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只打了六个国(影响战国七雄的三大战役)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东周后期至秦始皇建立秦朝前的一个时期。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主要的历史事件几乎都是围绕着“齐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楚国、秦国”这战国七雄所展开的。虽然战国时代的终结,是由秦国一统六国来结束的。但是,在战国前中期,秦国却不是最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在战国初期,魏国通过变法和大量人才的任用,从而称霸中原。再比如战国中后期,赵国也成为秦国的强劲对手。不过,因为战国时期的三大战役,魏国、齐国、赵国这三大霸主相继倒下,秦国成为最终的赢家。

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只打了六个国(影响战国七雄的三大战役)(1)

首先,第一个战役就是“马陵之战”。根据《战国策》等史料记载,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近代考古显示战场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另有大名、鄄城、范县、濮县诸说)。在马陵之战中,鬼谷子的两位高徒又一次展开了较量(前一次是在桂陵之战中)。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在马陵之战之前,中原霸主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中被齐国击败,不过,其主力尚存,依然是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

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只打了六个国(影响战国七雄的三大战役)(2)

但是,在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孙膑等齐国将领再一次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在桂陵之战中,鬼谷子高徒孙膑又一次战胜了庞涓,对于后者来说,也在这一场战役中陨落。因为桂陵之战的失败,特别是魏武卒等精锐力量遭到了齐国大军的歼灭,所以魏国可谓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魏国的衰落,为秦国和齐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只打了六个国(影响战国七雄的三大战役)(3)

其次,第二个战役就是“济西之战”。在马陵之战后,齐国成为中原霸主,而秦国也从魏国夺回河西之地,加上商鞅变法的加持,秦国也逐渐成为和齐国匹敌的诸侯国。在秦国和齐国东西二强的格局下,齐国因为攻破燕国、消灭宋国等行为,所以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进攻。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攻齐。在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五国联军击败了齐军,并且之后的乐毅率领燕军攻下了齐国70余座城池。由此,济西之战让齐国一蹶不振,促使秦国又一次成为赢家。

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只打了六个国(影响战国七雄的三大战役)(4)

最后,第三个关键战役就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在战国中后期,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成为军事强国,拥有赵奢、廉颇等多位名将。不过,在长平之战中,赵括率领的赵军被白起率领的秦军击败,数十万赵军被歼灭。因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赵国精锐力量丧失,国力更是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自长平之战之后,赵国、韩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这山东六国再也无法单独抗衡秦国了。作为长平之战赢家的秦国,最终也由秦始皇剪灭六国,建立了秦朝。

文/情怀历史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