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

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1)

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好规划

有个朋友,想辞职回家全职带娃,然后追完二胎追三胎。

猫妹对这种响应号召的行为还是十分敬佩的。

但是她纠结的问题是,如果辞职,那就没生育险了啊……

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2)

对于女性来说,生一个,咬咬牙还能坚持工作、带娃两不误;

生两个,很多就焦头烂额了;

如果想生三个,还能都不耽误的,那绝对是战神。

猫妹身边很多朋友,面临抉择时,要么选择生一个就完,要么权衡之后,选择全职。

但是一旦辞职,就意味着之前交了好多年的职工社保没有着落了。

生育险不像是养老金,自己交的钱,在自己账户里,不管是退休后领退休金,还是没交够年限也能领出来。

生育险是一旦辞职,社保断缴,生育险就失效了。

像猫妹这个朋友,所在的公司人均收入特别高,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发的津贴比她上班工资高。

而一旦全职,生孩子不能报销了,丰厚的生育津贴也没了,她觉得这样很“坑”啊。

但是,规定就是这样的,抱怨也没有用。

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3)

猫妹觉得,生育险,虽然现在已经与医保合并了,但依然是社保里最神奇的存在。

因为,很多人公司给交了一辈子生育险,一点用都没有。

而有些人,可能“回报”几千倍、几万倍。

生育险,是个一地一策的东西,不同省份,报销规则略有不同。

生育险一般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一个是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费用,像北京包括:

产前检查阶段,医保范围内实报实销,但报销上限是3000元。

分娩阶段,医保实时结算,也有报销上限,自然分娩的医疗费是4750-5000元,人工干预分娩是4950-5200元,剖宫产是5550-5800元。

这些费用合起来,一万都不到。

跟生育医疗费用相比,生育津贴才是大头儿。

生育津贴就是休产假时,给你发的产假工资。

目前国家规定的女性产假是98天,各地还给了延长生育假,像北京,最新的延长生育假是60天。

如果出现难产、多胞胎等情况,还有额外的假期。

也就是女职工休息这些天,单位一分工资都不能少发(甚至要多发)。

男性虽然不能休产假,但是可以有陪产假,一般是15天,休假期间,工资也要照发。

注意,最神奇的地方来了。

产假期间的工资,取决于女职工的“实际工资”和“单位上年度人均月缴费工资”里较高的那一个。

猫妹就有一位朋友,做文员的,工资不高,但是单位效益实在是太好了,人均工资比她工资高十多倍……

于是,她单位里关键职位上的女性不敢生娃,怕休假回来职位不保,而她不但没压力,生一孩子还能多赚好几年的钱,于是,高高兴兴地三年生了俩,最近还琢磨要不要生个三胎。

以上说的是生育险最主要的两项功能。

除此之外,像是流产、计划生育,也都能享受生育险,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生出来孩子才能用生育险。

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有没有人觉得生育险很坑)(4)

全职主妇,其实也可以有生育险。

因为,现在很多地区都允许大家以灵活结业者的身份加入社保了。

但是,灵活就业者,只能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不能享受生育津贴。

而且,还有些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医保中还没有包含生育保险相关待遇的,只有怀孕期间因为疾病住院可以用医保,正常的产检和分娩费用一分钱都不报销。

另外,还有些地区,即便全职主妇自己没社保,但如果丈夫有职工医保,那么全职主妇也可以用丈夫的生育险,但一样的,不能享受生育津贴。

总的来看,女性有属于自己的职工医保,在生儿育女时待遇才是最好的。

如果因为全职,没有工作、没有缴纳社保,甚至也不能通过丈夫的生育险报销那怎么办?

猫妹建议大家也不要“裸奔”,毕竟生孩子本身就比较高风险,不仅是孕期,分娩过程也很凶险。

有些妊娠并发症,还是很凶险的,轻则伤身、重则要命。

有一款“孕妈保医疗险”,算是目前比较好的孕妈专属的百万医疗险,可以保孕期、产后的24种严重妊娠并发症,最高提供100万元住院保障,医保目录内外均可赔付,建议怀孕后尽快配置上。

如果追求高品质的生育体验,想要去私立医院有更舒适的环境,那么就只能靠部分高端商业医疗险。

但这些年保险公司也都学精了,这块羊毛不好薅,很多产品要么明确不保孕产,要么产品的价格高,投保要求也比较严格,比如需要买两期跨度,或者多人捆绑投保之类的,有时候买保险反而不如买医院的孕产套餐划算。

猫妹觉得,孕产只是女性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风险虽然高,但是纵观整个人生,其实风险点还有很多,大家关注一个特殊时点之外,更要关注全阶段的风险规划。

尤其是全职妈妈,跟班妈相比,收入来源单一,家庭倚重男性,风险更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