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什么时候有(看着都起鸡皮疙瘩的蚂蟥)

这种让人闻风丧胆的生物,几千年前被人打起了主意,曾经引以为傲的干饭技能,如今却成了人们的生财工具。是一种蠕动的软黄金,果然诱惑可以让人战胜恐惧。下面我们看看号称软黄金的宽体金线纸是如何养殖出来的。一只只膘肥体壮的水蛭从选美比赛中脱颖而出,壮硕的体型,迅速成球的反应证明它们的活力以及有能力诞下更大更强壮的下一代。宽体金线水蛭可以活到五岁,但需要经过两个冬天才能成熟繁殖后代。

蚂蟥什么时候有(看着都起鸡皮疙瘩的蚂蟥)(1)

水蛭

在这个按斤论称的行当,养出的水蛭越大,越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停的揉搓,就能选出种苗,难道就不用分一下公母吗?还真不用,水蛭雌雄同体,既可以当爸爸也可以当妈妈,前提是也要跟另外一只水蛭谈一下感情。繁殖季节成熟的水蛭都会来一次角色扮演,扮演的工蛭在接触过程中。为另一只水蛭提供种子,如果他愿意,下一次它也可以变成雌性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种蛭就会产卵,用松散的泥土为它装扮卵床,放水把泥土泡湿后把种蛭铺在上面。水蛭虽然生活在水里,它们繁育后代却在陆底。种蛭一接触到卵床,产期已进的立即分泌粘液开始分娩。大忌,生产期的水蛭不喜欢打扰,受到惊吓就会产下空包蛋。工人会让他们静静呆上一段时间,时机成熟就开始挖卵行动。水蛭的卵像蚕茧的海绵体一样。很难想象小小的水蛭能生出鹌鹑蛋那么大的茧,如无意外的话,每个茧中都能孵出二三十条幼虫。

蚂蟥什么时候有(看着都起鸡皮疙瘩的蚂蟥)(2)

水蛭茧

工人对卵床进行地毯式挖掘,把茧和种蛭全部抛出。为了延续后代,超过一半的种质因过度消耗归于土地,活下来的也只剩下一口气,软趴趴,没有一点活力,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能以100多元/斤的身价换大米。出生较早的水蛭蛋首先开始孵化,需要把他们送到孵化室。筛掉卵上的泥土后,对孵化土进行处理。孵化土必须松散透气,随后把水质卵尖端朝上整齐的摆放在框中,再铺上两厘米土进行覆盖。把所有框子都送到阴凉通风的屋内进行孵化,期间要保持孵化土湿润。

16天后,小蛭开始挣脱束缚破茧而出。等到茧子孵化的差不多,就往筐中注水,在水面上放置一片泡沫板,它们就会全部附着到上面。水蛭是杂食性动物,刚出生的水蛭并不会开荤,它们会靠自身的卵黄来填饱肚子,三天后就开始捕食猎物。他们会在室内的水箱中适应几天,随后来到户外的网箱生活。用手抄起一把小苗,检查完状态后按每平方放150条的蜜度,把水蛭苗放在网箱中。这种水蛭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必须用没有污染的溪水或者山泉水进行养殖。

作为童年的噩梦。水蛭从前遍布江河溪流,如今很多地方已经销声匿迹,这跟水质的污染有很大关系。在人眼里,拥有不坏之身的水蛭并非那么好。养网箱可以防止水蛭逃跑,也能改善水蛭的生存环境。为了防止残耳堵住网眼污染水质,除了经常给养殖池换水外,把网箱完全架空,几个面进行水体交换,可以大大改善网箱的水质。

水蛭对温度很敏感,对食物也很挑剔,气温低于十摄氏度或者高于30摄氏度就不吃饭。吸血似乎是水蛭的标志,但并非所有水蛭都喜欢哺乳动物的血,就像宽体金线蛭,他们更喜欢螺类,这就是为什么养殖户敢徒手扒拉它们的原因。养殖户会按照水蛭的体型,每隔两到三天投喂一批田螺。通过检查食用情况,决定投喂亮螺,螺青黄不接的时候,工人也会用鸡鸭猪血灌肠,让他们打打牙祭。刚从田里捞上来的田螺,用滚筒等工具清洗干净后,剔除坏死的螺以及杂物,随后按大小进行筛选幼苗,必须投喂小米螺,水蛭会直接钻进螺壳里面干饭,它们用尖锐的牙齿在猎物身上切开一个口,随后分泌一种唾液,让猎物麻木的同时增加田螺体液的流速,让它们可以大快朵颐,直到吃饱喝足。就是这种液体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里面含天然抗凝血成分。

蚂蟥什么时候有(看着都起鸡皮疙瘩的蚂蟥)(3)

水蛭食物,螺

水蛭素是一流的血管疏通剂,让水蛭一跃成为摇钱树。如果猎物是一只大螺,螺眼会把水蛭困在坑里,最后没闷死都会饿死,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跟鼻涕虫一样,水蛭也害怕太阳之晒,在养殖池种一些水草一举多得,除了挡住阳光外,也给水蛭提供更多的休憩之地,可以适当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水蛭苗在网箱生活四五个月就能长到二三十克一只,胖嘟嘟的体型证明它们已经准备好了。

蚂蟥什么时候有(看着都起鸡皮疙瘩的蚂蟥)(4)

水蛭干

把它们从网箱中捞起,用铁线把它们串联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或者放进烘干室,直至完全脱水,到此一斤过千元的蚂蝗干就做好了。世界上大概有650种水蛭,有的只有牙签那么大,有的比手臂还粗。然而,并非所有水质都能入药,除了体型的问题外,有些水蛭会携带病菌或者含有其他毒素。某些吸血水蛭虽然有用,但危险系数大,管理难度高。最后提醒一下,水质喜欢聚在一起开party,野外的水域遇到它们千万不要乱动,它们会通过水纹波动然后找到你。大多水蛭小时候会就地取材,吸食鱼类、螺类以及两栖动物,而成年的水蛭更喜欢温暖鲜甜的哺乳动物血液。感谢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