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采访合集(草根系列范明)

草根,根植沃土而更接地气,因平凡而更有生命力,看似无羁但生生不息……

南京环保草根,一群平凡的人物,展现了不平凡的绿色力量。

他,怀揣绿色梦想,热情而又持久;

他,历经曲折艰辛,坚持向绿而行;

他,像一粒种子,尽管渺小,但可以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像一条小溪,尽管涓细,却可以浇灌绿色的希望;

总有一群人,让你肃然起敬,总有一股力量,让你感动不已。

因为有你,南京更加美丽!自6月5日起,“南京环保”每周推出一位草根人物,听他们的故事,沿着草根的足迹,感受逐梦绿色的魅力……

今天,我们将推出草根人物的第三篇。

范明:“礼赞自然”的记录者草根人物第三篇

大自然生命脉动的美妙与严酷,其深刻的自然规律,满含庄严与神圣的精神,时时荡涤着我的心灵,让我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我通过记录大自然美好瞬间来讴歌自然、礼赞生命。——选自范明摄影集

一爿小店,纷繁世界

老范的大名叫做范明,他在紫金山脚下开着一家不起眼的小彩扩店。每天下午两点,老范才慢慢悠悠地骑着偏斗摩托车,载着他的吃饭行当来店开张。老范的店不大,一张长桌、一个小沙发、店里经营的也都是十块八块的小生意,来冲印的也大多是他的老主顾。

一边干活,老范就会打开话匣子,和顾客谈天说地,这让无聊的等待也变得有意思起来。小店里,南来北往的朋友也常常是一拨还没走,又来一拨,大多都是“道上的”朋友,聊得好,经常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里俨然成了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

在他的摄影作品重,你能看到北方的环渤海、呼伦贝尔的大草原、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额尔古纳河、川西北高原的诺尔盖、玛曲大河……纷繁世界在老范的镜头里定格。

有人说,老范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整天撇下生意和老婆孩子往外面跑。但在范明眼中,小彩扩店并不是他的主业,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中国环境保护志愿者”、生态摄影师。近年来,他多次参加国际组织的野生动物考察活动,也多次接受过国家及省市电视、广播、报刊采访。很多人不理解范明对摄影与生态保护的“顽固”,但他对此一笑而过,只管背上行囊拍自己的照,寻找自己的快乐。

范明采访合集(草根系列范明)(1)

不谈辛苦,只为乐趣

说起老范和环保的渊源,就不得不说起他的专业——摄影。上世纪80年代,老范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摄影艺术专业毕业。在那会儿,正是个吃香的职业。凭借这一门手艺,接拍广告、拍拍商业摄影,老范把日子经营的风风火火。

渐渐地,范明开始思考如何找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偶然的机会,范明接触到生态摄影。“别人不钻研的东西,我偏要把它琢磨透。”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拍摄湿地专题到现在,数十年间,范明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和广博的湿地环境与动植物知识。

有时候,为了捕捉拍摄一种鸟儿,范明会连续上山,一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如今,他更钟情于拍摄南京本土生物。范明发现了许多南京人所不知的生物种类,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人对他的作品质疑。

曾有一位在中山陵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人,曾质疑他的作品里的生物是否存于南京。范明对他说:“老领导,您虽然也在中山陵待了几十年,但是您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待在办公室,而我为了拍到一幅作品,需要长年累月待在户外,耗费无数时间精力啊!”

生态摄影贵在坚守,坚守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与汗水。但范明却总说,“不谈辛苦,这是乐趣”。因为他一直想着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些自然界的倩影,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让他们知道,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象,就在我们身边。”

“身未动,心已远,”这种对自然的渴望,对原始的回归,愈发成为办公室里现代人精神上迫切的需求。而这样的快乐愿景,范明已积累了二十几年。

“顽固的”生态主义保护者

老范的着装并不出众。常年野外拍摄晾晒的黝黑皮肤,工装裤,手工布鞋。不修边幅的他,丢在人群里都不会有人多看两眼,却是今天南京生态摄影届和环境保护界的“大咖”。

读他的影集,文风清新淡雅。听他讲Sam Taylor-Wood和Thomas Struth,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摄影和自然深沉的爱。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这些很难和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甚至有点“邋遢”的中年男人联系起来。

