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

【洛阳】洛阳纸贵 。意为人文章写得好,人们争相抄写传诵,使洛阳的纸因此而涨价。形容好的文章或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语见唐·房玄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纸为之贵。”

洛阳】洛阳才子。西汉贾谊,洛阳人,负文名,号称洛阳才子,用作称赞少年才俊。语出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1)

梁山】逼上梁山。梁山:山名,在山东济宁市东北梁山县。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庐山】庐山真面目。也作庐山面目。庐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一个人的本来面目。语见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绿林】绿林好汉。绿林:山名,在湖北当阳东北京山县。《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南山】南山可移。南山指陕西西安市西南的终南山。《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终南山在《诗经》等古籍中长期称“南山”。

【南山】寿比南山。南山指陕西西安市西南的终南山。《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终南山】终南捷径。唐·卢藏用移居终南山,后来做了大官。借指求名利的捷径。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南,也叫太乙山、南山。西起宝鸡眉县,东至蓝田。为道教发祥地之一。

【牛山】牛山灈灈。牛山:山名,在山东临淄境内。《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苦彼濯濯也。”今用牛山濯濯形容秃山。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2)

【泰山】泰山压顶。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泰山是五岳之首,东岳。该成语比喻极大的压力或打击。

【泰山】安如泰山。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出自《汉书刘向传》。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泰山】稳如泰山。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稳如泰山,十分得意。”

[泰山]泰山其颓。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重于泰山。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比用可以说泰山鸿毛。

【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3)

【泰山】泰山压卵。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晋书·孙惠传》:况履顺讨逆,执政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泰山】人心齐,泰山移。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出自《古今贤文合作篇》,比喻团结就是力量。

【泰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泰山】泰山梁木。比喻身负重任的人或伟人。

泰山】泰山若厉。泰山剥蚀的像一块磨刀石那样大。比喻历时久远。

泰山】泰山可依。像泰山一样可以依靠。指拥有一个有力的靠山。

泰山】泰山北斗。泰山为五岳之首,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比喻众所景仰的人物。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4)

【东山】东山再起。东山再起是东晋谢安的故事。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东山,在会稽郡。也有人说即今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也有人说在浙江省上虞的上浦镇。

【东山】高卧东山。东山:在会稽。有人说即今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有人说在浙江省上虞的上浦镇。《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当其人隐居待时,可以说成语叫高卧东山。

【砥柱】中流砥柱。砥柱:山名,即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急流中之砥柱山。成语也作砥柱中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陈仓】暗度陈仓 。陈仓:在陕西宝鸡市东,有陈仓区。暗度陈仓是历史上著名战役与计策。语出《史记·高祖本纪》。此成语全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雷门】布鼓雷门 。雷门:浙江绍兴古城门。东汉·班固《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故尊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成语意思是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近于班门弄斧。

【合浦】合浦珠还。合浦:原属广东省,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广西合浦东北。产珠。南朝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产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记极,珠逐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成语也作珠还合浦。

【邯郸】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在河北省南部。。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又《汉书》: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5)

【淮南】淮南鸡犬。淮南:在安徽省中部。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今淮南市有八公山区。

【蓝田】蓝田生玉。蓝田:县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比喻贤父生贤子。《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八公山】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在安徽淮南市西。《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巫山】巫山云雨。巫山:著名的长江三峡即从巫山穿过,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巫峡(三峡之一)。比喻男女欢合。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昆仑山】昆山片玉。昆山,即昆仑山,古代传说中西方世界的名山,与现在的昆仑山不完全相同。比喻美好事物之突出者。

【桂林】桂林一枝。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扬州】鹤背扬州、骑鹤扬州。 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荆州】大意失荆州。荆州,今湖北省荆门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故事。

【麦城】败走麦城。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故事。

【山阴】山阴道上。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原指山阴郊外,景物美不胜收,使人应接不暇。后形容事情纷繁,使人难以应付。

