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鼓胀董氏奇穴(人体穴位大全滑肉门穴)

滑肉门穴位位置图

腹部鼓胀董氏奇穴(人体穴位大全滑肉门穴)(1)

图解滑肉门穴位的位置

【滑肉门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在肚脐上方1寸处,距前正中线2寸。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取穴技巧】仰卧,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1横指,再水平旁开3横指出处,按摩有酸胀感。

【穴位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腹部鼓胀董氏奇穴(人体穴位大全滑肉门穴)(2)

穴名解说

【滑肉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别名:滑肉穴,滑幽门穴。

【穴义】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

【名解】“滑”,滑行的意思;“肉”,脾之属,土的意思;“门”,出入的门户。“滑肉门”的意思是说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位。本穴物质为太乙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而本穴所处的位置为脾所主的腹部,土性燥热,在风气的作用下脾土微粒吹刮四方,脾土微粒的运行如滑行之状,故名。滑肉、滑幽门名意与滑肉门同,幽为隐秘之意,指脾土微粒的运化不易被觉察。

【功能作用】运化脾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微粒。

【运动规律】脾土微粒随风气输散胸腹各部。

【文献摘要】《外台》:主狂癫疾,吐舌。《图翼》:癫狂,呕逆,吐血,重舌舌强。

腹部鼓胀董氏奇穴(人体穴位大全滑肉门穴)(3)

按摩滑肉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肥胖症、慢性胃肠病、呕吐、吐舌、重舌、胃痛、月经不调、不孕症、肠套叠、脱肛等。

【功效】平肝逆阳、镇静安神、清心开窍

【保健原理】经常按摩能调理肠胃功能。

【穴位配伍】1、胃痛配伍穴位:足三里穴、滑肉门穴。

疾病概述: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功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按摩顺序与技法: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就是足三里穴,可采取按压的方式按摩1分钟,然后按摩滑肉门穴3分钟。注意:揉按此处穴位时,有打隔、放屁,以及肠胃蠕动或轻泻等现象,都属于正常反应。

2、月经不调配伍穴位:滑肉门穴、三阴交穴、肾俞穴、命门穴

3、脱肛配伍穴位:滑肉门穴、关元穴、气海穴、天枢穴。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丰衣足食,难免大鱼大肉、美酒佳肴。某一天,当你低下头俯视自己的肚子时,就会惊讶地发现,腹部已经悄然“挂”上了“游泳圈”。减肥并不简单,但是,若能够每天坚持不懈地按摩滑肉门穴位,就有助于见到减肥的功效。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推拿】指揉法、点按法、摩法、掌控法。

【特效按摩】用中间三指指腹垂直下按,再向上托,用力揉按1~3分钟,可辅助治疗慢性胃肠病、呕吐、胃下垂等疾病。

【按摩疗法】用手掌根部从上往下推按滑肉门穴2~3分钟,长期推按,可改善胃痛、胃不适等。

【艾灸疗法】用艾条悬灸法灸治滑肉门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恶心、呕吐。

【拔罐疗法】用火罐拔滑肉门穴,留罐10分钟,至潮红发热为度,隔天一次,可以治疗癫狂等病症。

【刮痧疗法】让刮痧板的边缘向刮拭的方向倾斜,隔天一次,可以治疗肠鸣、呕吐等。

【针灸疗法】直刺0.8~1.2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