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

客官。

摇滚界的“西北的三花儿”苏阳乐队、布衣乐队、野孩子。他们的音乐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才是中国的。第一次听贤良,是因为我名字中也有个贤的原因。刚开始也不是很喜欢这首歌曲,就是觉得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所以就听了下。后来被这浓厚的民族特色深深吸引,也许他不是做音乐中最好的,但是他身上那浓郁大西北的羊骚味抓住了每个摇滚迷的嗅觉。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1)

苏阳一个出生于江南水乡,生活在风沙包的大西北。不管哪首歌曲都唱着大西北的乡情,也许他是太迷恋那片土地,也许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大西北的秘密。能让他的歌曲这样的神秘,这样的悲愤惆怅。每个音乐人都有些自己的故事,苏阳的故事也许能写一本长篇小说,但是他的经历和他在歌曲中提到的那些只有他自己经历过,现在他把这些都写成了歌曲向世人表达他对家乡的一种向往。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2)

听他的歌曲是在网站上找谢天笑时,不经意看到苏阳乐队的。听音乐就是这样,总是在不恰当的时间,找到些惊喜的歌曲。这也是我不怎么听流行音乐的原因,听听他们的心声,听听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的故事。《凤凰》是这盘专辑中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有点悲观,有点影响自己的心情。可是我的心情总是随着歌曲起伏不定,喜悲无常。这首歌曲带有很深的民族特色。《贺兰山下》有种漠北的黄沙刮在山脚下让人载着沉重的泥土的感觉,让我不仅想起厚厚的红棉袄,留着齐刘海的西北女子。站在荒凉、横七竖八的丘陵上等待丈夫归来的画面。嘿嘿,丈夫操着民歌赶着马车在远处归来。哇,这歌真好。《长在银川》黄河的水呀,在远处流淌,风沙伴我成长,幸福就在远方。《早操、晚操》刚看歌曲名字的时候,我的误解是很大的,呵呵。摇呀摇呀摇呀摇,摇到你妈的外婆桥,外婆姓啥叫啥你也不知道。野蛮女友在蹦迪,昨个头发子红变绿,今天又是蓝盈盈,明天啥东西。BB机吗换手机,手机连到伊妹儿里,伊妹儿里边传消息,拉登炸飞机。歌词也倍棒。《新鲜的花儿开》地方口味很浓,就像周星星的电影一样,他的歌曲中都是刻录着小人物的故事。生活的细节,人物的心情,万物的生长。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3)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4)

整张专辑就是民族特色味道太浓厚了,苏阳也是酝酿了十年啊,这么的执着。就这么一盘专辑足以拉动内需了,你不想去大西北去看看嘛?你好意思不去吗?你Y不去你对得起中国的土根摇滚,这样煤油灯式、红辣椒式的音乐。在摇滚圈也堪称另类,不过另类的太民族了,真是可遇不可求。去吧,去哪里炕头坐坐,找个大西北的老婆,大pg,准生儿子。苏阳,你是世上的奇男子啊。我就是大地上的辣辣爷。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5)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6)

说起苏阳和布衣来不能不提的就是野孩子,他们三支乐队在大西北称之为“西北三朵花儿”,花儿在西北是一种演唱方式。我知道野孩子也是从苏阳那边得知的。其实所有的乐队都是有联系的,就像布衣乐队翻唱苏阳的歌曲一样。如果你认识了野孩子,那现在你知道的歌手就越多了。野孩子主唱张佺,当时和他们一起发展的还有张玮玮和郭龙。张玮玮是个爱开黄腔的歌手,当时听他歌曲是《米店》和《李伯伯想当红军》,歌曲不错,在野孩子时期主要负责手风琴,弹的很忧伤,这位沉默的手风琴手多才多艺,和左小祖咒、万晓利、老狼也合作过。野孩子在音乐上的造诣可谓是高深,将中国民族的音乐换成新民谣的方式,而且还保留了民间的本质。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7)

野孩子从小索病亡后,差不多就解散了。他们一共出了四张专辑,《ark 上海现场2002》、《in the loft》、《黄河谣》和《咒语》四张专辑张张经典。就像乐队灵魂佺儿说的一样,西北民歌简单朴素,就像自己唱歌一样,而不是表演。西北民歌已经深深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随便一唱就是调调都是土腥味。西北民歌分为三种:花儿(苏阳那种)、秦腔(地方戏曲)、信天游(这个都知道)。这几种方式在野孩子的歌曲中都表现出来了。对,就是这个味。

我听的最多的《ark 上海现场2002》这盘就算是野孩子的合辑,里面都是经典的歌曲《生活在地下》是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歌词的表达和此曲忧伤,用那种地方性语言唱出来总是那么的亲切。“生活好比那黑夜里漫长的路啊,走过的人他总不会说”“北京不是我的家,现在我才知道劳动人民是最穷的,生活不是理想、不是幻想、不是我能所了解的事”哎!我不禁无限的感叹,生活啊!你到底是什么啊!《眼望北方》这首应该算是民谣吧,感觉很舒服,说不出什么感觉,很普通。《消失》歌曲很大气,有点像欧美大乐队的一些歌曲。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8)

《in the loft》好像是一种纯音乐专辑。也许像窦唯说的一样,摇滚误国。导致窦大爷一直没有出声唱歌,出了那么多专辑全是纯音乐专辑。野孩子这盘专辑相对来说业内口碑相当好。《小马过河》很轻松的音乐,我的早上起床歌曲。随着节奏整理下心情,一天都是那么的美好。《流浪汉》翻唱维吾尔族的音乐。《快曲子》都是吉他演奏,有点像punk的节奏。《春天》个人很喜爱的一首,这是音乐,真的,是音乐。《远行》很出名的一首。《游击队之歌》翻唱意大利的民歌。《死之舞》也很欢快,这首曲子听起来很熟悉,很好听。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9)

