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作品(经典著作)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不仅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发展的基础,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先河,还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深远的影响,《诗经》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列入“五经”。

文学经典的作品(经典著作)(1)

作者简介

《诗经》是一部编纂而成的诗歌《诗经》是一部编纂而成的诗歌总集,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民间的歌谣。因此,它的作者并不是一个人。而关于《诗经》的主要编集者,流传着孔子删诗、王者采诗、周朝太师编定三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

《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600年间的三百余首诗歌,如今流传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共160篇,主要是采自当时15个地区的民间歌谣,因此也叫“十五国风”,这一部分数量最多,艺术价值也最高,是《诗经》的核心。“雅”主要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分“大雅”、“小雅”,内容多是祈丰年、颂祖德。“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40篇,分“周颂”、“鲁颂”、“商颂”,内容多歌颂祖先的功德。《诗经》中的诗最初都是有配乐和舞蹈的,遗憾的是,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了诗歌。

总体来看,风、雅、颂共同展现了从西周到春秋年间600多年的社会变化,全面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风俗文化、政治制度、气候环境。当然,它也粗线条地勾勒了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因此,在文学、历史、文化、考古、风俗,甚至动植物的研究等领域,《诗经》的意义都是基础性的。

从文学性和艺术性上看,有“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的说法。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是当时各地的“流行歌”,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这些民歌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底层劳动者春耕秋种、男欢女爱的真实生活场景。很多优秀的作品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巧妙地传达了底层劳动者对自身悲惨处境的不满,抒发了他们对自由、平等、爱情等美好事物的向往。

比如,《硕鼠》中就有这样的咏叹:“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作者用老鼠偷食来比喻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同时也表达了其反抗的决心。诸如此类,“国风”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对中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作品。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经》三百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特点,那就是:温柔敦厚。这是非常高的评价。所谓“温柔敦厚”,在孔子看来,是一个人修身养德的标准,而诵读《诗经》正是达到这一标准的有效途径。因此,他甚至还说:“不学诗,无以言。”不仅孔子如此,先秦诸子,引用《诗经》的也不在少数,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实际上,《诗经》的影响是遍及全世界的。日本、朝鲜、越南等邻国很早就传入了汉文版的《诗经》,而从18世纪开始,又陆续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荷马史诗》

荷马

入选理由

《荷马史诗》对早期英雄时代做了大幅全景式描绘,贯穿其中的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为日后希腊人、罗马人以至欧洲人的道德观念树立了典范。它是欧洲文学“四大名著”之首,也是“希腊的圣经”。

作者简介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活在大约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相传记述、描绘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活在大约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相传记述、描绘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就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编写而成的。由于《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他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始祖”,他所处的时代被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分两部,一部为《伊利亚特》,15693行,另一部为《奥德赛》,12110行。这两部史诗巨著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独享最高的荣耀。从公元前8世纪起,就有许多希腊诗人模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

小亚细亚西部海岸有一座叫伊利昂的都城,这里住着特洛伊人,他们是东方的霸主。同时期希腊的霸主则是阿凯亚人,迈锡尼的国王阿伽门农是他们的霸主。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在爱神的诱惑下,骗走了墨涅拉奥斯美貌的妻子海伦,并把她带回了伊利昂。这使阿凯亚人非常气愤,墨涅拉奥斯的哥哥阿伽门农召集各部族的首领,说,为了希腊人的名声和荣誉,一定要讨伐可恶的特洛伊人,夺回海伦。

于是,希腊人调集了1000多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但历时9年都没能把这座王都攻克。到了第10年,由于统战首领阿伽门农和阿凯亚人最勇猛的阿喀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阿喀琉斯愤怒之余退出了战斗。《伊利亚特》正是从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集中描写了第10年的51天的故事:高歌吧!女神!为了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暴怒!/他的致命的愤怒给阿凯亚人带来/无尽的苦难,将战士的健壮的英魂/打入冥府,他们的躯体成为野狗/和秃鹰的美食,宙斯的意愿实现了。

