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融入发展新格局)

  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围绕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通过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的历史机遇,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

  连日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蹲点采访,以微观视角向读者呈现全省推进开放发展的生动实践。

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融入发展新格局)(1)

赫章至六盘水高速公路的赫章东互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刚 摄

  扩大开放窗口 开启腾飞新征程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民航基础设施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8.2亿元,支持黔北机场和盘州机场建设,其中黔北机场获得支持资金4.2亿元,盘州机场获得4亿元。

  春节前夕,国务院印发新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明确提出,要加快威宁、黔北、盘州等支线机场建设。

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融入发展新格局)(2)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大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祥可 摄

  一个城市的梦想,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展翅腾飞。时间回到去年12月15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竣工,迎来了3号航站楼正式转场投用的历史性时刻,在开辟新航线的同时,提升机场的运输能力以及服务水平,贵州空港翻开崭新一页。

  贵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202.96亿元,是贵州民航史上最大的建设项目。如今,贵阳机场已具备保障年旅客吞吐量超3000万人次、货邮25万吨、飞机起降24.3万架次的能力,形成双跑道“比翼齐飞”、航站楼“三位一体”的全新格局,实现了全新跨越。

  黔山添翼,筑梦启航。按照“四型机场”建设要求,贵阳机场三期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基准,全方位体现“四型机场”的建设发展思想。今年春节期间,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逾20万人次,总体来看,贵阳机场客座率在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9,充分彰显着贵州民航发展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

  民航是重要的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对新时代贵州发展意义重大。贵州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不沿边、不沿海又有重重大山阻碍,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加快民用航空的发展,对扩大开放、加速贵州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面对新起点、新征程,贵州民航将一如既往阔步前行,为我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启腾飞新征程。

  立足资源优势 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4月6日,在位于兴仁市的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经过热处理、毛坯、加工、打磨、喷漆等流程,一只只轮毂成型出厂。

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融入发展新格局)(3)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第一级升船机和第二级升船机间的明渠水面(无人机照片)。代鑫 摄(贵州图片库发)

  “过去一年,公司产销两旺,实现生产销售轮毂60多万只,产值突破1.6亿元。我们的轮毂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胡永江说。

  2021年10月以前,这家坐落于浙江永康的企业已在当地有18年轮毂生产历史。一次考察的机会,公司负责人了解到兴仁市巴铃镇重工区内的电解铝液直供优势,以及南方电网、地方电网互联互通的供电保障,公司决定整体搬迁,落地贵州生产。

  “贵州是一个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地区,但是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完备、电力能源供应充分,园区铝液直供的优势,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胡永江介绍,铝液抬包车从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运出,距离只有1.4公里,铝液加入其他辅料可以直接用于轮毂生产,和原来铝锭重熔相比,铝液进厂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公司一期年产100万只汽车轮毂项目已建成投产,正在启动第二期年产200万只汽车轮毂生产线建设项目和年产6万吨铝家居、铝型材及铝户外用品等,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40亿元。

  “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贵州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对于公司来说,意味着以后轮毂出口所需要时间更短,更加便捷的物流体系将会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胡永江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结合黔西南州大力建设铝合金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在铝合金产业链上延链、补链、强链,大大提升铝原材料经济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而在普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茶源小镇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缝纫机声等嗡嗡作响,裁剪、卷边……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着手里的活,桌面上放满了款式新颖的包包。

  据公司负责人孔才介绍,2013年以来,公司年出口额从500多万元增长到8000多万元,海外客户从美国拓展到欧洲、澳洲,出口方式在传统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新增了跨境电商出口方式,成为全州第一家实现跨境电商出口的企业。“2021年我们自筹资金新建厂房10200平方米,新增6条生产线,到2023年将实现年产手袋500万只。”

  下一步,黔西南将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突出项目抓手,扣紧责任链条,持续在挖潜、改造、创新上下功夫,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发展高水平的开放产业,培育高水平的外贸外经,营造高水平的开放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发挥“桥头堡”作用 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4月9日,在贵州大龙百通汇源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龙百通),工人正在监控热能传输数据。

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融入发展新格局)(4)

