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

戴安澜,安徽省无为县人,1904年出生,黄埔军校三期学生,是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的少将师长,著名抗日将领。

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1)

由于在抗日战争中作战英勇、功勋卓越,蒋介石曾称赞戴安澜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并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军团功勋章。此外,1942年10月29日,美国政府为表彰其功勋也向其追授了一枚懋绩勋章,戴安澜因此成为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戴安澜牺牲后,国民政府于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后来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而改名为“安澜”。戴安澜曾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学生,深受陶行知先生“爱护平民”思想的影响,日后对部下非常体恤,深受爱戴。

1924年,21岁的戴安澜投身革命,参加了北伐战争,先后担任了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1932年冬,戴安澜又担任了第25师145团的团长。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荣获五等云麾勋章。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戴安澜被任命为第25师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中的保定、漕河、台儿庄、中艾山等战役。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紧接着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

1939年1月,年仅35岁的戴安澜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此后先后参加了随(县)枣(阳)之战、长沙保卫战和桂南昆仑关战役。在昆仑关大战中,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重大胜利。

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2)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东南亚势如破竹,兵锋直指缅甸。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地都是英国的殖民范围,但由于1940年6月4日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败时英国从远东战场抢运了20万英军回国。所以,此时的英国人陷于欧洲战场已无瑕顾及远东,但又不想放弃。因此,英军希望得到来自中国的援手。

最终,经过反复协商,中英两国于1941年12月23日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并开始组建中国远征军。1942年3月,戴安澜率领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先行进入缅甸,驻守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缅甸小城同古(又译作“东瓜”,同古保卫战也叫东瓜保卫战)。

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3)

在奔赴缅北之前,戴安澜为鼓舞将士士气亲自谱写了中国远征军军歌——《战场行》:

弟兄们,向前走!

弟兄们,向前走!

五千年历史的责任,

已经落在我们的肩头,

落在我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它要灭亡我们国家,

奴役我们民族。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就这样,戴安澜率领的200师雄赳赳气昂昂到达了缅甸。原本戴安澜驻守同古的目的是为了接替当地英军驻防,并且掩护英军撤退。但是让戴安澜没想到的是,当戴安澜到达同古准备迎战的时候却发现英军根本不在战备状态。那么,英军此时到底在干什么呢?通过戴安澜将军的日记我们可知一二。1942年3月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赴同古,与英军第一师师长Scott晤见。询以敌情,则不明了;询以敌战法,则亦不知。夜,率幕僚等人回同古,英军司令部毫无准备,至食宿俱感困难。”两天后,戴安澜在日记写道:“早起已七时,而英人多数高卧未起。”

面对这种情况,戴安澜早已做出牺牲的准备,他在给妻子王荷馨的信中曾这样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由于英军毫无布防、根本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而日军又一步步逼近,此时戴安澜只好带领部队日夜抢修工事,布好防线。为了鼓励士气、表示出抗击日寇的决心,戴安澜在战斗打响之前带头立下遗嘱: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4)

1942年3月19日,同古保卫战正式打响。面对数量4倍于己、还有空军支援的日军,戴安澜率领的200师全体官兵虽然孤立无援,却坚守阵地,勇猛还击。

1942年3月29日,由于日军攻势太猛,孤立无援的戴安澜决定率领200师战士开始突围。突围过程中,戴安澜不断组织反击,就地突袭日军,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终于跳出日军的包围圈。至此,历时12天的同古保卫战以“200师牺牲2000余人、击毙日军5000多人,而后成功突围,留给日军一座空城”的战绩结束。

可是,刚刚跳出日军包围圈的戴安澜部队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就接到了蒋介石“收复棠吉”的命令。戴安澜深知此时的200师已极度困顿、给养严重不足,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意识到收复棠吉的战斗一定要速战速决,一举拿下。1942年4月24日拂晓,戴安澜率领200师将士率先向日军发起进攻。鉴于敌守军强大,戴安澜便命部队先行强攻棠吉西侧的敌警戒阵地。最终,戴安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一举收复了棠吉。然而,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无法遏止整个缅甸战场上中英盟军疾速溃败的车轮。1942年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月10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群密集扫射。于是,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安澜部队,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1942年5月18日,戴安澜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被一梭机枪子弹射中了胸腹部,深受重伤。戴安澜受伤后,将士们赶紧将其救起,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由于缅北阴雨连绵,气候潮湿,部队又缺医少药,伤口化脓溃烂的很快。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将军因伤口溃烂在缅北茅邦村壮烈殉国,时年39岁。

戴安澜牺牲后,蒋介石在给戴安澜的挽词中写道:“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5)

主席得知戴安澜牺牲后,在延安亲笔写下题为《海鸥将军千古》的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6)

除此之外,总理也题写了挽词,词曰:“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朱老总和彭老总联名写了一副挽联:“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而同为中国远征军将领的孙立人称赞道:“伟哉将军,战绩辉煌。立功异域,蜚声盟邦。袍泽兴荣,民族增光。身虽成仁,挞伐是张。大汉声威,赖以远扬。勋炳史册,名斯永芳。”

值得一提的是,时任驻华美军司令、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则戴安澜是:“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者第一人”。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赞戴安澜为“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中国远征军的出发地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戴安澜将军万人国葬。

东汉初年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有句名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戴安澜做到了“马革裹尸还”,实现了军人的最高理想;但是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戴安澜却有些“失职”。

抗日名将排行榜戴安澜 戴安澜近代立功异域(7)

戴安澜和妻子王荷馨育有四个子女,名字分别是:覆东、藩篱、靖东、澄东。四个孩子的名字分别寄寓着戴安澜“覆灭东洋”“筑起藩篱抵御日本侵略”“平靖东洋鬼子”“澄清东洋鬼子”的心愿。戴安澜牺牲后,抚养四个孩子以及照顾公婆和戴家亲族二三十口人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妻子王荷馨的身上。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王荷馨强忍悲痛总算挺了过去。解放后王荷馨还曾被评为三八红旗手。1971年,王荷馨逝世。

向戴安澜一家郅敬!海鸥将军千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