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1)

作家白落梅说:

“做一个豁达的人,学会在水中栽月,在狭窄的天地间、海阔天空,在乱世红尘里、独自清凉。”

年纪越大,经历得越多,越看淡得失。

失去的,本就不属于自己。得到的,也不必沾沾自喜。

人生下半场,秉持三个态度:看淡得失,豁达通透,知足常乐。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2)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3)

看淡得失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

“世上的荣华利禄,不过是烟火流云。只因我不计得失,所以才永世长存。”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这世界上的得到与失去,皆有因果注定,何必耿耿于怀。

还记得塞翁失马的故事。

塞翁的一匹马丢失了,邻居都跑过来劝他:“太可惜了,这匹马可值钱了,你不要太难过呀。”

塞翁淡淡说道:“没事,再等等。”

结果,第二天,这匹马就自己跑回来来了。

邻居们又给塞翁道喜:“你运气真好,失而复得!”

塞翁还是面不改色:“不一定呢,别这么早下结论。”

半个月后,塞翁的儿子骑着这匹马出去玩,摔断了右腿。

儿子躺在床上,痛不欲生:“父亲,我这一生该怎么办,我活不下去了。”

塞翁还是劝儿子:“不会的,事情总会有转机。”

后来,军队来村子里征兵,那些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全都被抓去充军了,不少人丧命于战场上。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右腿瘸了,而躲过了这一劫难。

世事难料,峰回路转。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你看到的是挫折、劫难,也许多年以后它是助你成长的机遇。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时间会改变一切,时间也能孕育万物。

在漫长岁月中,看淡得失,不动声色,才能真正的强大。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4)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5)

豁达通透

常言道:“ 不如意事常八九,足下有路总莫愁。”

豁达的人,能屈能伸,能进能退。

享年101岁的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突然获罪,终被革职。

当他的儿子将被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

数十年后罪名被洗刷,仍是他儿子告诉他平反的喜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

一种荣辱不惊的心态跃然纸上,所以能如此哉,豁达大度耳!

王维在诗句中写道:“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褚时健是曾经的烟草大王,却在中年时期,遭遇牢狱之灾,女儿在狱中自杀。

74岁的他,满身伤痕,东山再起。

在哀牢山上种起来橘子,开始第二次创业。

褚时健种橙的第十个年头,褚橙受到无数欢迎,他也成为“中国橙王”。

“临乱世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雨雪风霜。”

所谓的苦难与欢喜,不过是生活的轮回。

真正的豁达是,既能提起千斤重,也能放下二两轻。

哪怕到了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柳暗花明。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6)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7)

知足常乐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道:

“祸莫大于不知足。”

知足者,富;自胜者,强。

诗人陶渊明,放弃朝廷之官位。悄然归隐田园。

他的生活很简单,不过一亩薄田,一壶清茶,一盘檀香,一方古琴,清净闲适。

陶渊明虽然没有了丰厚的收入,却拥有了陪伴在妻子儿女身边的时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知足者,内心富有,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说:

十根手指头,有短有长,每根都缺一不可。

你不一定要成为最长的那根,做好自己就行。

曾国藩曾经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浮生一梦,几度清欢。

人总要学会,在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能力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8)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9)

人生下半场,简单而干净

“卸下半生行囊,把人世风尘关在门外,简约活着,温暖相依。”

繁华喧闹,终归安静。

走到人生下半场,把情绪酿成清酒,慢慢品味,苦也能回甘。

看过清风明月,听过云雨惊雷,只求方寸清净。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余生,活得简单就好。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淡(人生下半场看淡)(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