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培行业的五大变化(7月份沈阳地区驾培行业舆情分析)

正在考取驾照的小伙伴,您在学车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说好的一费到底,中间却经常多出莫名其妙的费用;

说好的家门口练车,才练了几次发现附近的练车场关闭了。

说好的练车接送,可总是阴差阳错搭不上教练的车。

说好的预约练车随到随练,可实际等一上午才摸到车10分钟。

学员与驾校容易闹出哪些不愉快,又有哪些驾校被人屡屡吐槽?沈阳地区7月份驾培行业舆情分析,为您揭开学车容易遭遇的三大“雷区”。

本次分析以某舆情监测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为基础,经收集、筛选100余个主流媒体平台相关舆情数据9000余条,提取若干典型事件,仅供消费者参考。

驾培行业的五大变化(7月份沈阳地区驾培行业舆情分析)(1)

舆情焦点一:个人收钱无发票,稀里糊涂“模拟费”

模拟费,指驾校学员在科目二和科目三考试之前,到考场场地,用符合考试标准车辆,在接近实考状态下进行模拟练习产生的费用。

因模拟练习属于学员自愿选择项目,所以很多驾校选择不主动告知,在其提升竞争力的优惠价格中当然也不会包括模拟费。但考虑到平时练车环境和真实考场的差异,即使是临考时才告知学员,而学员一般也不太敢于拒绝模拟练习的机会和费用。

实际上,在学员到考场进行模拟训练时,考场当然会收取必要的场地及车辆使用费。问题在于,因模拟费产生争议的舆情信息中,100%的消费者表示,模拟费由教练经手,收费标准不一(有的三次100元,有的一次两三百元);且只收取现金或微信红包,并且不提供任何发票。

相关舆情信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驾校报名时,并未被告知有此项费用。
  2. 收费标准非常模糊。
  3. 教练暗示学员,不参加模拟,被淘汰概率很大。

典型吐槽:学员投诉长安驾校某教练

“每次科二模拟费150元,说是自愿,但是你不交都不知道考试什么样!科三(模拟)一次300,考不过下次约考也一样收费。”

舆情焦点二:格式条款不清晰,交费容易退费难

驾校学员中途退出培训并不少见。比如因为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参加学习及考试;也可能是因为对教练不满意;还有不可抗力等其他原因。

因为驾驶员培训是分阶段进行,提前中止的学员会提出退还部分报名费用的要求。但在退费金额方面,学员与驾校双方很难愉快地达成一致。

驾校与学员签订的培训合同属于民事合同,其格式文本由驾校提供。多数学员在报名及签订合同时,出于对驾校或教练的第一眼好感,而对合同条款疏于详查。

在合同中涉及退费的条款,常常表述模糊,例如“乙方报名后缴纳了培训费用但未进入培训项目,扣除实际已发生的代收费用外,另扣除培训费XX%的手续费;乙方已进入培训项目,在扣除前款费用后,按已发生的实际费用扣除。”

该条款中“XX%”的表述尚属清晰,而“按已发生的实际费用扣除”,则明显的可以由驾校单方解释。

另外,很多培训合同中对于“因驾校原因”导致的培训中止列出了详细的退款保证,看似诚意满满,而很多学员发现,真正到了退款的时候,驾校则往往声称为“乙方责任”以减少退费,即使进行民事诉讼,很多学员也面临着举证不能的难题。

相关舆情投诉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学员原因的中止合同,退费困难。
  2. 双方已就退费达成一致,但退费迟迟不到账。
  3. 驾校与教练互相推诿退费责任。
  4. 协商退费时,扣除费用偏高,“已发生的必要费用”校方列不出明细。

典型吐槽1:学员投诉沈阳达达驾校林姓教练

该学员为外地在沈大学生,报名缴费后因疫情原因放假回外地家中无法培训,后开学后学校又一直封闭管理,导致科目一考试都未能参加。在此情况下找教练要求中断培训并退费,没想到教练态度恶劣。

“打电话咨询的时候说我不要脸,一个大学生怎么能想出这种问题,什么逻辑,大骂我不要脸,说就不给你退,气死你。”

典型吐槽2:沈北新区宏*驾校拖延退费

“我在2022年7月19日向沈阳市沈北新区宏*驾校申请退学,C票报考费用3680元,经对方同意扣除1000余元,说1个月给退还卡内,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无限期拖延。”

舆情焦点三:服务质量难保证,排队练车太糟心

无论学员报的是精品班还是普通班,合理安排学车时间,保证服务质量,都是驾校应该做的分内之事。很遗憾,很多驾校在报名交费时的承诺难以兑现,还有些驾校可能是因为名气大,学员多,在学员的消费感受方面,反而做的不够好。

舆情统计中对于驾校及教练的服务不满意集中在几个方面:

  1. 预约练车时间经常被教练单方调整。
  2. 练车等待时间过长。
  3. 教练教学不认真,为学员考试报名拖延。

典型吐槽1:交通驾校苏家屯校区练车难

“倒是分个上午场和下午场啊,几乎都是早上去,下午练,去了等一天,实际碰车一人15分钟吧。”

典型吐槽2:交通驾校精品班质量问题

“我在练车这十多天,要么教练不在,要么坐在阴凉地方,让老学员教新学员。无论是普通班还是精品班,教练都不跟车,风气太差。”

典型吐槽3:安顺驾校苏家屯校区服务态度问题

“科三练车也是要花钱(不是模拟),什么都要自己催着,催三遍四遍才给办。交钱前后两副嘴脸,我就不该图他们之前态度好。”

典型吐槽4:通运驾校打车往返练车太难

“报考前说的车接车送,练车时啥也没有,科目三就一个教练,约的下午3点,等到6点才练上车,晚上9点结束,回去打车从苏家屯到铁西。”

编辑点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驾校的属性早已从教育培训行业转为服务行业,一些驾校以经济利益优先而放松管理,尤其是一些挂靠驾培点、教练屡屡引发消费纠纷,长此以往,不但会扰乱驾培市场秩序,而且也给驾驶员培训和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隐患。希望各驾培机构,能够眼光向远,加强品牌意识,严格依法经营,以诚信留客户,以服务换口碑,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