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1)

--------以上为赞助商广告--------

只要天气晴好,钟先生就会和几名老伙伴相约来到赣州市民公园散步、聊天。聚在一起,他们习惯用赣州话聊,可又夹带着外地口音。这也难怪,他们都是外省人,只是在赣州居住多年,生活习惯已刻上了赣州烙印。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2)

钟先生这类赣州新市民在谈到赣州时,都称赞州是一座包容之城、生态之城、文明之城,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包容:天南地北和谐共处

“我俩是被儿子‘骗’来赣州的。”9月10日,面对记者采访,徐先生忍不住捂嘴在笑。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3)

徐先生名叫徐仪彬, 老家在山东莱州。2009年之前,他儿子徐欣大学毕业后在广东珠海工作,后来认识赣州女友璐璐后,便辞职来到赣州一家公司上班。徐欣是家中独生子,尽管生活在农村,但徐先生坚决反对儿子到赣州工作,理由是赣州是山区,经济落后。可徐欣随女友在赣州生活了半年后,认为赣州城市包容,人不排外。北方人性格耿直,父子俩扛上后谁也不服谁。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4)

经过几年打拼,徐欣在赣州城区购买了新房。为让父母来赣州看看,2013年9月,徐欣打电话谎称和女友订在国庆结婚。儿子婚宴大事,父母岂能缺席,就这样徐先生和老伴被骗到了赣州。到了之后,徐先生发现赣州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这里街区繁华,卫生干净,交通便利,特别是人很好相处。徐先生说,刚到赣州不久,每次进出小区,邻居都会热情打招呼,很是温馨。再后来,他发现自己居住的小区不仅有自己山东老乡,还有广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多个省份的人。而今,徐欣已成家并育有小孩,徐先生和妻子也留在赣州照看孙子,成了赣州新市民。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5)

“赣州这城市就这样,无论你是哪里人,聚在一起都很亲切,都能聊上几句。”今年71岁的钟志财,退休前是名中学教师,老家在河南周口,儿子从部队转业后留在赣州工作。2010年他和老伴来赣州旅游,来了之后,钟先生觉得赣州卫生干净,空气又好,人不排外,特别是历史文化非常厚重,便“赖”着不走了。也许是在赣州生活久了,钟先生的饮食习惯都改了,不再依赖吃面食,喜欢吃米饭,还喜欢吃咸咸辣辣赣南菜。

生态:满城翠绿格外宜居

彭梦清老家在鹰潭,她爱上赣州、留在赣州的理由很特别——竟然是被红旗大道的绿树美景所吸引。

彭梦清告诉记者,2008年她考上了赣南师院,来赣州之前,并没有对这座城市抱有期待。然而,当她第一次走在红旗大道,看到街道两侧高大挺拔的大树时,觉得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美极了。彭梦清家乡是个工业城市,高大烟囱随处可见,空气质量并不好,但在赣州,看到蓝天白云的次数就像每天太阳都会从东方升起一样自然。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6)

因为喜欢赣州,毕业后她报考村官,目的就是不想离开。而今,彭梦清已在赣州中心城区买房成家,父母到赣州后,夸赞她有眼光,说赣州绿化好,空气好,是一座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我老家冬季雾霾很严重,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一般我都不出门。”现年65岁的庞岩春,老家在河北唐山。儿子从江西理工大学毕业后留在赣州工作,并在赣州娶妻买房。庞先生说,七八年前,儿子告诉他赣州山清水秀,非常宜居,叫他到赣州来生活,可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在老家生活了几十年,突然去到一座陌生城市,自己怎么也不肯来。四年前,庞先生和老伴来赣州照看孙女,到了后发现真如儿子所说,赣州城市绿化好,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鲜花,到处都是绿地、公园。用庞先生的话说:“赣州没有雾霾,在这里生活可以多活好几年!”

据统计,目前,赣州中心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4751.81公顷;2016年,优良空气天数在322天以上。绿色,已成为赣州这座城市不变的颜色。

漫步赣州城区、移步换景,目力所及,一物一景都让人感到如此舒适、妥帖。

文明:你谦我让乐于助人

“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文明和谐,用这16个字来概括当前的赣州城市面貌,一点也不为过。”现年81岁的蔡康全,老家在浙江宁波,在赣州生活多年,他说作为一名外来的赣州人,他见证了赣州的城市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7)

蔡先生说,今年4月的一天,他乘出租车到章贡区水东镇找一个老朋友,到目的地后发现身上忘带钱,朋友家也拆迁搬走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名的哥不仅没生气,还满脸微笑地对他说:“老先生,你身上没带钱,那我顺道送你回家吧!”到了小区楼下,蔡先生让司机稍等片刻,准备上楼去拿钱,谁料他刚转身,司机开车走了。

同样遇到好心市民相助的还有叶志诚。叶先生老家在湖北孝感,7年前随儿子到赣州生活。今年5月的一天傍晚,叶先生用婴儿车推孙子到章江北大道散步,看到天空乌云密布,就匆忙往家赶。在等过马路时,突然天空下起了雨,就在他手足无措时,一辆白色小轿车停在他身边,一名女司机从车内拿出一把雨伞送到他手中。还没等他说声谢谢,小车就开走了。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8)

来赣州定居的人多了,赣州城市的文明特质不断地影响着新赣州人。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宋城赣州,涌动的青波翠浪,不仅有绝妙的风光景致,更有故土家园的温馨元素。你谦我让,乐于助人,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品质。

赣州生态发展中心(包容生态文明)(9)

美国学者简·雅各布著作《美国大城市生与死》认为,城市的生命力来自高密度和多元性,能够把三教九流吸引到一起互相碰撞,拒人千里之外的城市则会慢慢死亡。而生命力的核心,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多样成长”的心胸和气魄。赣州,就是一座有容乃大的城市。

赣州这座千年古城,如今正朝着建设为一座和谐美丽、生态良好、风景迷人、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市迈进。无论漫步在章江新区或是老城区,处处呈现出“古郡与绿韵相辉映,新城与生态共交融”的生态园林特色美景,一座文明和谐之城正在赣江源头悄然崛起。

晚妹推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