【长安】长安道上。长安是汉唐两代的首都,今之陕西西安市。比喻名利场所。五代·无名氏《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

【长安】长安棋局。比喻政局动荡不安。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长安】长安米贵。长安是汉唐两代的首都,约今之陕西西安市。用以指居大都市生活费用昂贵。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6)

【长安】日近长安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高阳】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比喻喜好饮酒且放荡不羁的人。

【平原】平原督邮。平原:在山东德州南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青州】青州从事。青州:在山东淄博东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卫国】桑间濮上。 桑间:古代卫国地名。濮:濮水,在今河南北部。《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鲁、卫】鲁卫之政。鲁,是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弟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比喻两者情况、程度相同。

鲁国】登山小鲁。鲁,周朝诸侯国,在今山东境内。登上东山远望,脚底下的鲁国就显得很小。比喻学问高便眼光远大,并能融会贯通。语见《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新亭】新亭对泣。新亭:在江苏南京境内。《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阳关】阳关大道。阳关:在甘肃敦煌西南。阳关是古代关名,也是判别的曲子名。代指送别。成语也有阳关三叠或三叠阳关。

【康庄]康庄大道。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大有镇有个叫康庄村的地方,当年周总理来此视察,称通往康庄村的道路为康庄大道,此名被保留并一直延用至今。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尔雅曰:“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渔阳】渔阳鼙鼓。渔阳: 渔阳:地名,现天津市蓟县,因蓟县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县城在山南,故古时名渔阳。亦作'渔阳鞞鼓'。指公元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语本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黄龙】痛饮黄龙。黄龙:古代府名,契丹所置,金改为济州,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腹地。《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也有直捣黄龙。

【长江】大江东去。大江即长江。出自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长江】长江天堑。《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长江】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宋·刘斧《青琐高议》:'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长江】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有何面目见之?”

【黄河】河东狮吼。古河东即今山西省。出自陈糙故事。重点是怕老婆。陈妻柳氏,河东是柳氏的郡望,这里代指柳氏。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7)

黄河】俟河之清。后面常常接以人寿几何。河即黄河。《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黄河】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说项羽故事。后演化成黄河。

【辽东】辽东白豕。辽东,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比喻孤漏寡闻见识少。

【东北】白山黑水。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金史.世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泾河渭河】泾渭分明。“泾”、“渭”是甘肃省、陕西省境内的两条河,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淮河】淮橘为枳:人随环境而变。《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淮南即淮河之南,也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之一。

雷池】不能越雷池一步。雷池:湖名,今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让敌人胆寒,不敢进犯。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赤县神州。古代中国的别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南方】南州冠冕。南州:泛指古代我国南部地区。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五湖四海。五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泛指全国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四海即东西南北四海,犹如说天下。出自《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四海之内皆兄弟。此四海即东西南北四海,犹如说天下。《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东海】福如东海。对幸福的祝愿常用词。福气如东海一样大。东海古代说东面的海。与此成语常常连用的一句叫寿比南山。

【东海】东海扬尘。东海古代说东面的海。大海变陆地,扬起灰尘。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中原】中原逐鹿。中原:泛指我国中部地区。也说逐鹿中原。意思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南京】虎踞龙盘。特指江苏南京城。原意是地形险阻,后来意为被英雄豪杰占据。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8)

楚、晋】楚才晋用。楚与晋皆国名。晋见上条。楚在南方一带。都郢。最小时也占据湖北省西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此成语也说晋用楚材。

【越、楚】越凫楚乙。《南史·顾欢传》:“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鸿常一耳。”南朝·齐·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

【楚、越】肝胆楚越。《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指邻近的双方变得疏远或敌对。

【楚国】北辕适楚。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义近南辕北辙。

【楚、汉】楚河汉界。 指斗争前线。楚汉指秦末之楚汉即刘邦与项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也可以看作是诸侯国。楚汉相争,最后是汉得了天下。其界即鸿沟,在今河南荥阳。

