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增华发映鬓边(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徒增华发映鬓边(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1)

很多年没有去过夫子庙了,包括疫情之前。

不去夫子庙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懒得走路,二是没什么时间,三是对夫子庙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四是往年春节期间夫子庙人流量太大,五是因为疫情反反复复出行受到限制。

今年则有所不同了,甚至有一股强烈想去看看的冲动。可能是因为总是从网络上看见景区摩肩擦踵的影响,可能是三年来没有出过门心中憋闷,也可能是想再去看看夫子庙的街巷。

于是,今天多巴胺趁着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坐上了地铁,又从瞻园进入了夫子庙。虽然已经正式上班,很多外地游客都已经离开了,但这里依旧人潮如海。

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听着街道边的叫卖声,暖阳晒来,和风吹过,在那一瞬间,多巴胺甚至忘记了刚刚过去的疫情,眼前的所见所闻和疫情之前的景象并无二致。

人们纷纷举着手机记录下美好生活的一幕,有孩子喊叫着要购买那鲜艳欲滴的糖葫芦,有人经过多巴胺身边在讨论着中午该吃点什么,有人指着排队购买现场制作盐水鸭、桂花鸭的人群欲加入其中。

这便是市井生活的现实记录,更是一切都在渐渐回归正常的最好证明。

徒增华发映鬓边(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2)

在瞻园的门口,有一家制作棉花糖的店铺。普通棉花糖售卖10元一个,这种兔子造型的棉花糖则要25元一个。

孩子要吃棉花糖,并且被这别致的兔子造型所吸引。说实话,25元虽然不多,但用25元买一个棉花糖,多巴胺还是有些不舍的。

本想拒绝孩子,可转念一想,这几年都没有带孩子出门游玩过,甚至没有真正陪伴过,随着新疫情时代的来临,一转眼之间,孩子也长大了。

如果现在不给孩子买眼前这个棉花糖,可能几年后当孩子对棉花糖失去兴趣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孩子这个愿望了。

徒增华发映鬓边(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3)

步入乌衣巷,路过李香君故居前。一切都像五年前时一样,甚至和1996年那个夏季时一样,当然这并不包括翻新的路面和粉刷洁白的墙面。

虽然那个时候我自己还是个孩子,但总觉得只有这些印证了历史的古建筑才是夫子庙文化的精髓。时间的流逝洗刷掉了一代代人的青春,历史的长河也淹没了无数人的家国情怀。或许只有那房檐上的青砖绿瓦和秦淮河里的碧波柔水才会默默记着人类活动的印迹。

即使是能够呼风唤雨的王谢家族,在史书中也不过是一笔带过而已。即使是当时身陷红尘微不足道的李香君,却也被人们记忆到如今。

一个人可能只是默默无名,但只要他心怀家国,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更多人而去努力的话,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伟绩,也不枉一生,也会被后人们所铭记,最起码他在临终之时不会觉得自己虚度一生。

就像这三年以来,在疫情防控之中,有多少人干着默默无闻的工作,却在造福着他人。在反反复复的攻坚战中,有多少人挺身而出,舍小家保大家。有多少人流过泪、流过汗、流过血,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地代价。有多少人名不达上听,声不及朝野,却依旧在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只为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些人是很多人,这些人就是你我他。这些人终将会老去,会死去,但不会被忘记。在迟暮之时,在临终之际,想起这几年的经历与付出,内心也会满是满足与骄傲。

徒增华发映鬓边(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4)

在天下文枢下拍了照,在贡院前留了影。

虽然还想逛逛,但腹中饥饿。找了一家鸭血粉丝汤店,做了下来,本想大快朵颐,却事与愿违。

因为此时的价格和五六年前相比已经明显上涨了,同上世纪九十年代父母带我前来游玩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点了两份鸭血粉丝汤,一辆牛肉锅贴,一份油炸臭豆腐,总价93元。多巴胺觉得颇有些昂贵,这些东西在景区之外可能只需不到五十元即可。

当然,让多巴胺觉得有些扫兴的倒并不只是价格,而是口味。汤不再是以前的味道,就连“鸭血”看上去也更像是高科技与狠活的杰作了。牛肉锅贴,分明是反复煎煮的剩饭,咬不动嚼不烂,同桥头拉面的牛肉锅贴相比宛如天上人间般的距离,而这份臭豆腐也只有孩子吃了两块。

曾经夫子庙有几家做鸭血粉丝汤的小店,门前没有那口超大的铁锅,也不会弄只鸭子放在锅里让食客看,操作台面看起来甚至有些不卫生,但味道却是非常地道,十分美味,如果再配上一小份臭豆腐和香菜,那便是犹如吃了一份大餐一般。

可惜,这些小店都已经消失了历史的进程之中了。那份甘之如饴的口感,也只能在记忆之中回味了。

徒增华发映鬓边(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5)

回来的路上经过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本没有打算进去参观的计划,因为在南京,这些地方我几乎都已经刷过很多遍。但没想到孩子想进去看一看,于是多巴胺便买票进入了。

在售票处,多巴胺发现医务人员可以免费进入,并且可以携带一名家属。于是,在售票员的热心帮助下,多巴胺和孩子免费进入了。

虽然之前也有过医务人员可以免费进入景区的政策,但多巴胺因为工作从来没有真正去享受过。没想到,今天却享受到了这份福利。

虽然有这样的政策,但多巴胺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却还在享受了这份待遇。同那些在疫情防控中献出了生命的人相比,多巴胺难免要自觉汗颜。如果他们也能够享受这温暖的阳光,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拿着免费的门票,该是多好呀!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历史文物,每一个都默默躺在那里,却又无声诉说着那段血火洗礼的岁月。有太平天国政府的文件,有英王、慕王和外国洋枪队交涉的书信,有清政府任命戈登的正式文件。有鸳鸯刀,有大炮。有官服,有军事地图。有雄伟的大殿,也有小桥流水的温文尔雅。

看着这些,多巴胺不禁想联想,当时国弱民穷,政局纷扰,民不聊生,就连帝国主义也蠢蠢欲动,想在中国人民的困难中捞取一点利益。

那样的日子该要怎么过?身处那段历史之中的人们,又该要怎样才能保自己平安, 换家庭安稳?可能很难,甚至根本做不到。因为没有人会替底层群众考虑,因为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

庆幸的是,这样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无需多说,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疫情时代之下,我们做得还不错,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走出博物馆,回来的路上。孩子跟在身后喝着奶茶,多巴胺突然想到一句话:“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今天的红花绿树都是无数先辈浴血换回来的,今天我们能够带孩子出游的美好,能够在这个春节里和家人团聚,都是无数人在过去三年里拼回来的,我们不仅要珍惜这些,更要在还能干得动的青春年华里有所作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