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1)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2)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3)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4)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5)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6)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7)

蒙古族风情民族服装 新时代蒙古族服饰文化(8)

8月10日,观众在参观首届蒙古族服装与帽饰展。

这是一场蒙古族服饰文化走向新时代的盛大典礼!

走进热情而美丽的8月草原,10至14日在第三届文博会上亮相的首届蒙古族服装与帽饰展览令人惊艳,紧随其后的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展演,再次点燃13日的草原之夜。

这是一场蒙古族服饰的盛大集会!

作为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活动的创新项目,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以炫彩夺目的展演走秀和隆重热烈的颁奖仪式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熔铸创新之魂,融入时尚之魅,拥抱生活之美——在新时代,活色生香的蒙古族服饰文化正在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高级的审美情趣、高超的手工技艺和高明的设计智慧,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草原民族服饰时尚化、生活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熔铸创新之魂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文化历史画卷。

继承了北方草原几千年来的游牧文明传统,并在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如今,一场前所未有的时尚聚会,再次凝聚了世界的目光。

8月13日晚间,内蒙古体育馆美轮美奂、灯光璀璨,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展演暨颁奖活动正在进行,融合了设计师们无限深情与辛勤汗水的作品相继被展示,奉献出一场流动的服饰文化盛宴。

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文化产业促进会、内蒙古民族服饰协会承办。此次赛事中,234位参赛选手提交了1417套作品,61名设计师的382套服装、41款帽饰获得大奖,其中成人组40名设计师,学生组21名设计师。

同时,为传承和弘扬优秀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加快蒙古族服饰文化理论建设和实践步伐,开创教学、科研、学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本次大赛还特别设置了以“蒙古族服装服饰文化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论文征集活动。通过专家学者们严格筛选,共有34篇论文进入复审,8篇论文最终荣获奖项。

展演和颁奖活动现场,一组组靓丽高挑的模特伴随着或动感或悠扬的乐声走上T台,尽情展示身上精致的华服与帽饰。

马尔代夫蓝色的婚礼服上缀满珠绣,跟随着模特的脚步摇曳的流苏,精致的高顶帽……别具匠心的设计和精彩的展示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个婚礼服太美了!颜色很特别,很梦幻,我很想把它买下来自己结婚用。”正在观看展演的呼和浩特市民乔莎兴奋地说。

这是获得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成人组婚礼服一等奖的作品——“吉日嘎拉的婚礼”系列8套婚礼服。“吉日嘎拉是幸福的意思,我想表现的就是幸福的婚礼。”它的设计者郝媛媛说。

谈到这一系列婚礼服的创新点,郝媛媛用“中西结合”4个字来概括。她用蒙古族服装的款式加上纱和珠绣点钻这些元素,既有时尚、新潮的欧美浪漫风格,又有典雅、底蕴深醇的东方文化和民族魅力。“蒙古族服装中运用珠绣的很少,我很早就想把珠绣运用到蒙古族的礼服当中,正好参加这次比赛,做成了婚礼服。” 这位来自包头的汉族姑娘,表达了自己对于蒙古族服饰独特的思考和理解。

而颜色,郝媛媛则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马尔代夫蓝,“这是一个非常干净、纯粹的颜色,跟我们内蒙古澄澈的蓝天相呼应。”

此外,内蒙古创业学院2014届学生意茹设计的晚礼服、来自鄂尔多斯市的那仁满都拉设计的时尚装等等都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了优秀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和现代时尚碰撞出的火花。

值得一提的是,有6名小模特也参与了走秀,憨态可掬的猫步惹得观众笑声、尖叫声、掌声不断。观众席里有不少小朋友忍不住拿起父母的手机上前拍照。

展演和颁奖活动现场,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组委会为获奖设计师和获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杯。最后,展演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出演的大型歌舞中落下帷幕。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主席白金昌说:“这是第一次蒙古族时装大赛,大赛贯穿了一个主题‘新时代、新时尚、新生活’,将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相结合,希望通过大赛推动蒙古族服饰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融入时尚之魅

首届蒙古族服装与帽饰展,是这场服饰文化盛宴的系列活动之一。

8月10日,记者来到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在首届蒙古族服装与帽饰展的现场,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28个部落的传统服饰展示:风格清逸秀丽的察哈尔妇女头饰,巴尔虎蒙古族服饰宽下摆的长袍,布里亚特姑娘的尖顶红缨帽,科尔沁的精美刺绣工艺……这些传统服饰是收藏在内蒙古博物院的永久性藏品。

此情此景,可谓“有备而来”。早在2009年,内蒙古把《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典型样式》列为自治区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重点项目之一。自治区文化厅组织专家深入50多个旗县进行田野调查,行程近30万公里,对600多名乡土专家和牧民进行了采访。在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后,抢救性制作出内蒙古现存28个部落的108套服饰和34组头饰,并移交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此次集中展出的,就是其中的精品和代表性之作。

领略了华丽的传统服饰展,记者随着人流移步到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区,包括婚礼服、晚礼服、时尚装、运动休闲装、职业装和帽饰等,共计100多套。那一件件独具特色和风格样式的服饰,既体现创新创意,又突出实用性。

从传统服饰展走到时装与帽饰展,给人一种穿越“时光回廊”的感觉,仿佛让人感受到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脉络。参展和观展的人们都在感叹:这真是一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完美融合的盛宴!

