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不接地怎么测量匝间短路(为何能有效消除电机的轴电流问题)

电机绕组不接地怎么测量匝间短路(为何能有效消除电机的轴电流问题)(1)

解决低压大功率、高压电机和变频电机的轴电流问题,对于采用滚动轴承的电机,有断路和旁路两种措施,断路措施是通过对轴承或关联零部件的绝缘措施,将轴电流的路径切断,而旁路措施是另外增加一个并联支路,并使该支路的电阻足够小,当有轴电压存在时,轴电流的几乎全部的电流,都通过增加的这个低电阻支路,真正通过轴承的电流会很小,这自然就对轴承系统起到了保护作用。

电机绕组不接地怎么测量匝间短路(为何能有效消除电机的轴电流问题)(2)

对于采用滑动轴承的电机,断路措施的实施有一定困难,因而采用旁路措施更为方便一些,即采用接地碳刷或圆形导电环。本文我们通过圆形导电环的实施效果,与大家交流旁路措施的可行性。

某企业对电机安装导电环前后轴电压、线路电阻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从数据对比情况分析,导电环可以较好地解决轴电流问题。

未安装导电环时:电机静态测量线路电阻为0.0287Ω,电机运行过程测量线路电阻50000Ω,轴电压380~420mV ;

安装导电环:电机静态测量线路电阻为2.69Ω,电机运行过程测量线路电阻3000Ω,轴电压240~320mV。

我们以简化电路的方式,对电机安装导电环前后,电机运行过程中轴电流的走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电机绕组不接地怎么测量匝间短路(为何能有效消除电机的轴电流问题)(3)

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电机运行过程中,轴承系统的电阻定义为R1,电流为I1导电环部分的电阻定义为R2,流经的电流为I2,采取旁路措施后的总电阻定义为R,电流为I。

未采取旁路措施时,所有的电流都流经轴承部分,采取旁路措施后,电流则同时流过轴承和导电环。下面我们结合所测定的数据,对I1与I2的大小进行比较。

测定的数据中,R1=50000Ω,R=3000Ω,按照R1与R2的并联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R2为3193Ω左右。由电机并联电路中电流、电阻的关系,I1R1=I2R2,I=I1 I2,将相关的测量数值代入公式后求得,当电机的一端安装导电环,有94%以上的电流经过导电环,即流过轴承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6%。当电机的两端安装导电环后,流经轴承的电机会更小,轴承系统的安全性将会更好。

以上非官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