不住的激动。

工作人员很快到了目的地,他们找到了正在锅炉旁边烧火的锅炉工田政红,而田政红突然见到从北京来的干部非常惊讶。

工作人员一句“你还记得当年看守的那个人吗?”田政红什么都明白了,杨尚昆是来兑现自己的承诺。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4)

此时的田政红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很苍老,他怕丢掉自己的工作便婉拒了前往北京的请求。

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再三保证下,这才勉强同意。

就这样,杨尚昆多年后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内心非常激动,将田政红带回了自己家里畅谈。

田政红说,自己知道那场军事演习里有杨尚昆的名字,也知道杨尚昆的真实身份,可是他却不愿意来找杨尚昆。

因为自己帮他并不是为了从他那里得到回报,而是不愿意看他忍受折磨。

杨尚昆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可他还是在埋怨田政红:“你怎么不来找我”,明明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此时杨尚昆再次提出想要帮助田政红,可是田政红再三婉拒了,他说自己的生活很充实,虽然累点但是很开心。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5)

无奈之下,杨尚昆只好劝说田政红在自己家里住一段时间。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来陪田政红吃饭、聊天、谈心。

而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偷偷溜走,田政红不放心家中的妻子和孩子,于是便提出了离开。

临走时,杨尚昆把自己佩戴多年的手表送给了他,并且告诉田政红“以后我们就是亲戚,有空我就去你家住住”。

田政红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施恩不图报,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甘愿冒着风险去帮助一个陌生人,他的胸怀是宽广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没有东西可以衡量的。

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对于他人的帮助我们要心怀感激,恩是别人的情分、别人的善意,我们应当铭记在心。

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杨尚昆被关押时病危)(16)

杨尚昆因为一包糖的恩情一直记了几十年,最后终于圆了自己报恩的心愿。

因为他感激这份恩情,所以他永远记得那包糖的味道,虽然普通,但却无比珍贵。那是充满善意的糖,世间难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