《咒语》和《黄河谣》两盘专辑,《咒语》我下的是现场版的一首,就像佺儿在里面说的一样,我想诅咒我自己变成一个瞎子,什么也看不见。也许人生很多事情就是看的太清楚了,还不如把所有的美好都放心里。《黄河谣》很地道的西北民歌,西北的人想家的歌。此曲没有任何乐器演奏,就是那样的清唱,很自然随心。两盘专辑都是以西北风味为主,有时候也是为了他们这种精神所感动,为了自己的音乐,为了自己的家乡,他们默默的拼搏在异乡。

周云蓬曾经也无限感慨他们的音乐有多么好,小索死后,也为了他写了一首歌曲来纪念,纪念这位生在黄河里音乐鬼才。也许在很多年之后我们会发现野孩子的音乐是多么的好,很多音乐是随性的,也许这一生我不会去做音乐。但是我会去欣赏音乐,去了解哪些不为人知的好音乐,很多时候许多很杰出的音乐人都是默默的做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不为名利。也许这些音乐会被人发现慢慢的流传,也许会让人忘记慢慢消失。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

西北的三朵花儿,这么一朵慢慢的凋谢了,已经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可是他们的音乐还在。当我们想起大西北音乐的时候,会想起野孩子、佺儿还有在天堂的小索。野孩子,出生在西北的黄河里。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10)

赵牧阳,生于西北宁夏,这个人是中国摇滚乐里不能不提的一位大师。先不提他的鼓打的有多好,先说下在摇滚圈里的影响。最早呢,赵牧阳是由常宽给带到北京的,常宽也是搞摇滚的,(我记得都是民歌系列的,出了张专辑叫《这一年过去了》有段时间很喜欢他)组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吧,接着又和蔚华混去了,(蔚华当时很牛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不知道那个筋不对想唱摇滚了,哎!可惜)最为出名的就是红色部队了,专辑《累》。中国摇滚史上也算的上一盘好专辑了吧!之后又和窦唯、鲍家街43号、许巍、超载、苍狼、太多了…….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11)

如果要说起鼓来呢,那必须提到叶世荣、funky末吉(暴风乐队)、yoshiki(X-Japan)、神保彰(日本的)先拿五个来比较一下。哇,这五个人实力都很强劲,先说funky末吉如果他和神保彰放一起的话,我觉得好像有点吃亏,神保彰是日本公认的鼓王,人家玩的就是好。funky末吉在中国很出名的,96年的时候出了一盘专辑《亚洲鼓魂》,影响颇深,和中国很多乐队都有合作。叶世荣前身beyond乐队的鼓手,现在单飞出了三盘专辑,《叶子红了》、《蓝蓝的天》《美丽是时光机器》《寻找我的爱》等这几首歌曲还是不错的。在中国大陆一直被誉为亚洲鼓王,看了几场beyond的演唱会视频上面的几段solo还的很强的。再者就是被称为西北鼓王的赵牧阳,他对中国的摇滚贡献是巨大的。像这样默默奉献在幕后的创作人员,出名还是很难的。X-japan的yoyo作为乐队的团长,他的鼓也是神话级别的,1分钟能敲800下,世人谁能做到?这五位都被很多人称为亚洲鼓王,他们五个人各有千秋。水平和风格都是不一样的。除了专业的人员很难评定出谁的技术突出多少,不过按照个人爱好的话,我觉得神保彰肯定排在第一位,他在世界上都是很出名的。在就是我们视觉系的yoyo了,天才。再就是funky末吉富有个人魅力主义的鼓手。叶世荣,其beyond乐队就被评为世界十大有影响力的乐队,就凭此知名度就够鼓王的标准。赵牧阳,为很多知名的摇滚乐手配乐。这些就是片面的个人爱好,作为真正的鼓手要具备的元素太多了。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12)

赵牧阳的哥哥是赵已然(赵老大)兄弟俩都是打鼓的,关于赵氏兄弟的故事,江湖上一直略有耳闻。两人绝对摇滚垮掉的生活状态,虽彻底也悲情。迷失在高速路上,而做梦的人始终不愿意醒来。就像赵老大说的一样:“我根本就看不起理性的东西。”这种彻底的垮,彻底和正常生活决裂的方式和态度在招致非议的同时,却也成全了赵氏兄弟的传奇和悲情。那西北的牧阳一直游历在中国的四方。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13)

说多了,作为西北的一个摇滚巨匠,对西北的摇滚影响都是巨大的,西北出了太多的摇滚人才。像知名的许巍、张楚等都是在中国摇滚圈里影响颇深的,在民族音乐上都是不可磨灭的。不管是苏阳、布衣、美好药店、野孩子、赵老大、还是赵牧阳都是代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标志。他们真正为民族的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也深深影响了我们下一代,中国自己的东西不能丢,传统总是要有人去接手,不管他们能否像中国流行音乐人那样出名,那样有精神享受。但是他们在自己拼搏的道路上,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东西,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很多时候有很多滚迷都像这样默默的人在致敬,他们在这条路上也饱受风霜,多少年的风雨磨练出他们对音乐的诉求和向往。

五分钱儿

批判类型的摇滚(西北摇滚的盛行)(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