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

在到达之前,我对阿旃陀石窟这个地方一无所知。因为第一次印度行已经走过了拉贾斯坦邦的经典路线;第二次再到印度,去哪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加入了一个值得信赖的队伍,所有的行程攻略都由领队负责,作为队员的我们跟着走就对了。

在奥兰格巴德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阿旃陀石窟和埃洛拉石窟。马哈拉斯特邦的门票真的是良心价格,世界文化遗产都是统一票价,换算成人民币也就25元/人(听后来去的小伙伴说,门票已经涨到60元人民币了)。由于公共交通不方便,我们包了一辆车游览这两个地方。车费还算合理,折合150元人民币。

景点的门口挤满了各种摊贩,染色的棉花糖格外吸睛。从大门走到石窟还有一段路程,远远就能望见镶嵌在悬崖中的黛色石窟。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1)

佛教在印度走向衰退后,僧侣四散,很多佛教石窟荒废被草丛树木所淹没。直到1819年,英军指挥官约翰.史密斯打猎追逐猛虎时,偶然发现了这座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

石窟群分为两个年代开凿,先中间后两边。这里一共有30个石窟,开放的只有28个,除了5个石窟可以供信徒朝拜,其他的石窟都是僧侣的精舍,有的石窟还尚未完工,考古学家们将石窟由东向西依次排列。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2)

阿旃陀石窟里的壁画是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过损坏颇为严重,很多画因为颜料脱落而变得斑驳难辨,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优秀的画作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下图为1号窟里面手持莲花的菩萨,和斯里兰卡狮子岩里的菩萨图,还有柬埔寨的菩萨雕像,无论是外形还是神态都非常的相似。由此可见,印度佛教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佛教艺术的深刻影响。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3)

在这么多石窟里找到一副保存完好的壁画并不容易。这是一副信徒献祭图,人物轮廓清晰,表情丰富。阿旃陀的壁画很注重立体感,凸出眼睛、鼻子,下巴以及脸颊这些部位。这种凹凸画法从印度传到了中国,得到很多中国画家的借鉴。在莫高窟的早期壁画中,也可以见到这种画法的影子。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4)

石窟内外有很多精美的浮雕,其中一副用玄武岩雕成的《蛇王与王后》被誉为经典的雕刻之作。人物的坐姿非常生活化,表情生动自然。蛇王和王后是印度当地生殖崇拜的神灵,他们的作用是守护圣域。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5)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6)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7)

象征大乘佛教的佛塔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8)

石柱上也有很多精美的雕塑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9)

下图是26窟里的涅槃佛像,也是印度境内最大的佛像。佛像双目紧闭,面带微笑,身体呈右胁卧,这种卧法也叫狮子卧,涅槃佛像都是采用这样的卧法。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10)

回来看了资料,才知道公元7世纪,正是中国佛教盛兴时期,然而作为佛教发源国的印度,佛教势力却逐渐衰退。

高僧玄奘大师从印度回到中国后,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摩诃剌侘国”(马哈拉斯特拉)的“阿折罗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祯祥,入寂灭之灵运,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

书中很多描述与阿旃陀石窟都能对应,包括石窟门口的石象,因此普遍学者认为“阿折罗伽蓝”就是阿旃陀石窟。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却认为玄奘大师对壁画只字未提,实在不合常理。大师在公元7世纪到达印度,那时的壁画还很完好,不可能不为之而惊叹。

尽管阿旃陀石窟早在1983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但由于交通不便,到此朝圣的外国游客很少。

于是,我们几个中国人变成了当地人稀奇的大明星,一批又一批的印度学生争着上前来与我们合影。

敦煌莫高窟的巅峰(意外发现沉寂千年的艺术宝库)(11)

此行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覆盖了我对印度餐食的不好回忆,马哈拉斯特拉邦的咖喱和鸡的各种做法令人回味。哪怕是阿旃陀石窟景区门口的小餐馆,也好吃到一扫而光后,还会让人忍不住舔手指。

我的出行很少有不做攻略的时候,但这次却因不做攻略给了我与往不同的感受。我像一个盲人惊喜地摸索着眼前的阿旃陀石窟这只巨象,直到旅行结束后再次翻阅相关资料时,仿佛又重新开始了一段旅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