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

1946年,周恩来居住的南京梅园新村30号大门口,一位妇女抱着孩子冲了过来。

门口的国民党士兵呵斥:“站住,干什么的?找谁?”

“我要找里面的亲戚。”妇女说道。

妇女自称周恩来的妹妹,当她在门口被万般阻拦时,院子里一位同志正好走出来,过去挽住妇女的胳膊,带她走进院子,见到周恩来。

妇女将随身带着的篮子里的几十个麦饼倒出来,一个接一个地掰开,从中找到一封信,交到周恩来的手上。

等一字一句读完信,周恩来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的心飘向苏州看守所,飘向看守所里的新四军战士们......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

图|1946年,周恩来在梅园新村设宴招待民盟代表

1946年,周恩来入驻梅园新村

1945年10月11日,《双十协定》签订后,毛主席从重庆九龙坡机场出发,在张治中的陪同下先行返回延安,邵力子、张澜、陈诚等人到机场送行。

毛主席离开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继续留在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谈判,以求尽可能地争取和平。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往南京,邓颖超、董必武、陆定一、李维汉、廖承志等人纷纷抵达南京。

代表团成员还有吴玉章,他留在重庆领导驻渝办事处,继续工作;叶剑英则回到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2)

图|重庆谈判

中共代表团抵达南京后,国民政府安排大家住进梅园新村17号、30号,他们还设立监视据点,严密监视代表团的行动。

而且,代表团人员众多,国民政府安排的房屋太少,完全住不下。代表团提要求,希望能增加房屋,结果被他们拒绝。

无奈之下,代表团以廖承志夫人经普椿的名义买下梅园新村35号,又在国民政府提供的17号、30号,自己买的35号三座小院内加盖了一些房子,这才满足大家的住房需求。

周恩来、邓颖超住在梅园新村30号,董必武、廖承志、李维汉等人住在35号,代表团军事组、新闻组、妇女组都在17号,周恩来一般都是在梅园新村17号的会议室里举行记者招待会。

谈判时期,周恩来在梅园新村30号办公,每日的工作都十分紧张忙碌。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3)

图|周恩来邓颖超在梅园新村30号院内

就在周恩来刚入驻梅园新村不久,一位妇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挎着篮子,出现在梅园新村30号大门口。

门口站岗的国民党士兵把枪一横,凶巴巴地呵斥她:“站住,干什么的?找谁?”

妇女战战兢兢地答:“我是从苏州乡下来的,我来找里面的亲戚。”

国民党士兵一边用枪杆将妇女往外推,一边大声呵斥:“什么亲七(戚)亲八的,这里是办公机关,走开!”

妇女焦急地喊叫起来,直呼自己一定要进去找亲戚,推搡的动静将她怀里抱着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妇女大喊:“放我进去,请放我进去,我的亲戚住在里面,他就姓周......”

国民党士兵当然知道周恩来就住在这里,一听到“周”,推人的动作显然停了下来,赶紧询问妇女的亲戚是谁?

“我亲戚叫周恩来,他是我大哥。”妇女说道。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4)

图|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国民党士兵正思索话语真假时,妇女抓紧机会就往里面冲,恰好此时院子里走出来一位女同志,听到那位妇女叫嚷着周恩来的名字,走到国民党士兵的面前,喝止住他们的粗鲁动作:“做啥?”

这位女同志姓李,是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小李走到妇女身边,挽住她的胳膊,亲切地说:“原来是大妹子呀,好久没见了,快请进来吧。”一边说,一边将妇女带了进来。

小李将妇女带到会客室,放开胳膊,面色严肃地问:“你是谁?从哪里来?找周恩来到底有什么事?”

事实上,他们二人素未谋面,互不相识。妇女说自己叫宿惠芬,女儿叫安珍,是为了给周恩来送信而来的。

她将随身带的篮子里的几十个麦饼统统倒在桌子上,再一个接一个地掰开,最终找到一封信,此举是为了避过国民党的检查,她千里迢迢赶来,要亲自将信件交给周恩来。

信是一位叫李觉的人写的,李觉是宿惠芬的丈夫,此行她正是受丈夫之托,来南京给周恩来送信。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5)

图|周恩来、董必武在梅园新村

发生在苏州看守所里的故事

李觉,吴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辖的黄桥区区委书记兼区长,抗日战争时期,李觉作为一名抗日战士,与日军殊死搏斗,但此时的李觉却正身陷苏州看守所,性命难保。

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后,按照协定,长江以南的新四军部队都北撤到江北,苏南地区只留下一部分人坚持斗志。

