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

作者 | SANCTUARY007(酷友)

原标题《小米 8 钉子户的换机之路 —— 华为 Mate40 Pro 与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及部分对比》

写在前面

纯主观真体验,小白第一次写图文,也没有厂商打钱,写的不好欢迎指出,各位大佬轻点喷,李姐万岁!

如今,手机更新换代如此之快,从之前的一年一旗舰到现在的半年一旗舰,不禁感叹科技发展之快。借助双十一这个时期,本小米 8 钉子户也终于换机了,在此正好分享一下这次换机的经历和感受,并简单做了一些对比。

先说一下这次曲折的换机经历,由于今年年初刚入了一套 iPad,经济有点紧张,一开始并没有打算今年换手机,于是一直本着看热闹的心态去面对今年的旗舰,每当发布了新旗舰之后就和好友一起去线下体验店摸一摸真机,体验过感觉也就那样了,觉得自己手上的小米 8 还能再战一段时间,直到开学后发现,小米 8 的拍照(变焦)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续航和信号也不大行了,换了电池还是没有用(也不能排除自己装的模块太多了),最终退出了等等党行列,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恰好在这个时候华为的新一代旗舰 Mate40 系列发布了,神奇的是我居然看完了整个发布会,当时看完以后感觉确实很不错,毕竟这可能是最后一代麒麟芯了,舍友看了以后也打算买,于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舍友一起抢首发的 Mate 40 Pro,结果连续抢了四五次都没有抢到,十分无语,突然感觉有小米耍猴那味了,本打算在酷安收一个,然而预算不足只能打白条,但某鱼又不支持白条,只能再等等。这时舍友从线下找了黄牛,加价 500 率先下单亮黑色,这让我想起了华为线下的零售店,且可以用白条的付款码,于是查了查附近线下零售店的电话,打过去问了问,得知还需要一周才会有货,立马加了微信交了 100 定金,继续等待。

在这期间,我也考虑了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和 iPhone12 Pro,但当时觉得骁龙 865 性能可能没有麒麟 9000 那么能打,而且信号和续航也没有 Mate 40 Pro 好,iPhone12 Pro 则是太贵且微信不能双开,当时的我正好想体验一下华为的 EMUI,现在反过来想想当时应该是被余大嘴的发布会洗脑了,我的好友也告诫我麒麟 9000 的功耗翻车,可惜当时都没听进去,还是想买一个试试,试试就逝世,准备到货以后第一时间去提,万万没想到,当天下午店里的人就跟我发微信说有我看中的那个釉白色到货了,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二话不说打了个车就去店里提了。提货之前我还提前试了试店里的演示机,顿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一直以为 Pro 版本和 Pro 版本一样都是 10 倍光变 100 倍数码变焦,一摸真机才发现 Pro 版本是 5 倍光变 50 倍数码变焦,当时就觉得不香了,还犹豫了好一会,但最后还是提货了,好在没有出现网上说的强行捆绑碎屏险服务,而且自己买到的 256GB 版本的也是 LG 钻排,抽奖几率大大减小,这一点值得表扬。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

釉白色 Mate 40 Pro 开箱

晚上回到学校以后就试了试拍照和录像,也有点失望,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更没有发布会上说的那么好,因为上一次用华为手机已经是 7 年前了,所以在 EMUI11 方面还是相对比较满意的,然而这个满意维持了不久,用了不到一天就各种不适应,比如说通知栏开关长按没有二级界面,来通知时状态栏消失了,以及侧滑时间稍微一长就唤出小窗应用列表,但又不得不使用小窗这个功能等等,总之就是觉得这手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越想越后悔,又看了看关于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点评,还是打算入手一个,于是第二天就把 Mate 40 Pro 挂到鱼上出了,亏了一百多块,舍友都说一百元买了一天的 Mate 40 Pro 体验券,寄出去的时候还有点不舍得,但是确实用不惯… 等到鱼上的买家收到货以后,舍友加价买的亮黑色也到了,这波舍友惨遭被刺。因为他上个手机是荣耀,所以并没有我这么不适应,觉得挺不错的,这里我就不多说一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

