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书(哥本哈根不只有童话)

哥本哈根书(哥本哈根不只有童话)(1)

夏天,值得一去的地方有很多,童话王国——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就是一个好去处。这座城市的最佳旅游季也是夏天。提起丹麦哥本哈根,许多人脑海里一定会蹦出三个词“美人鱼、安徒生、童话”。童话赋予了这座北欧名城梦幻的色彩,而哥本哈根人却不仅仅活在虚幻的童话中。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

哥本哈根书(哥本哈根不只有童话)(2)

童话在风景里蔓延

如果说北欧是童话世界, 那么哥本哈根就是童话世界的一颗明珠。在哥本哈根,安徒生不仅是一段过去的历史、也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品牌,而是这座城市的气氛和气质。

哥本哈根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园,其中最美丽的要算朗厄里尼港湾畔的海滨公园。在那里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有一尊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铜像。

这是丹麦雕塑家艾里克森于一九一三年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塑造的。它就像伦敦的大桥、巴黎的铁塔,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小美人鱼铜像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长堤公园,修建于1913 年,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坐火车或公交车12 路在Østerport 下车,步行5 分钟就到这儿了,24 小时对外开放,门票是免费的。小美人鱼雕像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大约只有七八岁小孩子的高度,但感觉很美。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恬静娴雅,悠闲自得,听波罗的海的潮起潮落;走近这座铜像,您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这小小的美人鱼,同哥本哈根很配合,配合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而根本,哥本哈根就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

看了小美人鱼,吉菲昂女神喷泉也不可不看。

喷泉由吉菲昂女神和四条牛及套犁等一组铜塑组成,由丹麦雕塑家昂拉斯·蓬高花费10 年时间铸造而成。

吉菲昂女神左手扶犁,右手执鞭,驾驭着四条铜牛拼力耕犁,四条铜牛躬身抵角、奋力拉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结构气势磅礴,景色蔚为壮观,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旅游者。

位于市政厅大厦旁边的安徒生童话博物馆是一个童话王国:马车声、铃子声、流水声交响;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豌豆公主接连现身;按一下按钮,浑厚的男中音开始朗诵童话——有英文、丹麦文和德文三个版本,公主随着故事情节走出来,锡兵站起来,号角响起来,卖火柴的小女孩把火柴点起来。出口处,低低回转的音乐里流出伤感的调子,装饰着花纹的指示牌上写着:安徒生逝世了。但是,如果问馆里人,“安徒生是哪一年逝世的?”他会微笑着告诉你,“安徒生没有逝世,在哥本哈根,随处都是安徒生。”

哥本哈根书(哥本哈根不只有童话)(3)

无处不在的艺术元素

丹麦人把艺术元素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连路灯也不放过。作为过客,我只能用有限的时间领略它的一角。

作为文化中心,哥本哈根有20 多个供人们参观的博物馆,如国立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等等。每一个博物馆、建筑甚至是家居产品都流淌着浓郁的艺术气息。这里有阿肯艺术中心、路易斯按娜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众多艺术博物馆。在一座城市里,齐聚着古老与神奇、艺术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激情与宁静,这就是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市容美观整洁,市内新兴的大工业企业和中世纪古老的建筑物交相辉映,使它既是现代化的都市,又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在许多古建筑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古老的宫堡。

坐落在市中心的克里斯蒂安堡年代最为久远。

现在的克里斯蒂安堡是1794 年被火焚以后重建的。

过去,它曾是丹麦国王的宫殿,现在成为议会和政府大厦所在地。建筑在厄勒海峡出口处岩石上的克伦堡宫,是昔日守卫这座古城的一个军事要塞,至今还保存着当时修建的炮台和兵器。此外,现在丹麦国王居住的王宫——阿马林堡,也颇负盛名。哥本哈根市政厅的钟楼,也常常挤满了好奇的来访者。

因为那里有一座机件复杂、制作精巧的天文钟。

哥本哈根歌剧院和皇家图书馆也值得一看。哥本哈根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霍尔曼,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歌剧院之一,同时也是造价最昂贵的歌剧院之一,主厅的屋顶甚至饰有105000 块24 克拉金叶,可谓是一个金碧辉煌的音乐殿堂。而皇家图书馆一定要进去瞧瞧。1989 年皇家图书馆与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合并成为一个有三处馆舍的新皇家图书馆。

新图书馆大厦,由于其棱角分明、晶莹通透的黑色外表,这栋建筑又被称为“黑钻石”。

哥本哈根书(哥本哈根不只有童话)(4)

丹麦的自行车文化

我认为一座迷人的城市需要具备两个要素:新的东西与旧的东西融洽相处,生活与娱乐兼具。无疑,哥本哈根是座迷人的城市。从第一天的午夜夕阳到第二个清晨的鸟语花香,步行穿越过城市中心的森林公园,我遇见了无数塞着耳机慢跑的市民。微微一笑与擦身而过的刹那,轻易就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亲切。

哥本哈根有着极好的本地交通,有深入人心的自行车文化。在哥本哈根,街头随处可见骑着五颜六色自行车的人群,这已经成为哥本哈根一条独特的风景线。享受和普及自行车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也是一种社会的召唤。丹麦和北欧人如此钟情自行车,恐怕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情缘。

在丹麦人的生活里,“平等”二字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倒像是当年维京人的遗传。著名的《詹特法则》是丹麦人不成文的社会行为准则,它就是:“不要认为你高他人一等,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精英。”

能体现这种政治素质和心理追求的,是自行车而不是汽车。只要你在人群中骑上自行车,你和周围的人就是同类,你和同行者的共同感受,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丹麦政府的总理和部长们与普通人一样,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一起去超级市场购物,一起在公共游泳池里游泳。在自行车的洪流里,在游泳池的人群里面,人人都是平等的一员。丹麦官僚的平民化,不是作秀,而是一种制度性的素养和平共处习惯。

丹麦人的自行车文化,丹麦人的幸福观,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新台阶,值得一切追求幸福者的思考和效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