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五行十二长生表(以五行分类论易经之道)

前文提到我用五行分类法将易经之道概括成以五种(金、木、水、火、土)。上三篇介绍了金道、水道和木道,按照五行相生之理,木生火,火道,即警醒,警示世人之道。

易经五行十二长生表(以五行分类论易经之道)(1)

《易经》中谈及火道之卦有乾、坤、需、履、否、大壮、震、艮、既济等。

在尚未发迹或者得势之前,《易经》给人们留下一些警示。

乾卦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tì)若厉,无咎。”意思是君子终日自强不息,每晚对自己进行深刻反省。《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格言联璧》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亦与此同意,即提醒人们要时常保持警惕之心,检查自己的过失,及时查漏补缺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艮卦象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是要君王考虑自己分内之事,不要超越界限。现在我们常用“在其位谋其政”“各司其职”来告诫人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对他人指手画脚,过多干涉。艮卦象征停止,“艮其辅,言有序,悔亡。”在牙床处止住,说话有次序,没有悔恨。则是提醒人们要懂得说话前要经过周密思考,理清次序,这样才不会祸从口入。现代人常说的“说话不经过大脑”正是其反面。

易经五行十二长生表(以五行分类论易经之道)(2)

警醒

然而事事不能尽如人意,遭遇坎坷时,人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坤卦中“扩囊,无咎无誉。”说的是扎起口袋不会有灾难。“扎起”有约束、克制之意,即不能太自由,太放肆。无论何时都要谨慎行事,小心驶得万年船;处境艰难的时候,更需要夹着尾巴做人,因为谨慎能使自己免于灾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需卦象征等待,“需于泥,致寇至。”是说身陷淤泥之中等待,会有招致匪寇的危险。因为身处险境,进退维谷,必定会成为匪寇的目标,最后落得任人鱼肉的下场。所以人们要恭敬谨慎,不要让自己落入进退两难之地,才不会陷于失败。不幸遭遇,也要及时抽身,坐等不利,要主动出击摆脱困境。

履卦象征履行、实践,“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也是提醒人们时常自我反省,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周祥,便会迎来胜利,大吉。

易经五行十二长生表(以五行分类论易经之道)(3)

功成名就之后,万事步入正道,趋向美好时,人们依然需要保持警惕之心。

需卦中“需于血,出自穴。”意思是在忧患中等待,要从洞穴中逃出。告诫人们处于君王之侧要有忧患意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不要被暂时的富贵荣华所迷惑,发现危险时需要急流勇退。韩信临刑前浩叹“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说的正是不能谨慎果决之后患,历史上因此不得善终的名士不计其数,伍子胥、商鞅、白起、文种皆为此类;而若能做到审时度势,急流勇退如范蠡,功成而不居,财聚而不守,终能全其身,成其名。

否卦中“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亦是告诫君王要常有忧患意识,祸国殃民的小人被铲除后,要吸取教训,谨慎治国,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太平盛世下的臣民也要像君王一样居安思危,秉持忧患意识,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震卦象曰:“洊(jiàn)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雷声阵阵,君子因有所恐惧而反省自己的过失。说的是当天神惩罚坏人的时候,君子也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过失。

既济卦是六十四卦中最完美的一卦,各爻得位相应相合。“曳其轮,濡其尾,无咎。”拖着车轮,沾湿了车尾,得以通过,没有灾难。因为《易经》讲究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完美也是缺损的开始,所以人们应该在完美时更加谨慎行事,以免乐极生悲。

易经五行十二长生表(以五行分类论易经之道)(4)

大壮卦中,壮大、强盛,“壮于趾,征凶,有孚。”足趾强壮,征讨有凶险,有诚信也会受到穷困。告诫人们当能力有所增强时,应当对自己及当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自以为强大到可以去征讨别人,只能给自己带来凶险。也是一再提醒人们能力提升后切勿以为大功告成,得意忘形。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关于日常行事及成功前后人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易经》都给出了一些警醒世人之道,即火道。如不学习践行,背道而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导致的巨大损失将令人追悔莫及。

最后,下一篇将来到五行最后一道的介绍~土道。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