李觉接受组织的安排,留守小苏北地区(小苏北,是指京沪铁路以北,无锡荡口以南,吴县东桥、浒关以东,苏州、常熟公路以西方圆30多华里的地区),继续坚持斗争。

与李觉一起的还有另外5位同志,他们6人组成黄桥武工队(共产党领导的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一种精干灵活的武装小分队)。

6人中,金瑞生为队长,王明为副队长,李觉为指导员,杨阿考、薛水度、吴国俊为队员,他们在黄桥、东桥一带坚守岗位,秘密展开活动。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6)

图|武工队

要知道,国民党并非诚心追求和平,他们一边假意与共产党合作,一边却积极备战,对我们的战士们毫不留情。

1946年1月,李觉等人来到梅林寺住宿,寺庙里的和尚却悄悄向黄桥的保安队告密,等翌日李觉他们醒来,已经被保安队30多人紧紧包围。

以寡敌众,他们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作战,激战中,队长金瑞生牺牲,李觉、杨阿考不慎被捕。

时任国民党吴县县长的逯剑华高兴极了,赶紧向上级王懋功上报领功。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7)

图|武工队的同志们

1946年2月,李觉被转移到苏州司前街江苏省高等法院看守所,这里还关押着三百多位同志。李觉结识了新四军二师敌工科长陈子谷、三师滕小良,还有同样负责武工队工作的郑重。

郑重只比李觉早进来10天左右的时间,1939年郑重就参加了革命,抗战胜利后,郑重参加武工队的工作。1946年1月,郑重在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西夏墅区大队逮捕,后来被转送到司前街看守所。

滕小良是一位新四军战士,1941年时,滕小良参加革命工作,为家乡盐城附近的党组织、新四军输送情报、武器等,抗战胜利后,滕小良就被国民党抓捕关押起来。

在监狱里的大家,几乎都是未犯其罪,却都被国民党无辜关押,为争取自由,狱中的同志们秘密组织起来,抗议国民党的无理关押。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8)

图|周恩来

与此同时,驻守在梅园新村的周恩来,正在与国民党方面交涉谈判,要求他们无条件释放我们的同志们。

而在苏州看守所内,大家也没有放弃斗争。为了追求自己,狱中的共产党员、新四军战士们联合起来,一连三天滴水不进,还高唱《国际歌》、《新四军军歌》等。

等到了第四天,国民党方面不得不答应他们的一部分条件。内外施压下,国民党确实释放了一百多人。

但敌人是“狡猾奸诈”的,为了不释放更多的人,他们想办法给他们扣上“杀人”“放火”“强盗”的罪名,随即让他们转移到另外的看守所,不得被释放。

就这样,李觉、杨阿考、郑重等人被转移到桃花坞看守所,而陈子谷、滕小良则被转移到桃花坞吴县地方法院看守所,大家分别被冠以不同的罪名,甚至被判处死刑,要被处决。

李觉他们当然也清楚国民党的阴谋,坚决斗争,反抗其无理的判决。大家商议决定,如今领袖周恩来正在南京梅园新村与国民党谈判,他们要想办法将信息传递出去。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9)

图|周恩来在梅园新村

李觉悄悄写了密信,然后装病,要求敌人允许妻子宿惠芬前来探监,李觉将信交给宿惠芬,叮嘱妻子前往南京梅园新村,将信交到周恩来的手中。

就这样,按照李觉的嘱咐,宿惠芬来到梅园新村,称自己是周恩来的亲戚。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她将李觉的信藏在麦饼里,最终成功将信交给周恩来。

信中,李觉主要说明了几件事情:

第一,说明他的身份;

第一,敌人假意释放放人,实际上暗地里分散迫害;

第二,介绍了看守所里陈子谷、郑重、滕小良、杨阿考等几位重要同志的情况。

读完李觉的信,周恩来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他没想到在苏州看守所内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国民党一方面声称会释放犯人,一方面又暗地里向我们的抗日战士们举起屠刀。

周恩来握住宿惠芬的手,平易近人地说:“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营救你的爱人和其他同志。”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0)

图|周恩来

周恩来的四封“救命信”

7月19日,周恩来亲笔写信,交给国民党和谈代表、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请他转告国民党江苏省主席王懋功,要求释放新四军战士李觉、杨阿考等人。

力子先生惠鉴:

敬启者,敝方人员李觉、杨阿考二君在去年底江南新四军部队北撤时复员回家,于本年1月15日在苏州县属被保安队拘留,曾解江苏高等法院按照政治犯处理,现又解苏州地方法院,则以破坏交通杀人等罪名于6月28日提起公诉,闻有处死可能。

