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诗词说透过迷雾看山(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有一句诗词说透过迷雾看山?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有一句诗词说透过迷雾看山(黑云压城城欲摧)

有一句诗词说透过迷雾看山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闲庭叙话

古时候为求建功立业,大抵都是以考取功名或是军功来谋取官爵。军功谋取官爵之事,听似简单,实则却是以激烈搏杀,浴血奋战换来的。边塞战场的气势,惊心而磅礴。

试想一下这样的画面,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俯瞰敌军千军万马,似风雨欲来的那般低沉昏暗,好像要把眼前这座城池吞噬一般。在这时,从云间透出一束束阳光,照耀在驻守在城墙上战士如鱼鳞一般的铠甲上,反射出一道道金光。两军对垒,敌众我寡,虽为劣势,却依旧不逊于敌方。

秋风掠过,两军的旌旗飘然。突然,两军的角声鸣起,响彻整个云空。军号声萦绕在两军交战上空,战士们浴血拼杀,直至天色渐暗。日落西山,月出东方,火把摇曳,可以看到死去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个塞上的土地,而那颜色,像胭脂一样殷红。

就在此时,一支军队奋马疾驰,将士们抬头看到随风而动的旌旗之上,绣的是“唐”的标志。是朝廷派来支援易水将士到了,将士们更加振奋,誓死拼杀。秋天霜重,到了夜晚更是寒冷,战鼓上蒙了一层的霜,几次敲打都无法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只是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响。

这些浴血搏杀的将士们为了报答为君者的赏赐以及厚爱,他们愿意为了他们的国家,手持宝剑将侵犯领土之完整者驱逐出境,誓死保卫祖国。当年黄金台上,有勇有谋的将士被君王招贤至此,如今便抛头颅,洒热血,为君王守住都城,守住天下!

文史拾遗

角声

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做成,故有其名。由于角发声高亢嘹亮,所以其声音在战场上用来发号施令或鼓舞士气。后来角也用作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里的必要乐器。

古代的军乐器还有钟、鼓等,它们的作用都是用于发号施令或鼓舞士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乐器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易水

“易水”出现在《战国策》中,原句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和荆轲饯别之地。在此之前,秦军兵临燕国,燕太子丹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便物色勇士两人前往刺杀秦王,荆轲便是勇士中的一位。然而在秦国大殿前事情败露,荆轲被秦王刺死在殿中。

“易水”在文学作品中通常被赋予独特的悲壮意象,如骆宾王《于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里的“易水”饱含一种诀别之情,同时诗人借咏史以喻今,寓意深远。

黄金台

“黄金台”也叫“招贤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专为招揽天下英才而建立的场所,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台上而得名,郭隗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来的第一位贤才。

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时人却认为燕昭王不是真的求贤若渴,因此,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后来有个叫郭隗的人给燕昭王出了个主意,他说燕昭王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他郭隗开始,如果像他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燕昭王重用,那些比他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赶来。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没多久就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到燕国的人有魏国的乐毅,有齐国的邹衍,还有赵国的剧辛等人,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人才济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