交谈中,范明的性格与他的朋友们给的评价一样,是个近乎“顽固”的生态主义保护者。但对于“顽固”这个词,范明却一直认为是个褒义词,这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对生命保护的执着坚守。

范明常说:“中国人喜欢在《动物世界》上看非洲角马迁徙、企鹅一家的生活、北极熊抓海豹……但对咱们自己的动物却不怎么认识。这种尴尬背后,是我们自己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物种的忽视的事实。”现在,范明就正在填补这个空档。

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的采访时,范明拒绝了记者对于这些照片的拍摄地的提问。老范说,“我是绝不会告诉他的,因为我一旦放在媒体上,人们就会乌泱乌泱地跑过去,那儿的生态必然遭受破坏。所以,我故意不说,就是在兜圈子”。范明想了想,“我真怕这样地方再次遭到破坏啊!”

平衡·影像·感情·家园

老范快退休了。到如今,他手上的素材积累了200多G, 他想剪一支纪录片出来,希望通过影像传播,让更多的人走进大自然。

临别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小到一棵草,大至一片森林,在没有人类干扰之前,它们都处在一片平衡中。在野花遍开的山野中,芦苇连天的黄河边,燕语莺啼的丛林里,我也在思考,人们应该再做些什么——我想,为自然保护事业积累和提供影响资料,是我作为一个摄影师应当担当的社会职责与义务。只有真正对大自然产生感情,才能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已经非常脆弱的地球家园。”

采访感悟ganwu

不修边幅的范老在接受采访时言辞激烈,坚定有力,情到深处我们甚至有点担心他控制不住情绪。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激情和执着,这正是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作品的苛求。

这份激情、这份执着值得我们深思而后学。

(本期人物采访由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汪先强、吴龙、申一丁、邹宇、廖志鹏等同学完成,指导老师:张健)

环保部发布5月及15月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2017年5月和1~5月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5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0.5%,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1~5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4%,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5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5.2%,同比下降22.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PM10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0%。1~5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0.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PM10浓度为8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

----环保部

激励约束两端发力 “瘦身”快捷优化服务江苏下好环保制度改革“先手棋”

近日,在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改革成绩单亮相。一年来,江苏以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毫不放松、锲而不舍,在落实环保责任、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环保行政审批许可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等5个方面推进生态环保制度综合改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改革成效显现。

---《中国环境报》

入选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南京要“修”什么——修复大生态 治理“城市病”

城市的飞速发展,让市民在享受着现代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城市病”的日益迫近:交通拥堵、河道黑臭、老旧小区设施破旧、部分街巷逢雨必淹……如同一座房屋,城市需要建设营造,也需要保养乃至“大修”。从黑臭河道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到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十项行动,近年来,南京坚持不懈推动着生态和城市的改善。而在今年,这一治理进程有了更为系统的任务清单——“城市双修”。作为住建部确定的全国19个试点城市之一,南京生态修补、城市修复的“城市双修”领域将更加广泛,更加立体。治理“城市病”,南京要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以更精准的对策,更加坚定的决心,走出一条探索和示范之路。

----《南京日报》

梅钢公司遭南京环保部门处罚

瞒着环保部门违规处理污泥,近日,南京市环保局通报了对梅钢公司的处罚,同时为了给污泥寻找“出路”,将督促该企业建污泥应用在南京秸秆处理中。

据悉,市环保局对科贸公司擅自倾倒工业固废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罚款14.8万元;对梅钢公司未按照规定申报登记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处罚,并处罚款5万元;科贸公司对擅自倾倒工业固废的违法行为主要责任人驾驶员予以开除。

----《金陵晚报》

多部门联合执法南京排除城市“地下炸弹”

