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真的是60年最冷吗(今年冬天真的算冷吗)

今年冬天真的是60年最冷吗(今年冬天真的算冷吗)(1)

文|白峰

今年冬天有点冷。微信朋友圈里有人调侃说,哪里是有点冷,是真冷,不过冷点好,能让人年轻,不信你到街上遛一圈,一会儿就冻成孙子了。也有的朋友玩起了以前只有在黑龙江才能玩的游戏——泼水成冰。

可是,这在历史上真不能算冷天。

南宋的杭州比今日之济南要寒冷得多。济南大明湖自从2003年疏浚,形成循环水以来,主水域未出现过全部结冰的现象,这几日开始结冰,成了一景。而南宋时太湖曾经全部冻结,上面可以通行马车。那时候人们可没今日的闲心,没事赶个马车出来玩,那是要运送货物的,分量轻不了。

南宋这次寒冷期,起自北宋末期。苏东坡喜爱吃荔枝,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诗句。他死在1101年,没赶上这次极寒的变化。在他辞世后不到10年的1110年,福州的荔枝全部被冻死了。1111年延续寒冷天气,太湖周边洞庭山著名的柑橘也全部冻死掉。福州的荔枝历史上曾冻死过两次,另一次则是在1278年,一年后,南宋覆亡。

今年冬天真的是60年最冷吗(今年冬天真的算冷吗)(2)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气候寒冷期,都比今天冷很多。考古时期不算,就从秦代以来,干寒和温热气候交替出现,东汉就比西汉寒冷很多。此情形至东汉末年就十分严重了。徐文兵先生讲《黄帝内经》,提及《伤寒论》,认为汉末、三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导致伤寒病频发,这样说也不能算错,但其时气候的大幅转寒才是根本原因。

汉桓帝延熹七年(164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

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冬大寒,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

这种情形和三国时期基本类似。

225年,曹丕在广陵(扬州)视察,十万大军演习水军作战,不料淮河结冰,船竟不能动,只得作罢。241年,襄阳大雪,平地雪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淮河流域尚如此寒冷,济南会有多冷可想而知。

自东汉而起的这次寒冷期,笼罩三国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初才开始缓解,开始进入一个温暖期。唐代就非常温暖了,唐玄宗在皇宫里种植过柑橘,还结了些果实,分给身边的近臣吃。

这次温暖期持续了三四百年,北宋开始转寒,北宋末年忽然大寒。1127年,金兵围困东京开封,是在大年初二。史载,守城的士兵很多冻掉了手指和耳朵。

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冬,大雪霰,两月不止,(杭州)冰积尺余不解,台州雪深丈余,冻死者甚众。

我们今日所说的汉唐盛世,其实都是得了天时之助。北方边患多出现在寒冷期,这从气候条件上是可以理解的。

今年冬天真的是60年最冷吗(今年冬天真的算冷吗)(3)

小时候看《草原英雄小姐妹》,一场暴风雪羊群都会被冻死,这在寒冷期其实是经常发生的事。当北方气候寒冷至极,游牧民族的生存就会受到极大威胁,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本无明确疆界,长城就是划分游牧与农耕的分界线,但这是基于战国时代的气候条件下的划分,比如山东的齐长城就是为了阻挡北狄的骚扰而建。长城是死的,气候却是变的,当气候明显转寒,北方游牧民族或者冒死向西穿越戈壁沙漠,或者南迁,无他路可选。气候寒冷期里,农耕线本身就在南退,北方的戍边就成为问题,很难自给自足,供给线变长,孤掌难鸣。

南北朝时期夏霜夏雪的记录很多,五胡乱华就发生在这个寒冷期,北方大部区域都成为少数民族的领地,乃至寒冷期结束。大唐的皇族李氏也是和少数民族的混血,属于鲜卑人的后裔。

元代也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皇朝。元代90多年的历史中,夏霜、夏雪的年景,在每百年所占比例中也为历史最高,有25年之多。

明代至嘉靖中期气候开始转暖,万历时期是比较温暖的一个时期。就是这个时期,本来盛行于南方的斗蟋蟀习俗出现于北京,说明这大约是南宋以来气候最温暖的一个时期。但是,万历晚期气候又开始转寒,导致陕西大饥,流民遍地,形成张献忠、李自成的大军,这是西北;东北则是女真人崛起并攻入山海关建立大清政权。这场寒冷一直延续到清康熙晚期才结束。

这个时期有多冷呢?史载: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晋州骤寒,人有冻死者;山东莱阳雨,奇寒,花木多冻死;四月,新城、邹平、阳信、长清、章丘、益都、博兴、宁津、东昌等地陨霜杀麦;十二月,益都、寿光、昌乐、安邱、诸城大寒,人多冻死;茌平大雪,株木冻折。

乾隆时期的温暖就有类今日,这也是温病学兴起的一个背景。叶天士、薛生白都活跃在这个时期,及至王孟英在世行医,已是道光时期,此时气候再次转寒。王孟英的医方与温方派又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时而变,其遂成一代名医。

今年冬天真的是60年最冷吗(今年冬天真的算冷吗)(4)

我们今日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大的温暖期之中。这次温暖期是从清末开始的,延续至今已然百年,究竟还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不是我们自己能说了算的。

我们和古人生活在同一片地域,但却不是同一个时空。

在经历了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前所未有的工业碳排放、全球普遍出现气候持续变暖这样一些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大事件之后,我们生活的世界和古人还是同一个世界吗?但总有些东西仍然是相通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和古时相较,小环境(地球生态)是在巨变,但大环境(星际关系和运行规律)却没有大的变化,大气候的寒温交替和星际关系的时空位置有关,人类活动能带来部分的影响和改变,但究竟能有多大影响尚不清楚,建立有效认识,尚需时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