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典意思 王嘉宁 有典意思

有典意思 王嘉宁 有典意思(1)

王绘春老师饰演的孔子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这位老师和他学生的对话里。

一、识读《论语》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言语和行事的一本书,也记有少量孔子弟子的言论。《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一本书。

《论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其深远,《论语》中做人的道路、处世的智慧,早已沉淀到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子贡拜师

1.子贡问曰:当今天下,诸侯争霸,礼坏乐崩,世人多争名逐利。夫子求什么?

子曰: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

2.子贡问曰:如何学为君子?

子曰:君子,当以大道为志向,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子贡问曰:何为仁?

子曰:爱人、孝悌、忠恕、博施济众。

4.子贡问曰:何为大同?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子贡问曰:夫子,有没有一句话能终身奉行的呢?

子曰:可以终身奉行的话,那大概就是“”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孔子的理想

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

四、推行仁政德治

1.鲁国

为了实现理想,夫子在鲁国先后出任了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推行仁政德治。堕三都,削三桓(鲁国三桓指的是把控鲁国政局的三个贵族)。夫子拆除了他们的私邑,恢复礼制,利民受益。

夫子在鲁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增强了鲁国的实力,却触动了三桓的利益。夫子被三桓排挤,无法继续推行他的仁政德治。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2.周游列国

孔子五十五岁,依然带着理想出发,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德治,他的弟子们也坚定地追随夫子,一路同行。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从五十五岁岁到六十八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遭受诸多磨难。

归家后,孔子仍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弟子们整理典籍,教更多的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

五、为学 为人 为政

1.为学之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为人之道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为政之道:

政者正也,予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六、儒学发展

1.战国时期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传承儒学,并将其发扬光大。

2.东汉末年 郑玄

《论语注》要在世上长久流传,解释其义,应与时偕行,不强作结论,留给后世解读评说。

郑玄为《论语》的内容作了注解,方便世人学习。

3.南宋时期 朱熹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朱熹用了将近四十年时间为儒家经典作注,其中就有《论语集注》,是儒学重要传承人。

4.十八世纪 法国 伏尔泰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座右铭。

我在东方著作中找到一位智者,他在两千多年前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受到《论语》的启发。

5.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的思想传到了朝鲜、韩国、日本、越南、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等很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论语》在全世界有四十多种语言的译本。在2019年,法国把他们在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的法文版原著,作为国礼送给了中国。

孔子和他的学生当年周游列国,现在《论语》带着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智慧周游世界了。

七、名言名句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3.富而好礼。

4.舍生取义。

5.杀身以成仁。

6.温良恭俭让。

7.不学礼,无以立。

8.言忠信,行笃敬。

9.君子忧道不忧贫。

10.德不孤,必有邻。

11.朝闻道,夕死可矣。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追寻大道,虽苦尤甜。

14.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6.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4.已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5.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浆,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32.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讲习不辍,弦歌不辍。

33.君子死,冠不免,这是一个人最后的尊严。

34.希望后世人能读《论语》而知,如何为学、为人、为政。

35.为了让别人接受而降低自己的追求,走不远。不被接受,却依然坚守,才是真正的君子。

36.一部《论语》的流传传播史,也是儒家思想不断地回应时代,自我探索,自我革新的过程。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精华仍然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就让我们从中汲取心灵的力量,悟得生命的智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7.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对东亚各国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也有过思想贡献。儒学提倡的仁者爱人、以德立人、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还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也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