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文学家、音乐家,也是千古传颂的奇女子,成语有“文姬辨琴”,三字经中云“蔡文姬,能辩琴。”讲的便是蔡文姬少时精通音律,并通过父亲蔡邕苛刻考核的故事。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1)

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父亲为东汉末年文学大家蔡邕。蔡文姬从小就博学多才,尤以音律、书法和辞赋见长,幼时就表现出在音律方面的天才,9岁时,父亲蔡邕深夜抚琴,琴弦突然绷断,文姬说是第二根琴弦断了,父亲觉得她只是偶然猜中,就又弄断一根,文姬又猜中是第四根琴弦断了,于是就有了“文姬辨琴”的千古佳话。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2)

生逢乱世的蔡文姬可谓命途多舛,一生先后三嫁,初嫁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无子,遂于夫死后回到自己家。公元195年,匈奴南下劫掠,左贤王顺手掳走了孀居在家的蔡文姬,从此蔡文姬与她的第二任丈夫开始了在北方长达12年的漫长生活。自幼能辩琴识韵的蔡文姬在这12年里也没闲着,深研汉族与匈奴的音乐,修著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3)

曹操有感于与蔡邕的交情,又知蔡邕无子嗣,统一北方政权稳定后用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并嫁予年轻有为的董祀,后董祀犯死罪,蔡文姬赤足散发为之求情,曹操感于蔡文姬真情赦免董祀,归家后蔡文姬作《悲愤诗》两首,一为五言,一为骚体。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4)

《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一时间名动当时、韵泽后世,就连大文豪曹植和诗圣杜甫的五言叙事诗都受其影响。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5)

悲愤诗(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

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催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6)

(出自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

蔡邕喜收藏典籍,曹操问蔡文姬可还有留存的,蔡文姬说因战乱全部遗失,但自己可以默写,于是曹操请蔡文姬默写,竟一字不错。蔡文姬少而好学,沦落异邦尚能不忘雅趣,终身守护中华文化之脊梁,实是我辈效法之典范。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朗诵(蔡文姬胡笳声声传)(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