据了解,秦淮区自6月上旬开始,由区政府统一部署,安监、城管、环保等多部门联合行动,集中整治困扰四方新村小区多年的地下室安全隐患。秦淮区光华路街道四方新村小区,部分业主常年将地下室出租给他人居住和经营,导致地下室存在私拉乱接电线、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严重安全隐患。目前已向所有地下室使用住户发放《告知书》,对地下室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安全隐患的需在20日之前自行整改,逾期不整改的指挥部停止供应水电,采取强制搬离措施,坚决消除安全隐患。清理出来的地下室将及时移交给物管单位,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

----《新华日报 》

餐馆烟道对着楼上居民窗户环保部门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一到餐饮店经营时间,烟道就对着楼上居民家的窗户排油烟。在江宁区新城珑湾花园,自从居民楼前的小区配套商业用房开始经营餐饮店,11栋的居民就被噪声和油烟污染侵扰。日前,居民们联合起来就此事向环保部门投诉。江宁区环保局相关人士介绍,新城珑湾花园地块的环评报告审批意见中明确,该处不设置商业餐饮。根据这份环评审批意见,这些餐饮店不应该设立。在今年4月份,区环保局已经给餐饮店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有两项,第一项便是立即停止经营,第二项则是处罚人民币2.55万元。

---- 《南京日报》

凤台南路7月底恢复正常通行长白街整治项目即将开工

近日,记者获悉,备受关注的凤台南路整治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7月底完成路内工程,全线恢复正常通行。凤台南路是连接主城、河西和绕城公路的城市快速路,北起赛虹桥立交、南至西善桥北街,全长约5.2公里。该道路环境综合整治自今年3月启动,目前强电、弱电、路灯、雨污水、自来水、燃气等地下作业全方位推进中,近20个作业班组、10多个作业面正在同时施工。同时,沿线景观绿化以及建筑立面涂装也已进场。

----《南京晨报》

环保部回应西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案 将建防范和惩治机制

备受关注的“西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案”近日一审宣判。环保部表示,此案是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件,今后将建立相应防范和惩治机制。经一审审理,“西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案”涉案7人因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获刑,刑期从1年3个月到1年10个月不等。环保部监测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环保部已将全国1436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事权进行上收,并每年对其数据进行专项检查。从此前的检查情况看,国控站点监测数据总体能够客观反映当地空气质量。但个别地区或站点也存在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发现了类似“西安案”这样的的人为干预监测数据的案例。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环保部将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加快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傅德黔表示,今后,地方如果存在环境监测质量造假的行为,在考核地区环境要素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时,就会被“一票否决”。

----央广网

莫让“洋垃圾”成美丽中国之痛

据相关部门通报,仅今年3月17日开展的整治固体废物走私联合行动第二战役中,全国12直属海关就破获涉嫌走私犯罪团伙17个,初步查证涉嫌走私进境固体废物2.8万吨。由此可见,走私“洋垃圾”的问题已非常严重。如何堵住有害“洋垃圾”的入口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责。一是补齐制度“短板”,把好进口关,增大执法强度,对违规者从经济和法律上双追责;二是落实治理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巡查监控,凝心聚力打好攻坚战;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专项行动和常态治理结合起来,逐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挤压“洋垃圾”非法交易的空间。其实,变废为宝是对资源的珍视,但并非所有的废物都是“宝”。广大人民群众也要擦亮眼睛、增强社会责任感,管住自己不参与、看住别人不松懈,决不能让“洋垃圾”成美丽中国之痛。

----央广网

快递制造的垃圾流向何方?

据了解,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12亿件,相当于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近23件。电商的繁荣带来了快递和物流的兴盛,物流的兴盛又带来了包装材料和垃圾的与日俱增。这些包装垃圾正在以超过45%的增长率侵蚀原本健康的土地和环境。早在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发布了《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工信部、商务部也在2016年12月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广绿色包装技术”,“推行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及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扶持包装企业开展生态(绿色)设计,积极应用生产质量品质高、资源能源消耗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小、便于回收利用的绿色包装材料”。国内一些企业也已经在投入绿色包装计划。未来,如果不让中国的大地和全球的海洋被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包围,就只能采用绿色材料,并且减少制造垃圾。

----北京青年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