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快婿是什么(东床快婿没那么潇洒)

东床快婿没那么潇洒——王羲之坦腹东床的原因,可能是吃了五石散而燥热难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东床快婿是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东床快婿是什么(东床快婿没那么潇洒)

东床快婿是什么

东床快婿没那么潇洒

——王羲之坦腹东床的原因,可能是吃了五石散而燥热难耐。

现今的保健食品充斥坊间,形形色色可说是令人眼花撩乱,但大抵上不外维他命、鱼油还有各种植物的萃取物,至于效用如何,有很多学术论文可以参考,在此不再多言,不过最近读到“东床快婿”的成语典故,让我对魏晋南北朝一些文人雅士流行的保健食品,有了进一层的认识。

“东床快婿”出自《世说新语》里的《雅量》篇,故事说到当时的太尉郄鉴有个女儿叫作郄璇,长得很漂亮,想和王导做亲家,于是特别派遣门生送信给王导,希望从王家子弟里挑选出女婿。

王家那时未婚的子弟很多,王导也很难从中选出一位,于是告诉郄鉴的门生说:“我家的子弟都在东厢房,你可以去那里选看看。”

遵照王导的指示,郄鉴的门生去了东厢房,看了王家众多子弟之后,也做不了主,于是向王导告辞,说要回去请示老师再做定夺。他返回后向郄鉴报告:“王家的子弟都不错,可是因为知道我去选女婿,表现都很拘谨,但是有一人却在床上坦胸露肚,一点也不在乎。”

郄鉴听了之后反而很高兴,当下告诉他的门生要选那位坦胸露肚、不矫揉造作的人当女婿,而此人并非别人,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

所以,今日不管谈到别人或自己的女婿时,便形容为“东床快婿”,正是用了王羲之在东厢房坦胸露肚的典故。

《世说新语》中虽然谈到王羲之的态度是从容自然,但是根据某些历史学家的推论,他当时并非神态自若,而应该是服用了文人雅士最流行的保健食品—“五石散”而燥热难耐,所以不得已在东厢房的床上宽衣解带、坦胸露肚以袪除身上的热气。

五石散,又叫寒石散,相传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发明,有五种主要成分,分别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黄、赤石脂等,当然也有一些其他辅料在其中,不过张仲景是利用此药方治疗伤寒的病人(指寒病病人,非伤寒杆菌感染的病人),因为此药方性燥热,对患者有助益。

五石散既然是药用,为何会在魏晋文人雅士间流行?史料认为是由当时的文人何晏所带头。据说他依了张仲景的方子,又在其中加了辅料,结果吃了之后神明开朗,体力增强,性好渔色的他,觉得服用五石散之后更加威武,所以向周遭的亲友大力推荐。

据后世研究,服用了五石散之后,人的心情会容易亢奋,浑身燥热,肌肤触觉变得高度敏感,要以冰冷的食物、脱衣裸袒、运动出汗等方式来挥发药力,即所谓的“散发”,而为了它而运动叫“行散”。

这种燥热如果发散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发散不当,据说不死也会半条命;而发散的重点就是要多步行运动,而且要吃冷食,唯一例外就是要喝“温酒”——据说西晋的地图学家裴秀就是喝了冷酒而致命。

这也无怪乎魏晋之间有所谓的“竹林七贤”,每天聚在一起,做一些放浪形骸、惊世骇俗的举动—合理推断他们大抵是服用了五石散之后,身上燥热难耐,只得脱光衣服在竹林里“裸奔”,加上又喝了酒,在微醺的心情下,自然更不顾旁人的眼光了。

因此,当王羲之不顾外人来“选婿”,没有表现庄重矜持,反而还在床上坦胸露肚、怡然自得,有史学家推论是服用了五石散的关系,自然有其道理。

如果你问我,身为医师如何看待这件事?我倒有另类的想法:我不会像文章一开头那样,把五石散当成“保健食品”来看,而是换个角度,把它比照成今日风行于年轻人之间的“K他命”也不为过!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要逃避生活压力的方法,似乎看起来都差不多。

摘自《暗黑医疗史》

作者:苏上豪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