【胡、越】胡越之祸。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史记·司马相如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陇、蜀】得陇望蜀。陇:陇山,陕、甘交界处。陇与蜀皆地名。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陇略等于今甘肃省,蜀略等于今四川省。光武帝时实为隗嚣与公孙述分别割据。

【陇】陇头音信。陇:陇山,陕、甘交界处。南朝宋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长安范晔,兼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事见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后用“陇头音信”称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蜀国】乐不思蜀。蜀略等于今四川省。快乐就不思念蜀国也。这是关于后主刘禅的典故。《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蜀国】蜀犬吠日。蜀略等于今四川省。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与此近义有成语还有一个辽东白豕,都是少见多怪的意思。

【巴、蜀】巴山蜀水。概括说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巴蜀皆古国名。

【齐国】齐东野语。齐:周朝国名。道听途说,不足为凭。典故出自《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齐国】齐大非偶。齐:周朝国名。不敢高攀的谦词。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齐国】齐烟九点。齐:周朝国名。高处俯视齐州无非是九点烟而已。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杞国】杞人忧天。杞:周朝国名,今河南杞县一带。杞人即是杞国人。典故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宋】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出自《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郑国】郑人买履。 郑:周朝国名。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叶县】叶公好龙。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一带。 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鲁园】鲁殿灵光。鲁:周朝国名。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

鲁国】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鲁:周朝国名,今山东省曲阜。出自《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大意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 。

【秦、晋】秦晋之好。秦晋:周朝国名,秦国和晋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秦、楚】朝秦暮楚。秦:周朝国名。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秦、楚】楚馆秦楼。秦:周朝国名。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入宫;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建楼给她居住。指歌舞妓院场所。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全不想养育的深恩义。”

【秦国】秦镜高悬。秦:周朝国名。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秦国】秦庭之哭。秦:周朝国名。楚国到秦庭求救兵的故事。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楚、秦】三户亡秦。秦:周朝国名。秦灭楚用欺骗手段,楚人愤激之报复心理。最终还是灭了秦国。《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越、秦】越瘦秦肥。秦:周朝国名。秦与越相距太远,了无关系,所以是无关痛痒的遥远问题。比喻痛痒与己无关。唐·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赵国】完璧归赵。赵:周朝国名。赵是战国时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西北到河北省西南一带地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魏、赵】围魏救赵。赵、魏:周朝国名。孙膑所用著名计策。魏赵皆国名。魏国都要大梁,赵国都邯郸。《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邹子曰:“不如勿救。”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郸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吴、楚】吴头楚尾。吴:周朝国名。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也作楚尾吴头。

【吴国】吴牛喘月。吴:周朝国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此成语常与蜀犬吠日连用。

吴国】吴下阿蒙。吴,:周朝国名。阿蒙是人名,指吕蒙。吴下是地名,即吴地。吴为周之诸侯国,今江苏之南、浙江之北一带。典故出《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原文如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吴国】吴市吹箫。吴:周朝国名。说吴子胥故事,街头行乞的意思。《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吴国】抉目吴门。吴:周朝国名。也是吴子胥故事。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后常指忠臣被冤杀。吴门即古吴国的城门。”

蜀、吴】蜀锦吴绫。吴:周朝国名。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吴、越】吴越同舟。吴:周朝国名。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吴越邻国相依又相争,世代成仇。吴越皆国名。越国以绍兴为中心,吴国以苏州为中心。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地名成语有哪些(嵌入成语的古今地名)(9)

【夜郎】夜郎自大。夜郎:汉时少数民族地区一个小国国名,在贵州西部。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郐国】自郐以下。郐:周朝国名,今河南新密东北。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自郐以下无讥焉。”

【黔地】黔驴技穷。黔:贵州的古称,今贵州的简称。文中的黔是唐之黔中道,略相当于今贵州大部加四川大部。这个成语也说成黔驴之计。出自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