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1)

1901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派伊东忠太、奥山恒五郎等学者前往北京,调查紫禁城及相关建筑的装饰。当年七月,伊东忠太等人来到中国,并对紫禁城进行了实际测量、拍照、素描写生。回国后,他们将此行的调查结果分为装饰纹样和装饰色彩两部分,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报告。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2)

一个世纪过去了,如今,这份收藏在东京的紫禁城建筑艺术手绘稿,早已成为孤本,其中很多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其历史意义甚至不亚于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妻对国内古建筑进行的考察和研究。

《手绘紫禁城:遗失在日本的北京皇城建筑艺术》一书,便是依据伊东忠太等人当年的手绘稿,按原件比例缩绘后编纂而成的,书中对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都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和说明。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3)

本书对故宫的天花板、梁、柱、斗拱、墙面、台阶、宝座、门廊、屋瓦等建筑装饰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此来阐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种类及搭配、分类建筑的不同色彩使用和整体建筑的色彩搭配。

书中还附有700余幅精美的手绘图片,完整地呈现了100年前北京紫禁城的建筑风貌。随书附赠的北京皇城平面图、紫禁城平面图、西苑平面图原版图等图件,更是复原了一个世纪以前的北京老城,让我们穿越百年时空,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北京皇城。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4)

按照伊东忠太等人在书中的描述,紫禁城中使用的纹样种类主要有三种:自然纹样(包括动物、植物、天体或自然现象的纹样)、几何纹样、人工纹样。

在紫禁城所有的纹样当中,最常见的便是龙纹。这种纹样几乎在所有建筑的所有部分都有运用,乍一看,也许你还会以为皇城内的装饰只有龙这一种纹样呢。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龙拥有非凡的力量和崇高的地位,寓意至高无上的皇权。也正因如此,从红山文化的玉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汉代的石砖瓦片、唐代的铜镜壁画,直到明清时代的皇室建筑,均出现了龙的身影。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5)

但要指出的是,龙的纹样并非一成不变的,商代前中期出土的陶器上,绘制的多为夔纹。所谓的“夔”便是一只脚的龙,因此,这种最古老的龙纹被称为“夔龙纹”。随后,龙纹的形象逐渐演变,衍生出蟠龙纹、虬龙纹、飞龙纹、鱼龙纹、团龙纹、云龙纹等多种形态。紫禁城里常见的龙纹多为云龙纹和飞龙纹。

另外,有龙的地方自然不会少了凤鸟。按照中国的神话传说,龙和凤凰分别统领着天下的雄兽和雌兽,因此,古代的皇帝常以龙自居,而皇后自然便是凤鸟的化身了。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6)

在紫禁城的交泰殿、坤宁宫等大殿四周,以及部分宫殿的天花板或柱子顶部,都装饰有端庄典雅、雍容华贵的凤鸟纹。这种纹样主要以侧面形象居多,头顶华冠、丰满的翅膀及长长的尾羽是凤鸟纹的共性。

与龙纹一样,从商周到明清,凤鸟纹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商周雄浑稳健、汉代纹器宇轩昂、魏晋轻盈曼妙、唐代丰腴华美、宋元怡然端庄,到了明清时期,凤鸟纹的样式逐渐成熟和规范,这便是紫禁城里“眼长、腿长、尾长”的凤鸟形态。

除了龙纹和凤鸟纹之外,紫禁城里常见的动物纹样还有狮子、麒麟、蝙蝠、乌龟、鹿、鹤等瑞兽。其中,狮子被视作“勇而好仁”的君子之兽,寓意镇宅辟邪;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多见于宫殿的天花板上,寓意“福从天降”;鹤是高洁、长寿的化身,寓意“鹤寿千岁”;鹿是祥瑞的象征,寓意“爵禄常在”。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7)

此外,皇城里也不乏植物纹样,最常见的当属莲花、牡丹、葫芦、葡萄等装饰性纹样。

就拿莲花纹来说吧,莲花在中国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例如,君子心中完美的人格、百姓心中多子的祈愿等,故宫里常见的莲花纹一般有正面、侧面两种呈现方式,花朵也分为单瓣、复瓣、重瓣等造型。

正面的莲花纹造型多以圆盘状的莲蓬作为纹样的中心,花瓣相依展开,侧面的莲花纹则以重瓣的形式簇拥盛开,并与其他纹样组成缠枝莲花纹、把莲纹、莲花型宝相花纹等结构。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8)

除了各种造型精美的纹样之外,这本《手绘紫禁城》也对故宫的色彩搭配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书中指出,中国工匠为故宫上色的手法,可以呈现出艳丽的景致,如乾清门上青金色的龙纹、太和殿里红金色的龙纹,都彰显出宝相庄严的气质。同时,各种纹样的底色多为青色、绿色等冷色系,更加突出了金色的闪烁感,使得龙、凤凰、藤蔓纹样以及空间分界线处的色彩显得更为光辉夺目。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9)

但日本学者也辩证地指出紫禁城建筑装饰艺术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例如,完全没有简洁的趣味,所有装饰手法均经过精心的设计,其形状表现非常复杂,完全缺失了简洁却富有趣味这一重要的方面。

再如,空间与纹样的关系没有变化,所有相同的空间均使用完全一致的纹样,没有间隙地进行全部填充,不存在任何留白空间,使整体观感空洞呆板,缺少神韵。

但瑕不掩瑜,紫禁城的建筑技术和装饰艺术,都寄托着中国古代工匠的心血和灵魂,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读罢这本《手绘紫禁城》,无论是精美的纹饰图案,还是繁复的色彩表现,都令我们深深为古代人民的智慧、古代建筑的哲学和美学所折服!

紫禁城宫殿建筑风格,国内失传的紫禁城建筑艺术(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