由于失去了最勇猛的将领阿喀琉斯,希腊人无法战胜特洛伊人,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帕里斯的哥哥)的凌厉攻势,一直退到了海边。这样的情况下,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喀琉斯和解,请他再次参战,但遭到拒绝。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见阿凯亚人就要被彻底打败了,便借阿喀琉斯的盔甲去战斗,不幸被赫克托尔所杀,一去不返。失去密友的阿喀琉斯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以复亡友之仇。愤怒的阿喀琉斯重上战场便杀死了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到了希腊人的营帐。赫克托尔的父亲到阿喀琉斯的营帐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为赫克托耳举行葬礼。《伊利亚特》结束。

据《奥德赛》和古代希腊的其他作品来看,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在后来的战争中阿喀琉斯被帕里斯暗箭射杀,阿凯亚人最有智谋的首领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设伏兵,设计让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最终使得阿凯亚人里应外合,攻下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历时十余年的战争。接下来便是离国多年的阿凯亚首领们纷纷回国的故事,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希腊人的英雄们经历千辛万苦,很多人丧命旅途,就连最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也吃尽了苦头。这就是《奥德赛》,奥德修斯回家的故事。

奥德修斯回乡的旅程非常艰难,在海上漂泊了10年,经历了许多:独目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喀尔刻把他的同伴用巫术变成猪,他躲过女妖塞壬的迷惑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国土,向国王阿尔基诺斯重述了过去9年间的海上历险,阿尔基诺斯派船送他回故乡。这期间,伊塔克的许多人都认为他10年不归,已经葬身沙场,于是,当地的许多贵族不断追求他的妻子佩涅洛佩,意欲侵占他的王位和财产。奥德修斯回到家乡后装作乞丐,与他的牧猪人联合混进王宫,设法杀死了那一伙恶心、横暴的贵族,和家人重新团聚。

至此,这两部宏伟的巨著全部结束。但它的寓意以及它所表现的精神却如同清越的古钟,响彻人类的历史。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评价它:一部杰作已经成立,便会永存不朽。第一位诗人成功了,也就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你跟随着他攀登而上,即便达到了同样的高度,也绝不会比他更高。哦,你的名字就叫但丁好了,而他的名字却叫荷马。

第九天时,就垒起了一个大柴堆。

又一次曙光来临时,他们含着眼泪抬出了赫克托尔,把他抬到柴堆上,然后点起了大火。

垂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女神已冉冉升上天空,大地上,在赫克托尔的火堆旁边,站着众多的特洛伊人,等大家都聚齐之后,先把香美的酒倒向柴堆,浇灭所有的仍在燃烧的火焰。

接着,赫克托尔的兄弟们到木烬中寻找白骨,他们不胜悲痛,任凭泪水大滴落下。搜集齐了白骨之后,把它们装入黄金罐中,并用一层紫色的亚麻布细心包裹,然后立即放入墓穴。在墓穴周围,布置下警惕的特洛伊士兵,以防阿凯亚人前来袭击。垒好了赫克托尔的坟冢之后,他们回到了城堡中,聚在宙斯钟爱的普里阿摩斯的宫殿中,享用着祭宴上的美酒和鲜肉。就这样,特洛伊人埋葬了驯马手赫克托尔。

(节选自《伊利亚特》罗念生译)

告诉我,缪斯,那位聪颖敏睿的凡人的经历,在攻破神圣的特洛伊城堡后,浪迹四方。他见过许多种族的城国,领略了他们的见识,心忍着许多痛苦,挣扎在浩淼的大洋,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使伙伴们得以还乡。但即便如此,他却救不下那些朋伴,虽然尽了力量:他们死于自己的愚莽,他们的肆狂,这帮笨蛋,居然吞食赫利俄斯的牧牛,被日神夺走了还家的时光。开始吧,女神,宙斯的女儿,请你随便从哪里开讲。

那时,所有其他壮勇,那些躲过了灭顶之灾的人们,都已逃离战场和海浪,尽数还乡,只有此君一人,怀着思妻的念头,回家的愿望,被卡鲁普索拘留在深旷的岩洞,雍雅的女仙,女神中的佼杰,意欲把他招做夫郎。

(节选自《奥德赛》陈中梅译)

名句集锦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

●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