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四句短诗(仅有八字却能让人叫绝)

引言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出了一句相当豪迈的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火药发明并应用于军事以前,弓箭是先民们获取猎物、发动战争以及抵御外敌的主要武器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弹弓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有这么一首小诗,用短短的八个字,就生动描述了弓箭的制造和使用过程。

众所周知,诗歌是一种相当精炼的文字表达方式。它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诗等形式,我们最常见的大都是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它们都能够在短短二三十字中勾勒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或描述出诗人眼前所见之景色,或体现诗人蕴含于笔下的情感,历经千年后仍能让读到的人为之动容。有些诗句甚至只一句,短短十几个字就能震撼人心,如被称为千古第一绝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八字四句短诗(仅有八字却能让人叫绝)(1)

▲唐代大诗人李白剧照

诗词是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也是在这一时期有了许多写作诗词时约定俗成的习惯。此前对于诗歌作品只有一个要求:“单字不成诗”,也就是说诗歌至少要有两个字。然而虽然汉语意蕴丰富,在理解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诗人当时所在情景去理解,但寥寥两三个字依然很难完整表达诗人心中所想,这对于读者的想象力和诗人的笔力都有着相当大的要求。

01

我国古诗历史上有一首被称为“南音之始”的诗,名为《候人歌》,全诗总共4个字:“候人,兮猗!”这首诗被记载于《吕氏春秋》中,是我国有史以来可查的第一首中国恋歌,全诗仅有四个字,还有两个字是语气助词,传达的中心思想也非常简单:等你。虽然它非常简单,但是已经满足了一首完整诗歌的所有要求,因此得到了古今很多学者的承认。

八字四句短诗(仅有八字却能让人叫绝)(2)

▲大禹治水石雕

毫无疑问,这首《候人歌》的风格影响了此后的《诗经》、《楚辞》等多部作品,可以说是先秦时期爱情诗歌的开篇之作和代表作。不过它被收集于《音初篇》,更多是作为一首歌而不是一首诗被收录的。这首诗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多的也是因为诗中所描述的被等待的主人公是治水途中的大禹,而喊出“等你”这两个字的正是他的妻子。

八字四句短诗(仅有八字却能让人叫绝)(3)

▲越王勾践剧照

无独有偶,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中也有一首如《侯人歌》这样简单精炼的诗歌,名叫《弹歌》,虽然其字数是《候人歌》的二倍,但精妙却尤有胜之。这首诗是楚国一射箭高手所创,当时越王勾践向他询问射箭的技巧,他便回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全诗仅有八个字,但却让人拍手叫绝,堪称最简练、最精悍的二言诗,但它到底有什么精妙、特别之处呢?

八字四句短诗(仅有八字却能让人叫绝)(4)

▲古代弓箭

它看似只是一首简单的科普小诗,但是字句非常简短,语言也很质朴,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有诗意的同时,它还有一种大多数诗歌所不具备的独特的明快节奏,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射箭高手将箭射出的痛快酣畅,此外又蕴含着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在其中。这八个字组成了四个动宾结构,节奏短促,但表达精简流畅,仅用八个字就道出了弓箭制作、发射的原理

02

前四个字“断竹,续竹”描述的就是弓箭的制作过程,即砍伐竹子作为原料。由这两字,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副先民们穿着兽皮裙,手持骨刀和粗糙的青铜斧子砍伐竹子的情景。砍伐之后的削枝叶、破竹成片等步骤在诗中被省略了,但是“续竹”二字又让人不会忽略掉这些步骤。

八字四句短诗(仅有八字却能让人叫绝)(5)

▲现代人砍竹子

“续竹”是用藤蔓等韧性植物将竹片两端连接起来以制作成弹弓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够想象到弓箭的样子,就能够想到“续竹”时所用的必然不是整根竹子,期间的削去枝叶、破竹成片等工作自然而然就会浮现于脑海之中,这些起承转合的步骤在力求简短的小诗中自然就被省略了。而“续竹”之后,简单的工具就已经制成了。

八字四句短诗(仅有八字却能让人叫绝)(6)

▲古代弓箭手剧照

“飞土”指的是把泥弹装到竹弓上打出去,虽然泥弹的制作过程尚未交代,不过相信每一个曾经在童年时玩过泥巴的人都能构思出自己的步骤。“飞土”的目标正是飞禽走兽,“逐宍”就描述了打中之后飞奔去取回猎物的过程。这样一首简洁明快的小诗结束,打猎成功的丰收喜悦也从诗中一丝一缕地透露了出来。

结语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诗虽然仅有八个字,异常短小精悍,但却是包含了从工具制作到收获猎物的全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引人回味了。当时书面语言处于雏形时期,为求方便人们喜欢用尽量简洁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除了动词和宾语外,所有的主语、形容词等都会被省略。但读起来却是妙不可言,值得拍案叫绝。

参考资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吕氏春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