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新世界金海为什么死(新世界编剧徐兵总结陈词)

徐兵编剧兼导演的大作《新世界》高开低走,在一片吐槽声中落幕。结局出现了大反转,大哥金海假死去了浙江宁波,平了一众惋惜金爷被强行写死的观众的心,算是挽回了一些口碑。

电视剧新世界金海为什么死(新世界编剧徐兵总结陈词)(1)

金爷复活固然可喜可贺,但这部剧(尤其是后半段)任然存在剧情拖沓、进度缓慢、注水严重的问题。而剧情本身也存在诸多漏洞,经不起推敲或无法自圆其说,实在是有失金牌编剧的水准。观众看电视剧,剧情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才场景、演员等诸多其他因素。充斥着各种情节bug的《新世界》即使投资再大,演员再好,也难称佳作。

电视剧新世界金海为什么死(新世界编剧徐兵总结陈词)(2)

近日看了一篇徐兵编剧关于《新世界》的访谈,对于充斥着大量的环境镜头、节奏缓慢的问题,他认为是国内观众还不习惯,他说,

“应该说,这个戏和大部分观众在这10年接触的戏的形式、节奏都不一样”

并以美剧为例,说环境描写是人物心境的反映和延伸,这在美剧中并不罕见,但在国内电视剧中却相当少见。

“所以我老说观众被养歪了。如今观众看,总是习惯于前三集就知道剧情。知道剧情了之后,他看什么呢?他就去看这个演员了”

他认为当观众的注意力在“人”而不在“戏”,这便让观众无法接受《新世界》的节奏。

“因为看美剧的时候,观众对外国演员不熟,他就能踏实下来,去代入他们的故事。而这个戏里头尽管这些演员观众认识,但这些演员是在演角色,和观众所熟悉的演员本身差距特别大,所以看它,其实就跟看美剧似的没有熟悉感,观众就容易着急”

徐兵编剧,我们吃瓜观众还真不同意您的说法,要按您这么说,如果这部戏找的全是不知名演员来演,大家就会觉得节奏不慢,剧情不拖了吗?找来张鲁一、孙红雷等大家熟知的演员来还找错了?

环境描写说到底还是为剧情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观众把注意力放在“人”上,那也是因为剧情不够看,只能退而求其次,看演员的表演了。

老实说,《新世界》的基本构架是相当不错的,环境布景方面也下了功夫,毕竟五亿的投入摆在那,演员演得也好,本来绝对有成为年度最佳品质剧、良心剧的潜力。结果却因为情节注水、漏洞频出给毁了。

22天发生的事情被拍成了70集,这是注水的理由吗?或者是说,因为22天的内容被拍成了70集,所以观众才会觉得节奏慢,注水了?恐怕不是吧,只要情节充实紧凑,哪怕是10天的内容拍100集,也没人会觉得是在注水。之前大热的《长安十二时辰》,一天的事还拍了48集呢,还远没有《新世界》这么让人觉得情节注水吧。

归根结底,剧情还是硬伤。

《新世界》的剧情有很多矛盾无解的地方,有些直到全剧终也没有让人看懂。情节上过多的疏漏直接降低了该剧的品质。

别的不说,先说最近的,十七要杀田丹,向狱中的徐天打听田丹去哪了,居然直接问“三哥,田丹让我问您,她去哪了?”,徐天居然想都不想直接答了,我去,当时都给我看懵了,这是个什么梗?田丹要想告诉十七她去哪,还需要绕圈让十七来问徐天吗。两演员也是真牛,说这几句台词的时候居然正儿八经的不笑场。

电视剧新世界金海为什么死(新世界编剧徐兵总结陈词)(3)

宝元馆周老板既然不是“小红袄”,那他为何要剪碎杀贾小朵案发现场的照片,难道仅仅是为了迷惑吃瓜观众,还是编剧自己都忘了还有这茬?

如果十七是“小红袄”,那他杀卖菜大妈时应该正好还在监狱里装田丹呢,又怎么能分身杀人?而且当时十七的手是受了伤的,杀卖菜大妈时“小红袄”的手上明显没伤。怎么解释?

田丹去河边验证徐叔尸体的时候明明只掀开白布看了一眼徐叔尸体的脸,居然就神奇的知道徐叔掉河之前受过枪伤,导演导戏的时候能不能别这么草率?

金爷假死,那大缨子肯定是知情的,既然如此,又为何那么坚决的不惜犯法也一定要亲手杀了铁林?只因为大缨子不这样就没有后面徐天杀铁林的戏码?或者是不这样结局的反转就提前暴露了吗?编剧可以这么想,但人大缨子不能这么想啊。那她不顾一切要杀铁林的理由何在?

