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衡水4月28日电 (崔志平 苗凤强)28日,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王集乡崔杨庄村,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布鞋第三代传承人杨西利的手工布鞋厂内,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缝制鞋帮、鞋底,整修、装楦、检验布鞋等工序。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1)

工人整理快递发单。 苗凤强 摄

手工布鞋是中式文化的典型代表。据介绍,杨西利家从事手工布鞋制作已有近百年,1930年杨西利的祖父杨友顺在北京内联升鞋铺学徒做鞋,在保留了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形成了现在的28道工序。2019年,阜城手工布鞋入选衡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2)

工人在缝制鞋帮。 苗凤强 摄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3)

工人在绱鞋。 苗凤强 摄

“从记事起,就看着爷爷一针一线地做布鞋。做一双布鞋的过程相当繁琐,从剪制底样到填制千层底、切边、缝制鞋底,直至最后定型。制鞋工具有刀、剪、钻、锥、针、箍、钉、锤……不一而足。”杨西利说,受家庭熏陶,他从13岁开始跟着做鞋,一直秉承“做鞋就是做人”的祖训,把每一双鞋做好,让每一位客户都满意。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4)

工人在装楦定型。 苗凤强 摄

杨西利说,他们在保存传统老布鞋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改进创新。比如样式在相巾基础上,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有圆口、方口等。选取的材料也多种多样,有纯毛、纯棉的鞋帮和防滑、防水的皮底等,还有芳香、养生等多种功能性布鞋。目前已形成五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种,年销售10万余双。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5)

工人在整修布鞋。 苗凤强 摄

“我就在隔壁住,从建厂就在这打工,负责装楦定型,活也不累,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不耽误家里的事,很方便。”在鞋厂打工的周秀梅说,目前在鞋厂打工的都是附近村的人,就近解决就业问题。再远一点的,把手工活拿到家里,定期送,定期结钱。再远一点的,通过网上联系,辐射到周边保定、沧州地区。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6)

工人在缝制鞋底。 苗凤强 摄

杨西利表示,为了保护和传承手工布鞋,他2012年注册“顺成”鞋厂经营,辐射带动周边村500多人从事手工布鞋加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目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制鞋匠,让手工布鞋老技艺能够传承下来。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7)

工人检验布鞋。 苗凤强 摄

大兴村千层底手工布鞋(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带动逾500名村民增收)(8)

工人对布鞋进行除尘。 苗凤强 摄

“我们现在手工布鞋网上销售达到90%以上。”杨西利说,一些年轻人对手工布鞋产生浓厚兴趣,拜他为师,在传承保护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让手工布鞋焕发新青春。同时,年经人熟悉网络,借助网络优势,实现了手工布鞋的私人订制,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