在展会现场,内蒙古大草原传媒公司总编辑、总经理夏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介绍,此次展会着重凸显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从传统走向时尚、走向创新,把传统服饰放在最前面,很有仪式感,然后一步步呈现出现代化、生活化的延伸,展示出传统服饰文化走向时尚的新趋势。

在展览现场,记者见到了获得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成人组运动休闲装一等奖的设计师张雪冰。

今年已经51岁张雪冰是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的队长,在服装设计方面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她凭借着对蒙古族服饰的热爱,一手设计出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成人组运动休闲装一等奖作品“伊林盛装”系列休闲装12套。

2013年,为了充实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演出的后方力量,张雪冰创立了伊林盛装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之余,除了设计演出服,张雪冰开始萌生了把蒙古族服饰生活化和时尚化的念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找到适合日常生活服饰的面料,她多次去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寻找。“在内蒙古,相对来说在面料取材上是一个难题,去各地选面料是一个大工程,讲究缘分,可遇而不可求。”张雪冰说。

机会在2016年来了。张雪冰在广州逛了一周后,沮丧地认为,这次算是白来了。然而临上飞机前,她看见一家特别的店,买到了心仪的麻质面料,这就是“伊林盛装”系列休闲装的服装面料。此时的张雪冰没有想到,这会是她获得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一等奖的重要助力。

两年来,张雪冰没有轻易下手,直到今年春节过后,才和搭档的技师把服装制成。“我工作也很忙,只能下班之后,闲下来,静下心来研究这样的面料适合做什么款式,适合什么人群,这需要长时间的酝酿。” 张雪冰说。舒适、时尚的华服和精美的头饰、配饰背后,是张雪冰无数个呕心沥血的夜晚。

“有意思的是,我和我的技师都不会画设计图,‘伊林盛装’系列休闲装已经制成成衣了,大赛组委会要设计图,我才从蒙古国请来一位画师,把衣服挂起来,让他照着成衣画了设计图。”张雪冰笑着说,“参加这次比赛是我第一次被称为服装设计师,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会努力把我概念里时尚化的草原服饰打造好。”

“这些设计真不错,既有民族的元素,又有时尚感,关键是日常生活当中穿出来也不违和。”呼和浩特市民小敏看过首届蒙古族服装与帽饰展后点赞。

鄂尔多斯市民刘文杰利用出差的闲暇特地来观看了首届蒙古族服装与帽饰展,他本人也是蒙古族服饰的爱好与收藏者,所以整个文博会现场,他最感兴趣的就是蒙古族服饰展。“把文化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最好的,写在书本上还得花时间去读,穿在身上就可以随时了解,所以生活化、时尚化了的蒙古族服饰真是好!”刘文杰说。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由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文化产业促进会、内蒙古民族服饰协会承办,是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拥抱生活之美

“我想把蒙古族服饰真正生活化了,能够跟进时代发展,让它接地气,既有传统的元素,又有时尚的感觉。不管是面料,还是款式,老百姓都能很舒服地穿上它。同时,不光我们内蒙古人,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穿我们的服装,没有国界、民族的限制。”这是设计师张雪冰的愿望,也是许多蒙古族服饰设计师的心声。

张雪冰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在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中,张雪冰和搭档李巨青共同设计的晚礼服获得成人组晚礼服类二等奖。

这一系列8套晚礼服有一个优美的名字“驿路丝语”。“二连浩特是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驿站,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我的设计理念就是,在万里商道上,丝绸也有一个说话的天地。”张雪冰说。

张雪冰和李巨青选用了重磅真丝和纱作为礼服的面料。“外纱有一种朦胧的感觉,纱上设计了蒙古语文字和图腾。我把蒙古语文字艺术化了,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我们穿上这样的服装,能够传承蒙古族文字,把服饰作为传递文化的一种介质。”在张雪冰看来,在生活中传承与发展蒙古族服饰是最好的方式。

这与此次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的主旨不谋而合。白金昌告诉记者:“大赛的目的就是对优秀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更多的人们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来引领服饰的潮流,不仅在盛大节日穿着,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穿着。让蒙古族服饰在时尚化与生活化的过程中实现传承与发扬光大。”

这是蒙古族服饰文化迈向新时代的起点,走向生活化的转折点,走向市场化的试点。对于蒙古族服饰设计师来说,肩上有责任,手上有乾坤。“新时代要有新风采、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引领。我们的设计师,要守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根和魂,在传承中发展与创新,在创新中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白金昌说。

呼和浩特市民白先生观看展演后告诉记者,这些生活化的服饰很棒,现在的服装真正地走向了设计时代,蒙古族服饰就是要接地气。“接不了地气的东西永远飘着。这些衣服,既有蒙古族元素,日常穿着又不显夸张。就拿运动服来说,我们都是蒙古族,也都穿运动服,像杨海楠、佟骥超、杨水林他们设计的运动服,是蒙古族元素和普通运动服的结合,市场上一旦出售,肯定是我们的首选。”

“盛世有华服,太平舞霓裳。”透过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流行的蒙古族服饰,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放的、前进的内蒙古,一个文明的、发展的内蒙古!

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院秀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怀特乌勒斯 马建荃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