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

出品:"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

以下内容为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白立新演讲实录:

不知道大家听这段音乐的时候,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这段音乐取自专辑,名为《声音图案》,作曲家是想通过一种意象式的表达来实现声音的图案化。

我想大家听音乐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浮现出了线条或者某种图案,也有可能是倾向于某种情绪──比如说在音乐中听出了神秘感。

看见声音

其实,在我们这些研究声音的人看来,声音并不需要借助这种意向或者想象力来实现其图案化。声音本身就可以实现自我的图案化

例如,我们将食盐颗粒撒在铝板上。食盐颗粒在铝板表面会形成一个很好玩的图案——中心是个圆,外面也是个圆。

如果再把频率调高,这些食盐颗粒会发生移动,自己跑了!

我们继续调高频率,可以看到花纹还会变。这个图案越来越复杂了,大概有一圈、两圈、三圈、有四圈了。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1)

这个图案还会继续变,因为随着频率的提高,波长会变短,有限范围内它会出现更多的花纹,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是真正的声音图案

我们听到了声音,也看到了声音,实但际上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我们听不到、感知不到的声音。

比如说,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蝴蝶每秒钟扇动翅膀大概有5到6次,这个频率太低,我们是听不到的;

但是,我们能轻易地听到蜜蜂扇动翅膀的嗡嗡声,因为它大概每秒钟扇动翅膀几百次之多。

每秒钟振动次数低于20次的声波,我们称之为次声波。因为次声波超出了我们的听觉范围,所以我们是听不见的。

比如说大象,大象并不是我们看起来那么沉默寡言,实际上大象挺爱说话的。只不过它是用次声波交流,我们听不见而已。

每秒钟振动次数高于两万次的声波,我们称之为超声波,超声波我们也是听不见的。

在自然界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蝙蝠和海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生物也能发出超声波,比如老鼠、蚯蚓、蝈蝈、蛐蛐,它们都会发出超声波。

我们人类当然也可以制造出产生超声波的装置,比如说超声波清洗机是最简单的一种。

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洗槽的底部装了一个换能器,换能器震动的时候会向液体中辐射出超声波;

而辐射超声波能迅速清洗掉玻璃片上难除的污渍。同时,清洗机会发出滋滋的响声。

超声波为什么会把污渍清除干净?它是如何清除的呢?超声波我们不是听不见吗?那么刚才这里面为什么发出滋滋的响声?

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效应。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的时候,会使推动流体发生流动,这种宏观流动称之为“声流效应”,频率越高,流速越快,我们甚至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制造超声水泵。

并且,超声波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振动,每秒钟振动几万次甚至更高,这种高速振动和剪切效应也是清洗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最主要的;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热效应”,超声波属于一种机械能,它最终会耗散成热能,也就是分子无规则运动;

最后,最重要的一个物理效应就是“空化效应”。

空化效应非常的特别,它是和液体中的一些小泡泡相关联,所以与其说我是研究声学的,还不如说我是研究这些小泡泡的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2)

泡泡的威力

刚才提到的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时发出的噪音,实际上就是这些小泡泡发出的。在正式介绍这种小泡泡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些小泡泡都做了什么?

小泡泡能把轮船的推进器给打坏!

下图是推进器的叶片。它边缘的“伤痕”,叫做蚀坑。这些蚀坑并不是化学腐蚀造成的,而正是由这个小泡泡打出来的。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3)

推进器位于轮船的尾部,轮船行驶的过程中需要推进器高速的旋转,在叶片的背面和叶梢的部分就会有大量的这样的气泡,正是这些气泡打坏了这个推进器。

如果你认为这些小泡泡只能干这点坏事,那你还真小瞧它了!这些泡泡甚至能危及一座大坝的安全

水坝要蓄水,但是水坝也要泄洪。下图是一个泄洪洞。大家可以看到,泄洪洞前面有一个巨大的蚀坑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4)

大家注意那个白点──那是一个人,所以这个洞是非常的大,这个蚀坑也非常的大。

而这个蚀坑就是这些小泡泡的一个“杰作”。

但这些蚀坑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呢?