最终“小红袄”为什么要杀人也没有交代清楚,也就是十七问了一句田丹,“你明白吗”,田丹回了一句“明白”。编剧是以为田丹明白了,观众就都明白了吗。一看就明白的事情要一遍一遍的解释说明,该说明的事情到最后了就是不说。

正是编剧在编写《新世界》剧本时候的不严谨,才导致了剧情这么多不清不楚、奇奇怪怪、无法解释的问题,徐兵编剧,这些问题和戏的形式无关吧,锅也不应该由吃瓜观众来背吧?

《新世界》这部剧用了过多的巧合、甚至是一些违背常理的行为逻辑来推进和增加剧情,使很多本来可以完结的段落硬是一拖再拖,也使得情节的走向转折变得特别的突兀不合情理。

比如田丹去槐花胡同8号杀沈世昌这段,本来徐天田丹必死了,编剧为了让田丹徐天逃脱,硬是加入了连虎一伙硬闯槐花胡同。而连虎他们会在槐花胡同,又是赶巧听见了关老爷子说徐天去了槐花胡同。后面徐天司法处救田丹的过程,又因此加入了一长串两人逃脱连虎一伙人追杀、及徐天被群殴的桥段。

“小红袄”十七去丁师傅家取照相机,一直蹲守在丁师傅家的燕三偏巧那个时候不在,否则怎么会有后面杀丁师傅并嫁祸,又被徐天识破“小红袄”杀人嫁祸的手段,进而追捕“小红袄”的剧情?

再说“小红袄”杀丁师傅,是发现丁师傅跟踪临时起意的,那他之前就不可能想好要嫁祸了吧,如果没想好,又有什么理由未卜先知的带着嫁祸工具(前面杀害的女人们身上的物件)满街跑?

为了让“小红袄”逃脱追捕,编剧又打破常识,让大家关键时候集体犯二,都已经看见“小红袄”了,硬是不追了,先全部停下看看“小红袄”埋了什么,等着徐天挖出来了丁师傅的帽子再接着追。这还不够,还得让“小红袄”开挂,进行了挖坑埋人的体力活后还能跑赢两个职业跑负重马拉松的拉车师傅。

金海带铁林回去找徐叔,明知道徐叔被杀的可能性很大,还偏不让两个小弟跟着。关老爷子让金海站住,好死不死的正巧在金海进门的时候,给了躲在门后的铁林拿水壶砸金海后脑勺的机会。本来铁林压根弄不过金海,在被金海撂倒时又赶巧滚到了金海掉落的手枪旁边。。。

金海中了两枪伤势严重,所有人包括金海本人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赶紧上医院抢救。或许编剧的目的是为了结局金海假死反转的剧情,但为了这个反转而强行违背常理,显得过于刻意。

铁林走投无路回到保密局二处都要自杀了,拿枪抵着下巴正准备扣扳机呢,正巧南京电话来了,确认铁林的少将身份,并交给铁林作为潜返小组组长破坏共产党入城仪式的新任务。

为了让行踪暴露的铁林不被田丹抓住,安排祥子正巧在那时候也发现了铁林的藏身处,并在门口偷听,还正巧让准备离开的关宝慧撞见,并随后告诉了铁林,得知已经暴露的铁林不得已跑路,刚好避过田丹的抓捕。这还不够,又安排关宝慧二次开挂,关键时候推倒胡同口的竹子,还能吸引抓捕铁林的两名“不敬业的”同志同时围观,帮助铁林最后关头逃脱田丹的二次围捕。

为了安排柳如丝自杀那场戏,强行让柳如丝逃跑成功。下车逃跑的所有人都能被逮回来,就柳如丝跑了,感觉其他所有人跑路都是给柳如丝做掩护的。柳如丝回了东交民巷的小楼正巧碰上铁林,铁林正巧放把枪在洗脸台上,各种赶巧就为了让方便柳如丝自杀。这一整段强行加入的痕迹明显。

为了安排徐天杀死铁林的戏码,安排徐天燕三带铁林去见田丹的路上,在偌大的北平还能被正巧被大缨子撞见,大缨子拿着的枪还正巧掉地上走火。

为了让“小红袄”被杀田丹反杀,安排“小红袄”杀田丹前正巧把麻醉药撒了,药性不够,这才给了田丹反杀的机会。被田丹反杀后,为了让徐天能找到田丹,又安排“小红袄”临死前正巧开车撞到路口树上,否则恐怕徐天跑死也找不到田丹了。

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不想一一列举了。

通过过多的巧合或者反常理逻辑来推进剧情,不能以更顺理成章的方式或是更充实的内容来编排剧情走向,才使得很多情节的插入显得特别突兀不自然,有一种强行加入的观感,观众看剧的时候总是觉得不顺,感觉这一段拖沓,那一段多余,这才有了注水的感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