水城经济开发区,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工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刚 摄

  “热力输送管道运行过程中,各企业的计量房会把检测到的相关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公司的系统上。”该公司总经理张大庆指着一台电脑屏幕说,当数据低于预期数值,系统便会报警,公司立即处理。

  据了解,大龙百通由百通能源集团和贵州大龙汇源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2018年10月落户大龙开发区,主要负责大龙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

  地处武陵山区湘黔交界的大龙开发区,周边100公里范围内锰矿、汞矿、钾矿、煤矿、铅锌矿和重晶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背靠丰富矿产资源的大龙,曾经是只有4个工厂的内陆小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依靠发展来解决。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抢抓试验区建设机遇,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将大龙打造为贵州内陆开放要地“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发展平台建设,开放型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们把公司建在大龙,主要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及这里的工业优势和营商环境。”张大庆说,清洁供热新材料、新能源企业要形成产业集群,统一供热整体节能降耗的建设模式,早在北方地区司空见惯。

  作为铜仁工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新能源材料、新型工业企业正向大龙开发区集聚。张大庆说,企业集聚,集中供热发展空间还很大,大龙百通二期主线扩容工程将于今年5月份启动。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资源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的叠加释放下,大龙通过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循环环保、精细化工、特色轻工等企业不断向大龙聚集,并实现快速发展。

  为改善和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大龙开发区通过在交通、供电、供水、废渣处理、物流等方面快速推进,建立健全与工业发展相配套,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开发区整体健康地向前迈进。

  同时坚持“服务至上”核心理念,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领导干部帮扶联系企业机制,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营商良好环境,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持续释放经济效益。

  在对外开放平台、营商环境和工业环境的三重作用下,大龙开发区实现了从“小镇厂房”到“桥头堡”的华丽转身。截至目前,大龙开发区聚集企业466家,其中工业企业208家,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50余家,2021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6084万美元,同比增长180.2%。

  深化粤黔协作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4月6日,是广州地铁3号线工作人员瞿鸿非常开心的日子。“那天,我通过了公司的考核,正式从见习站务员转为站务员了。非常感谢学校和公司搭建的平台。”瞿鸿对记者说。

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融入发展新格局)(5)

学生前往佛山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实习

  此前,瞿鸿是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系2018级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的学生。2020年10月,就读于广州地铁订单班的瞿鸿和同学前往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去年8月,瞿鸿成为广州地铁的员工。

  企业冠名订单班是广东企业对口帮扶毕节职院的一大特色。自2016年广州对口帮扶毕节以来,毕节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思路,多方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截至2022年3月,学院已与广东省18家优强企业签署协议,开办各类订单班40个,招收学生1400多人。

  除了校企合作,毕节职院也在争取广东省优质院校的帮扶,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目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等院校,在专业建设与评估、课程教学与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师资队伍建设、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等方面,都给予了毕节职院大力支持。

  近5年来,广东省有关方面到毕节职院落实帮扶工作500余人次。其中,毕节职院先后选派35名教师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研修培训,选派2名教师到该院挂职锻炼,有效提升了毕节职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支持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按照贵州省的规划,“十四五”期间,粤黔两省在教育领域将共建100所协作帮扶示范院校。

  下一步,毕节职院将继续抢抓东西部协作的机遇,推进省级“双高计划”院校建设,加强与广州市校企等有关方面的协作,不断奋力共建粤黔协作示范学校,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

  【短评】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是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闯新路的战略突破口。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体系新一轮重构中,贵州积极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路子,打造开放新高地,开放型经济发展亮点纷呈,为贵州实现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融入发展新格局)(6)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今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重磅出台,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其中,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这一战略定位明确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贵州开放发展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贵州正处于一个开放的大时代,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水平。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贵州坚定不移,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围绕“双循环”、融入新格局、服务高质量、争做新贡献,谱写了贵州对外开放壮丽新篇章。

  贵州,开放风正劲,发展浪潮涌。《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规划》《贵州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以来,一系列推动贵州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文件相继出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贵州,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段源兴 葛永智

潘晓飞 王淑宜

编辑 胡锐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闵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