至希急电江苏省王主席转饬苏州地方法院,即予释放为荷。

周恩来谨启

七月十九日

邵力子收到周恩来的信件后,被周恩来关心战士的情义所打动,再加上愧疚之意,邵力子立刻致信王懋功,要求他释放李觉等人,但国民党高等法院久久没有回复。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1)

图|邵力子等民主人士与周恩来的合影

就在周恩来、李觉都等待释放时,狱中又传来一个噩耗:李觉、杨阿考、郑重、滕小良四位新四军战士都被判处死刑。

周恩来再次提笔写信,交给邵力子:

“如果当局一意孤行,必欲置几人于死地,势必影响敝方对于贵方被拘人员之处置。”

周恩来用词激烈,邵力子要求王懋功暂缓执行对李觉几人的死刑,王懋功也不敢惹事,生怕触怒周恩来,到时候蒋介石又会问罪。

王懋功随即给江苏省高等法院院长孙洪霖、首席检察官韩焘致信,并附上周恩来、邵力子的信件,让对方感受急迫程度。

最终,在周恩来的紧急解救下,李觉、杨阿考的死刑被延后,暂时保住了生命安全,但依然被关押在监狱中。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2)

图|王懋功

周恩来不仅要营救李觉、杨阿考,也没有忘记其他的战士们。

1946年9月,周恩来又写了第三封信,是为新四军战士滕小良证明身份,他在信中写道:

“滕小良与此案无关,特此证明,希即予以释放。”

周恩来将这封信交给地方法院,结果吴县地方法院仍然继续无理关押滕小良,拒不听从周恩来的要求。

11月,周恩来再次提笔,寄出第四封信,再次证明滕小良的身份。

“请贵院迅予释放滕小良,经维司法尊严为荷。”

周恩来积极营救狱中同志们的焦急心情可见一斑。在周恩来的努力下,大家都免于死刑,但仍然要受关押之苦。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3)

图|周恩来

而且庆幸的是,李觉他们得到了家属探监的机会,也就是说,宿惠芬能够时常去监狱与丈夫见面联系。

周恩来以中共代表团的名义写信给李觉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坚持斗争。此外,周恩来还专门派了一位同志,负责苏州监狱的联系工作,向李觉他们提供笔墨纸张以及生活用品。

1946年11月,宿惠芬再次来到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坚定地告诉她:“苏州被关押的同志肯定是要积极营救的。”他让宿惠芬转告大家,一定不要放弃斗争,等待着被释放的那一天。

宿惠芬从南京回来的第5天,她去监狱看望李觉,并为他带去了《中央日报》、《锡报》等好几份报纸。

宿惠芬不认识字,不知道报纸上写了什么,只是转告李觉说:“这是南京李大姐让我带给你看的报纸。”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4)

图|周恩来

李觉赶紧打开报纸,几个醒目的黑色大字赫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中共代表周恩来先生为杀人犯李觉呼吁缓颊。”

“缓颊”,即为人求情之意也。报纸上将周恩来如何营救新四军战士的事情说得清清楚楚,周恩来公然表明态度,也是对国民党方面施加压力。

李觉紧紧盯着报纸,心情激动,双手微微发抖,视线逐渐模糊,他没想到,周恩来会为了他们如此公然喊话。

李觉将周恩来奋力营救他们的消息告诉狱中的难友们,大家情绪振奋,欢呼雀跃,不由得地激动起来,一群人不由自主地高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

仿佛,已经看到了自由的曙光。

不久后,国民党高等法院改判李觉等人的刑罚,原本李觉、郑重、滕小良都已经被判为死刑,后来分别被改判为20年、15年、7年。

事实上,几人也并未在牢狱中关押那么久。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5)

图|人民解放军渡江

1947年11月19日,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中共代表团的成员们受组织之命,离开南京。

周恩来离开他居住许久的梅园新村时,坚定说道:“南京,我们是一定要回来的。”

如周恩来所言,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49年,国民党在人民解放军的勇猛战斗下被逼的节节败退,国民党败局已定。

经过党组织的奋力营救,1949年3月21日,渡江战役前夕,李觉终于走出了监狱的大门,最终他被关押了三年之久。一同被解救的还有杨阿考、郑重、滕小良等很多新四军的战士们。

1949年4月23日,胜利渡江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多年反动统治的终结。

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若没有周恩来的四封信)(16)

图|人民领袖——周恩来总理

李觉、杨阿考、滕小良等人与全国的百姓们一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后来,周恩来成为深受百姓敬仰的周总理,更是他们不能忘记的大恩人!

许多年后,李觉每每回忆起周恩来苦心营救他们的事情,总是激动不已,感怀在心......

险风恶浪虎窟凶;

生死攸关仰周公。

回天巨力镇鬼妖;

世代铭记永称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