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指标大全)

对比分析法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实际指标较计划指标增减数=报告期的实际完成数-报告期的计划数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完成数(或预计)/计划数(或定额)]×100%实际指标较计划指标增减百分比=计划完成百分比-100%累计完成计划程度=(本年本月止累计实际完成数/本年计划数)×100%2、本期实际指标同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较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增减数=本期实际指标-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本期实际指标为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本期实际指标为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100%3、本企业的指标同其他同类型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本企业实际指标较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增减数=本企业实际指标-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本企业实际指标为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的百分比=本企业实际指标为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的百分比-100%结构分析法结构相对指标=(部分数值/全体数值)×100%结构对比绝对指标=本期结构相对指标-上期结构相对指标结构对比相对指标=(结构对比绝对指标/上期结构相对指标)×100%平均分析法简单算术平均法=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总体单位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每组数值×每组单位数)/∑每组数值序时平均数=各时期水平之和/时期的项数=(1/2首项数值 中间各项数值 1/2末项数值)/(项数-1)动态分析法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报告期水平)/基期数值(基期水平)×100%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基期数值×100%定基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前一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环比发展速度-100%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平衡分析法期末结存量=期初结存量+本期生产(入库)量-本期耗用(发出)量本期耗用(发出)量=期初结存量+本期生产(入库)量-期末结存量产品产量分析指标某种产品产量折合成标准产品产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的折合系数某种产品的折合系数=该种产品的指标/标准产品的指标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率=(实际产量/计划产量) ×100%累计完成月度(或季度)计划的总进年率=期初至某日止完成生产量累计数/本月(或季、年)计划生产量×100%产品产值计划完成率=(实际产值/计划产值)×100%品种完成率=(完成产量计划品种数/计划生产品种数)×100%品种计划完成程度=不计算超额部分各品种完成计划产量%之和/计划生产品种数=按不抵补原则计数的实际产值/计划产值×100%零件品种完成率=(完成计划产量的零件种数/计划规定生产的零件种数)×100%生产均衡率=按不抵补原则计算的产量/分析期计划产量×100%生产成套率=(∑各成套期实际完成零件成套数与计划零件成套数的%)/计划期内成套期数=(∑分析期内由各成套期实际完成零件成套数)/(∑分析期内各成套期计划零件成套数×100%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月实际交货额/本月合同订货额)×100%销售收入完成率=(本月实际销售收入/本月计划销售收入)×100%新产品试制任务完成率=(实际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品种数/计划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品种数)×100%新产品投产任务完成率=(实际投产的新产品品种数/计划投产的新产品品种数)×100%新产品试制效益率=(试制成功某项新产品的总价值量/试制该项新产品的试制费用总额)×100%产品质量分析指标产品合格品率=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废品数量)×100%=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不合格品数量 废品数量)×100%=合格品数量/交验的产品数量×100%由于产品合格率提高增加的产量=(计划期合格品产量/上期产品合格率)×(计划期合格率-上期合格率)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100%由于不合格品率降低增加的产量=[(计划期合格品产量/(1-上期不合格品率-计划期不合格品率)批不合格品率=批中不合格品数/批量×100%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每日出产量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每日出产量产品成品率=合格的成品数量/投入坯料数量×100%合格品工时率=合格品工时/(合格品工时 废品工时)×100%=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不合格品数量 废品数量)×100%=(内废数量 外废数量)/[(本车间合格品数量-外废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内废数量+外废数量)×100%=(内废数量+外废数量)/(本车间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内废数量)×100%废品工时率=废品工时/(完成定额工时+废品工时)×100%废品损失率=废品损失/全部产品总成本×100%产品等级率=某等级品数量/全部合格品数量×100%产品质量稳定率=1-(最高数值-最低数值)/平均数值×100%产品返修率=返修品数量/全部送检品数量×100%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总额=内部故障成本总额+外部故障成本总额+鉴别成本总额+预防成本总额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产值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销售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质量故障损失率=(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企业总产值×100%利润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利润×100%最低质量成本=每件合格品所负担的废品损失+每件合格品所负担的预防鉴定费用      =每件废品的损失×(不合格品率/合格品率) 每件合格产品所负担的预防检验费用×(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存货与日平均销售成本比率=期末存货/(销售产品成本/365)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额)现金比率现金比率=(现金 短期证券)/流动负债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率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当年到期的长期负债)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比率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之比=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营运资本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额/平均营运资本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净收益 利息费用 所得税)/利息费用固定费用补偿倍数固定费用补偿倍数=(利息费用、税、少数权益和正常营业利润 租金中的利息部分)/(利息费用 租金中的利息部分)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期末流动资产 期末流动资产)/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有形资产债务率有形资产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100%固定资产与股本比率固定资产与股本比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无形资产)长期债务对营运资金的比率长期债务对营运资金的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利润额/资本金×100%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盈利/平均资产×100%变异资产报酬率变异资产报酬率=盈利/[(年初资产占用额+年末资产占用额)/2]变异资产报酬率变异资产报酬率=(盈利+利息费用)/平均资产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100%销售利税率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销售收入×100%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额/产品(商品)成本×100%净值报酬率净值报酬率=利润额/平均股东权益×100%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单位变动成本=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产量之差=(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最高点产量-最低点产量)固定成本=最高(或最低)作业水平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或最低点产量)保本点分析法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多品种产品保本点分析1、加权平均法边际贡献总数=各种产品销售单价乘销售数量之和-各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乘销售数量之和2、分别计算法 某种产品保本点=某种产品固定成本/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 企业总的保本点=∑(某种产品固定成本/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3、目标销售量和销售额达到保本点目标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达到保本点销售金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常用财务分析指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常用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指标大全)

