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冷门又惊艳的古诗词(那些荡气回肠的古诗词)

​以前母亲让我们背古诗词的时候,内心是很抗拒的,总觉得背那么多诗词有什么用?连作文标题都告诉我“严禁写成诗歌”,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十句冷门又惊艳的古诗词?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十句冷门又惊艳的古诗词(那些荡气回肠的古诗词)

十句冷门又惊艳的古诗词

​以前母亲让我们背古诗词的时候,内心是很抗拒的,总觉得背那么多诗词有什么用?连作文标题都告诉我“严禁写成诗歌”。

但年幼的我,没有办法去抵抗,不然抽检一旦不会背,会被藤条焖猪肉的。于是我只能死记硬背将其印在脑海,多数的诗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随着年岁的渐长,更多的去了解到诗词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历程,发现原来小时候学过的诗词,是长大后才能读懂的人生。

特别是那些荡气回肠的诗词,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03年非典袭来时,钟南山院士的一句"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掷地有声!

19年新冠肺炎爆发,84 岁高龄挂帅出征,危急时刻,他难忍泪水哽咽着说:"全国帮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真正的国士无双。

前两天,一段关于钟南山院士的早期采访视频,被大家翻了出来。普通公寓楼中,不大的空间,墙上挂满了钟南山院士领取奖状的现场照和与重要领导的合影。

但这些都不是主角,主角是分量十足的奖杯竟然用来装水果。钟南山院士的夫人李少芬表示,家里的空间太小,她就把很多奖杯都给收起来了,只留下一个果盘状的奖杯,理由是 …… 还算有点用(奖杯:我不要面子的吗?)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截止2月28号,已有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其中呼吸科、传染科等专业人员1.6万多人,可以说是精锐出征,专家云集。

这些伟大的逆行者有力解决了武汉市自身救治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和家庭。

下图是截止2月15号上午11点的数据,其中还不包含军医。截止2月28日,已有198位英雄牺牲,愿数字不再增加。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医务人员是最可爱也最可敬的人,他们就犹如在战场杀敌的战士。

2月27日,11名队员再次请战,誓言豪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所有医护工作者的誓言,更是勇气和担当,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取得伟大的胜利。

母别子

子别母

白日无光哭声苦

吴亚玲女士来自云南曲靖,现年44岁,是云南驰援武汉,现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的一名护士。

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她,得知母亲突然去世,虽然悲痛万分,但她并没有在工作时间释放自己的难过和伤心,而是压抑自己的悲伤继续工作,在晚上回宾馆休息时,痛哭了一晚上。

第二天上午,母亲的遗体火化,她没有停止手中的工作,而是做好物资准备后,悄悄走出工作区,在员工通道一个靠窗处打开手机和家人微信视频,对着窗外三鞠躬。

她说:“我会在这里把我的工作做好,完成好我的任务,抗击疫情,不胜不归!”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还是忘不了那一幕,武昌医院刘智明院长因感染新型肺炎离世,他的妻子撕心裂肺的哭泣,仿佛哭到了每个人心里。

疫情爆发以来,刘智明院长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确诊住院后,害怕传染给别人,还留下医疗预嘱。

“如有万一,不要插管”。

作为医生,刘智明院长曾多次被患者夸赞“不仅医术高明,态度也特别好”。作为院长,他曾倡导对怀孕的医护给予更多理解和爱护。

刘智明院长的殉职,让家人、同事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有同事哀叹,“来世还做您的兵。”

最后,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