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殊方异兽,华夏瑞宠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2)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有这样一种动物,它不产于中国,甚至直到汉代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它,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南村辍耕录》中写它尤为生动:

是日,尽出诸兽于万岁山,若虎豹熊象之属,一一列置讫,然后狮子至。身才短小,绝类人家所蓄金毛猱狗。诸兽见之,畏惧俯伏,不敢仰视,气之相压也如此。及各饲以鸡鸭野味之类,诸兽不免以爪按定,用舌去其羽毛,惟狮子则以掌擎而吹之,毛羽纷然脱落,有若燖洗者,此其所以异于诸兽也。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3)

明 周全《狮子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它,就是狮子。

狮子进入中国的故事

狮子曾经广泛分布于非洲、欧亚和北美大陆,而在古代亚洲,它更多地活动于印度、波斯、巴比伦等地区,但狮子在中国的故事,其实并非从张骞出使西域才开始。

许多学者认为,先秦文献中的【狻猊】(suān ní)指的很可能就是狮子。《尔雅》中对它的介绍是“如虦猫,食虎豹”,已经可以压虎豹一头,百兽之王,无愧其名。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4)

清 张为邦《狻猊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5)

中唐 榆林窟第25窟

而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后,西域诸国如月氏国、安息国等等,纷纷向汉朝皇帝进贡,狮子便是其中的重要贡品之一。

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中就记载了一头月氏国进贡狮子的形貌:“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

直到贞观年间,唐太宗还为了康国进贡狮子而十分欣喜,命秘书监虞世南作《狮子赋》。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6)

明 《西番贡狮图》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7)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而且,这种异国进贡狮子的现象一直到清还有发生。据记载,历史上最后一次正是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葡萄牙使节向康熙帝进贡非洲狮子。

这种“殊方异兽”凶猛异常,张华《博物志》中就讲了一个曹操北伐乌桓遭遇狮子,狮子被异兽(也疑似为狮)克制的故事。虽然狮子没能显神威,但被作为故事中的大反派,也可一窥人们对它的印象:

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军数百击之,狮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车轭,狮子将至,此兽便跳起在狮子头上,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还来至洛阳,三十里鸡犬皆伏,无鸣吠。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8)

明初 黄釉绿彩狮形瓦兽 南京博物院藏

因为运输不易,当时的狮子数量极少,可谓是十分珍稀之物,所以上层贵族多把狮子当做宠物来豢养、观赏,同时,这也是他们地位和财富的一种象征。

故而,平民百姓甚至没有能一睹其威容的机会。但狮子的传说还是从宫中流向宫外,贵族私享的神秘面纱反而使它身价倍增,成为百姓心中关于猛兽的最强想象符号。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9)

清代 红木镶云石狮纹中堂(椅背局部) 研习社珍藏

狮子被融入到中国艺术文化中亦是在这一时期,目前最早发现的狮子艺术形象是东汉时期宗祠的一对石狮,其体量高阔,威风赫赫,但面貌上更像是狮虎糅合而成,甚至还带有明显的西亚风格。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0)

山东嘉祥武梁祠石狮

这一时期流行的【厚葬之风】,使得上层贵族的墓葬中往往还会设置规模不小的石刻群,狮子便是镇墓兽中的一员猛将。

但因为工匠对其形貌的认识不深,在雕琢时甚至还会添加一些想象的细节使其更像一个神兽,譬如插上翅膀变成带翼狮子,学者们便称其为狮形镇墓兽

2015的成都机场文物调查中,还发现了一尊高达6.5米、长4.7米、宽3.37米的巨型石狮,堪称“中国狮王”。据专家推断,它或许是为守护山上一座寺庙而生。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1)

另一方面,狮子的形象在原产地印度等地区其实存在感也极强,尤其是在宗教文化中。伴随着宗教等文化的传入深入中国,甚至进入了中国的神话体系当中。

印度现存最早的佛塔桑奇佛塔(最早始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南门上便雕刻有狮子形象,而早期释迦牟尼造像中,还有“狮子座”这种底座设计。

甚至《传灯录》中还把佛祖说法比作“狮子吼”,佛法精深,如雷贯耳——“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 唯我独尊。”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2)

隋 阿弥陀佛三尊铜像 上海博物馆藏

伴随着宗教等文化的传入,狮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中国,甚至进入了中国的神魔体系当中——东汉黄香作《九宫赋》,就为仙人设计了狮子作坐骑。

而《西游记》中除了在狮驼岭兴风作浪的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还有狮驼王、九头狮子这种狮子形象,它们都有着不俗的实力。