常用财务分析指标

对比分析法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实际指标较计划指标增减数=报告期的实际完成数-报告期的计划数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完成数(或预计)/计划数(或定额)]×100%实际指标较计划指标增减百分比=计划完成百分比-100%累计完成计划程度=(本年本月止累计实际完成数/本年计划数)×100%2、本期实际指标同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较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增减数=本期实际指标-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本期实际指标为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本期实际指标为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100%3、本企业的指标同其他同类型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本企业实际指标较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增减数=本企业实际指标-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本企业实际指标为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的百分比=本企业实际指标为同类型先进企业实际指标的百分比-100%结构分析法结构相对指标=(部分数值/全体数值)×100%结构对比绝对指标=本期结构相对指标-上期结构相对指标结构对比相对指标=(结构对比绝对指标/上期结构相对指标)×100%平均分析法简单算术平均法=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总体单位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每组数值×每组单位数)/∑每组数值序时平均数=各时期水平之和/时期的项数=(1/2首项数值 中间各项数值 1/2末项数值)/(项数-1)动态分析法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报告期水平)/基期数值(基期水平)×100%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基期数值×100%定基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前一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环比发展速度-100%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平衡分析法期末结存量=期初结存量+本期生产(入库)量-本期耗用(发出)量本期耗用(发出)量=期初结存量+本期生产(入库)量-期末结存量产品产量分析指标某种产品产量折合成标准产品产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的折合系数某种产品的折合系数=该种产品的指标/标准产品的指标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率=(实际产量/计划产量) ×100%累计完成月度(或季度)计划的总进年率=期初至某日止完成生产量累计数/本月(或季、年)计划生产量×100%产品产值计划完成率=(实际产值/计划产值)×100%品种完成率=(完成产量计划品种数/计划生产品种数)×100%品种计划完成程度=不计算超额部分各品种完成计划产量%之和/计划生产品种数=按不抵补原则计数的实际产值/计划产值×100%零件品种完成率=(完成计划产量的零件种数/计划规定生产的零件种数)×100%生产均衡率=按不抵补原则计算的产量/分析期计划产量×100%生产成套率=(∑各成套期实际完成零件成套数与计划零件成套数的%)/计划期内成套期数=(∑分析期内由各成套期实际完成零件成套数)/(∑分析期内各成套期计划零件成套数×100%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月实际交货额/本月合同订货额)×100%销售收入完成率=(本月实际销售收入/本月计划销售收入)×100%新产品试制任务完成率=(实际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品种数/计划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品种数)×100%新产品投产任务完成率=(实际投产的新产品品种数/计划投产的新产品品种数)×100%新产品试制效益率=(试制成功某项新产品的总价值量/试制该项新产品的试制费用总额)×100%产品质量分析指标产品合格品率=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废品数量)×100%=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不合格品数量 废品数量)×100%=合格品数量/交验的产品数量×100%由于产品合格率提高增加的产量=(计划期合格品产量/上期产品合格率)×(计划期合格率-上期合格率)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100%由于不合格品率降低增加的产量=[(计划期合格品产量/(1-上期不合格品率-计划期不合格品率)批不合格品率=批中不合格品数/批量×100%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每日出产量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每日出产量产品成品率=合格的成品数量/投入坯料数量×100%合格品工时率=合格品工时/(合格品工时 废品工时)×100%=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不合格品数量 废品数量)×100%=(内废数量 外废数量)/[(本车间合格品数量-外废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内废数量+外废数量)×100%=(内废数量+外废数量)/(本车间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内废数量)×100%废品工时率=废品工时/(完成定额工时+废品工时)×100%废品损失率=废品损失/全部产品总成本×100%产品等级率=某等级品数量/全部合格品数量×100%产品质量稳定率=1-(最高数值-最低数值)/平均数值×100%产品返修率=返修品数量/全部送检品数量×100%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总额=内部故障成本总额+外部故障成本总额+鉴别成本总额+预防成本总额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产值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销售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质量故障损失率=(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企业总产值×100%利润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利润×100%最低质量成本=每件合格品所负担的废品损失+每件合格品所负担的预防鉴定费用      =每件废品的损失×(不合格品率/合格品率) 每件合格产品所负担的预防检验费用×(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存货与日平均销售成本比率=期末存货/(销售产品成本/365)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额)现金比率现金比率=(现金 短期证券)/流动负债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率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当年到期的长期负债)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比率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之比=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营运资本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额/平均营运资本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净收益 利息费用 所得税)/利息费用固定费用补偿倍数固定费用补偿倍数=(利息费用、税、少数权益和正常营业利润 租金中的利息部分)/(利息费用 租金中的利息部分)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期末流动资产 期末流动资产)/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有形资产债务率有形资产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100%固定资产与股本比率固定资产与股本比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无形资产)长期债务对营运资金的比率长期债务对营运资金的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利润额/资本金×100%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盈利/平均资产×100%变异资产报酬率变异资产报酬率=盈利/[(年初资产占用额+年末资产占用额)/2]变异资产报酬率变异资产报酬率=(盈利+利息费用)/平均资产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100%销售利税率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销售收入×100%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额/产品(商品)成本×100%净值报酬率净值报酬率=利润额/平均股东权益×100%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单位变动成本=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产量之差=(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最高点产量-最低点产量)固定成本=最高(或最低)作业水平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或最低点产量)保本点分析法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多品种产品保本点分析1、加权平均法边际贡献总数=各种产品销售单价乘销售数量之和-各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乘销售数量之和2、分别计算法 某种产品保本点=某种产品固定成本/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 企业总的保本点=∑(某种产品固定成本/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3、目标销售量和销售额达到保本点目标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达到保本点销售金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