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山发现的怪塔(广东十大未解之谜大岭山探索张保仔的宝藏究竟藏在哪)

太平山顶是香港最高点,一直是香港的标志。它又称扯旗山,而扯旗山的得名,就是源自张保仔用旗帜号令船只。太平山下一直传说有张保仔的宝藏。

据传,民国年间,有新会人悄悄地向一老翁打听扯旗山石船的地点,老翁生疑,新会人说明真相,原来是张保仔的一首藏宝诗——“船头向住乌猪山,船尾向住广海湾,用柴烧用醋蘸,万两黄金在其间。”老翁窃喜,给新会人指了一个错误的地点,自己立刻召集人手赶往扯旗山。他们把石船烧红后,用醋一蘸,石船立刻四分五裂,然而终不见金银的影子,只好扫兴而归。待老翁走后,一直跟踪在后面的新会人,在船尾的锚状石下挖出了万两黄金。原来万两黄金藏在“锚间”,而非“其间”。

时至今日,张宝仔藏宝绝大部分仍“深藏闺中”。相传公湾的“倒吊人头”、背子迳的“鬼仔上桅”、浪湾的“七星伴月”、七盘山的“石手指”、乌猪洲的“半边月”石刻、扯旗山的“金井”、竹旗山的“银顶”,这些地方都有张保仔的藏宝,只是无人知晓宝在何处,这些宝藏也只能静静地等待着。

广东深山发现的怪塔(广东十大未解之谜大岭山探索张保仔的宝藏究竟藏在哪)(1)

张保仔治下的海盗“约法三章”:

一、私上岸者,初犯割耳,再犯死刑。

二、所得八成归公,二成作奖;擅取公物,死刑。

三、奸**女者死刑。

海盗纪律如此森严,又是专门劫掠官船、洋船,算是充满大义。

从“约法三章”就可以看出这帮“海盗”的性质,与其说“海洋大盗”,毋宁说是“海上英雄”。

在电影《黄飞鸿》系列中就有一部专门讲张保仔的。他是嘉庆年间的著名海盗,一生充满传奇经历,他与其他的海盗不同,张保仔不欺压百姓,购买百姓物品加倍付钱,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张保仔多次抢劫官船、外国商船。

张保仔极具军事才能,善于将散勇游寇的海盗拧成一股绳。在张保仔的指挥下,海盗们不仅粉碎了清政府水师的多次围剿,连强大的葡萄牙舰队也被其歼灭。

张保仔威名远播,其势力在巅峰时,拥有10余万人,各种船只两千余艘。应该说,香港近代的繁荣开端和张保仔有一定关系,正是他使香港的人口越来越多,这些事迹也让张保仔成为了中国的“海盗之王”。

广东深山发现的怪塔(广东十大未解之谜大岭山探索张保仔的宝藏究竟藏在哪)(2)

不过,人们更多关注的不是张保仔的盛名,而是他的财富。张保仔横行海上多年,强大的财力足以让他傲视群雄。至于张保仔到底有多少钱,恐怕谁也不能讲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海盗们掠夺来的钱必然会有一个藏身之处,也就是秘密的宝藏。

张保仔有两个基地,一处是当时较为荒凉的香港,另一处为广东的上川岛。在香港至今仍有“张保仔藏宝洞”,很多上年纪的香港人都肯定地说,在香港还有张保仔的宝藏,只不过不知道藏在何处。

当然,已经探知的“藏宝洞”的宝藏早已被人发现,下落不知所踪。不过另一处上川岛却让人深信不疑,张保仔的宝藏一定埋藏在那里。

上川岛并非旅游胜地,岛上生活着少量居民。如果你登上该岛,岛上的人会询问你:“你是来寻找张保仔的宝藏吗?”当你莫名其妙的时候,这些居民还会向你推销“宝藏秘笈簿”,声称如果想找到张保仔的宝藏,必须拥有这本“秘笈”。

岛上的居民对寻宝者早已见怪不怪,再岛上乱石之中,有一块名为“榄仔”的石头除了形似橄榄之外,还有一首诗:“榄仔对蛾眉,十万九千四,月挂竹竿影,两影相交地。”诗中“榄仔”对“蛾眉”十分引人瞩目,因为在乱石滩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名为“蛾眉”的石头静静地卧在草丛中。

几乎所有的寻宝者都用这样的方法寻找宝藏,他们找来两根竹竿,分别竖立于榄仔和蛾眉石处,当月亮升起,月光照在竹竿上形成影子,两根竹竿影子的相交处,就可能是宝藏的埋藏地点。

可是没有人确切知道应该用多长的竹竿,在哪一天的月光下使用这种方法。而所谓的“宝藏秘笈簿”,更让张保仔的宝藏显得神秘,让人琢磨不透。张保仔去世时,对宝藏也只字未提,他生前留下的巨额财富,也成为了谜团。

大岭山也有个藏宝洞?这些故事与张保仔神秘宝藏有联系,你听讲过吗?

广东深山发现的怪塔(广东十大未解之谜大岭山探索张保仔的宝藏究竟藏在哪)(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