在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在泄洪洞反弧段的末端,水的流速突然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个低压区,小泡泡就在这里产生,而蚀坑恰恰也是出现在这里。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5)

那么,小泡泡是如何产生的,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产生压力的变化,高速流体脉动会有压力的变化

当低压来临的时候,如果压力低到一定的程度,它就会产生这些小泡泡;高压来临的时候,它就会变小。

在长大变小的过程中,它会产生变形,我们看一个周期内的情况,变形之后产生了微射流,同时释放出冲击波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6)

如果一个泡泡在壁面附近,由于动量的不平衡,在这个泡泡的顶部就会产生变形凹陷,同时形成一个穿透液体内部的高速射流打在壁面上

这个泡泡变小的过程实际上是非常快的,我们称之为“溃灭”,每一次溃灭就相当于是小爆炸一样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7)

我们来看看空泡长什么样子。首先是液体中的空泡。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8)

然后是是壁面附近的空泡。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9)

这些空泡像不像一个扫地机器人?这些空泡贴附在壁面上不断地游走,每秒钟几万次的冲击壁面,不知疲倦地对壁面进行清扫。

打个比方,我的拳头是个泡泡,它会贴附在壁面上。然后,立起来的时候它会贴附在壁面上,倒过来它也会贴附在壁面上,这是由于力的作用。

所以,这些泡泡会对浸在液体中的各个方向的壁面进行高效的清洗

由于空泡的体积变化非常大,大气泡会迅速的变小,在变小的过程中,能量高度的集中,在空泡的内部会形成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和几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同时释放出强烈的冲击波和高速的微射流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10)

这种极端的物理环境,就使得这些泡泡如同一个个化学反应器,使常温常压下不能发生或者难以发生的化学反应得以发生。

泡泡的这种性质使得它们有许多的应用。

泡泡的应用

这是我绘制的一张空化树:它的根部表示基础研究;枝叶部分表示的是应用研究。

这些泡泡虽然很小,但是它真的不简单

它以流体力学、空泡动力学、传热传质、成核理论为基础,在各行各业形成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超声清洗、声化学、过程强化、掺混、破乳、乳化等等。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11)

下面介绍一个超声碎石的例子,模拟超声碎石的过程。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12)

如果球体表示人体内的一个结石,不需要开刀动手术把这个结石取出来,而是借助这些泡泡可以把结石给打碎,这些泡泡看似柔弱,但实际上它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在超声场中,这些泡泡很少以单个的形式存在,它们都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现。

这些泡泡在长大之后,它在胀缩的同时还会发生宏观的移动,大量的泡泡相互作用形成空间上的分布,我们称之为“空化结构”。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就是我们实验室拍摄的各种空化结构。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13)

如果控制得当,我们可以让这些小泡泡干很多事情,可以让这些小泡泡可重复地沿着预设的线路输运颗粒物

那些亮点实际上是一些玻璃碎屑,这些玻璃碎屑沿着预设的线路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

我们甚至还可以让它形成空化云的字母:这些小泡泡排布成字母IOA,Institute of Acoustics就是中科院声学所的首字母的缩写。

一个超级大坝现身(弱不禁风的小气泡)(14)

研究这些泡泡久了,我自己也常常产生一种错觉。

我会问自己,这些泡泡是活的吗?它们有生命吗?它们何以表现的?它们的行为何以表现得如此协调和统一

沿着这个思路,我把这些泡泡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研究它们的宏观稳定性、记忆效应、表面张力和胶体属性等等。

这些泡泡实际上是没有生命的,它们的行为只是瞬间产生又瞬间溃灭的自组织行为而已。

但是在我眼里,它们就是一群有生命的小精灵,和它们交流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获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SELFtalks),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