传统文化中狮子形象的流变

自汉以来,狮子形象这一图象便开始广泛地出现于各种造物上,最为常见的是三种形态:卧狮、蹲狮和走狮。据学者分析研究,这三种形态的来源都可能不一致,甚至代表着不同的文化。

但对于汇聚百川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仅按其姿态便能找到最适合的利用方式,蹲狮安定威严,正好用来守家宅安宁;而走狮蓄势待发,气势更为慑人,可以用于镇守陵墓重地。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3)

北魏 交脚弥勒造像碑石狮浮雕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隋唐以后,随着狮子实物增多、狮子文化形象进一步传播,传统文化中对于狮子形象的利用方式也愈来愈多。

在形象刻画上更是染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比如唐朝狮子往往强壮丰满,气势高昂,十分适合作“盛唐气象代言人”。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4)

唐 石狮 上海博物馆藏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5)

唐 石狮 上海博物馆藏

而宋元时期的狮子则似乎也一起被世俗化,不仅装上了铃铛、绶带、红缨等饰品,在造型和神韵上也大大收敛,甚至有些蹲狮神态腼腆,体态拘束,颇有些让人爱怜之意。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6)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狮座莲瓣形灯盏 上海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的物质生活颇为丰盛,而工艺美术的多个领域更是纷纷发展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的狮子形象往往更注重排场和气象。譬如看门狮子不仅成对,还区别雌雄。

各处细节更是考究到了极致,以故宫的铜狮为例,其头部圆隆,底座方正,代表天圆地方。雄狮居东,为日出之方向,脚踩绣球,代表掌管江山社稷;雌狮居西,爱抚幼狮,代表繁育照顾子嗣。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7)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8)

这一时期关于狮子形象已经有了十分细致完整的描述,人们对于狮子的神韵和气质更是有着苛刻的标准:

狮为百兽长,故谓之狮。毛色有黄有青,头大尾长,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闪电,巨口耏髯,蓬发冒面,尾上茸毛,斗大如球,周身毛长,松猱如狗。虞世南言其拉虎吞貔,裂犀分象,其猛悍如此,故画狮徒写其笑容,而不作其威势,非善画狮者也。

传统文化中狮子形象的利用

对狮的热爱当然不会仅仅因为它是珍奇的“殊方异兽”,在狮子形象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已经为它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甚至积淀下来了一些以狮子为主题的经典题材。

在古人眼中,狮子最大的作用,便是辟邪镇凶。《抱朴子》中明确点出了这一点:“又有神兽,名狮子辟邪,三鹿羔羊、铜头铁额、长长牙凿齿之属,三十六种,尽知其名,则天下之饿鬼饿兽,不敢犯人也。”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19)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故宫博物院藏

这也是为什么家宅门口要放狮子,陵墓神道要放狮子,墓中壁画还要绘狮子图象的原因。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许多建筑门口看到左右相对的石狮,它们穿越风雨和时光,尽忠职守地履行着守护者义务。

这种利用方式在古代其实还受着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掣肘,狮子这种珍稀兽王,首先得是统治者禁脔——《唐会要》、《宋会要》中严格规定了石狮只能用在皇陵神道,甚至直到清初,七品以下的官员都不可以用门狮。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20)

乾陵石狮

而狮子的第二大玄学作用便是人人都无法拒绝的招财。古代民间传说中便有“二狮子...连吐明珠,相续不绝”,所以狮像口中往往还会含着一颗宝珠。而人们在使用石狮招财时还会让它们嘴部一张一合,象征进财不吐,以防漏财。

民俗文化中对于狮子的热爱则更多地来自于【谐音】,狮谐音“师”,故而大狮小狮,就是太师少师,后者皆是高官之名,这一题材便常被用来祈愿官运亨通,早登高位,且还有老少传承、世代沿袭寓意。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21)

清乾隆 白玉太狮少狮 故宫博物院藏

狮子还能与其他事物组合,譬如狮子滚绣球。绣球因常在喜事典仪中出现,象征着吉庆好事,而狮子又可辟邪,其玩绣球的样子不止娇憨可爱,还有着驱赶灾邪、迎接好运的深意。故而俗语常言:“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22)

清 封锡禄竹雕狮子戏球 上海博物馆藏

除了在造物中使用各种技法绘制狮子形象或者借用它的部位,人们也会亲身上阵,扮演狮子。

《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舞狮记载,这一传统也延续到了如今,年节时分,即便是在海外,华夏儿女也会以舞狮舞龙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END -

公狮对应人类年龄(狮的形象瑞兽凶兽)(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