釉白色 Mate 40 Pro 装箱

出掉 Mate 40 Pro 以后,我就开始找各种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神车,蹲了三四天一直没有动静,最终还是选择了狗东的北京券,还带着白条 24 期免息,正好有个亲戚在北京,就让他收到以后帮我转寄过来,虽然当时只赠一个手机壳,但还是按捺不住下单了,反正价格保护一直到双十一结束。因为透明版的维修需要返厂,考虑到以后还会换电池,就选择了陶瓷黑配色。当天下午就送过去了,然而顺丰竟然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在北京首都机场集散中心整整待了 16 个小时一动没动,后来找客服给加急以后才发车,一直到第三天下午才从快递站拿上,之前把 Mate 40 Pro 从济南寄到北京才花了一天,然而新手机从北京寄过来却花了三天,属实有点难受。

拿到手机以后,一开始开机若干次都没反应,还以为是快递给摔坏了,后来发现是没电了,插上充电器一分钟后才开机,从网上了解后发现是普遍问题。回归正题,接下来就从不同角度说一些我的体验和对比。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开箱

Ⅰ. 外观尺寸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拿到手里第一的感觉就是十分厚重,戴上官方附赠的壳之后足足有两个米 8 那么重,官网显示足足有 221g 重,不过 Mate 40 Pro 也轻不到哪里去,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稍微轻一些的 212g,尺寸比例方面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是 20:9,而 Mate 40 Pro 的是 18.5:9,两者长度差不多,Mate 40 Pro 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更宽一些。因为 Mate 40 Pro 用的是药丸挖孔屏,所以正面观感还是小米至尊纪念版更好看一些,挖孔也控制得不错,不过就是离屏幕最左端距离比较远,或许是因为后置摄像头模组太大的缘故吧。从背面看,Mate 40 Pro 的星环设计更加耐看一些,尤其是白色,与摄像头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机身背部则是矩阵式排列,这里我要吐槽一下这个手机的摄像头模组,确实太靠下了,经常能在单手握持时碰到最下方的超广角镜头,以致于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买个镜头膜或者全包式手机壳,又考虑到对拍照有影响,最终还是决定还是保持现状,毕竟现在的镜头玻璃也没那么脆弱,而且好多手机壳在镜头开孔处都有加高。不过在拍照时也需要格外注意超广角镜头,具体到后面部分再仔细说。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4)

正面对比图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5)

背部对比图

有一说一,我们用手机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看正面,所以说我个人觉得正面的观感更为重要一些。在配色方面,Mate 40 Pro 的配色(秘银色、亮黑色、釉白色、秋日胡杨、夏日胡杨)也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陶瓷黑、透明版、亮银色)更多一些,不过两者走的不是一个路线,如果不裸奔的话可以忽略不计,需要注意的是,两者的黑色都是很好的指纹收集器,尤其是小米的陶瓷黑。厚度方面,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也比 Mate 40 Pro 厚不少,虽然两者都不是走轻薄路线。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6)

厚度对比图(左: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右:华为 Mate 40 Pro)

Ⅱ. 屏幕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用的是一块 6.67 英寸华星光电 120Hz 刷新率 240Hz 采样率的 AMOLED 屏,对比 Mate 40 Pro 的 6.76 英寸稍微小一点,华星光电这块屏在国产屏幕里也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对于一直使用 60Hz 刷新率屏幕的我来说这个 120Hz 感知很强,现在已经完全回不去了,Mate 40 Pro 的 90Hz 也不错,两者的刷新率不刻意去比较也没什么区别,两部手机跟小米 8 放在一起,用了几张不同色阶的灰色图片看了看,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屏幕相比小米 8 的三星屏有点发绿,也不算很明显,正常看没有很大影响,而 Mate 40 Pro 的屏幕就显得发黄,虽然舍友这个也是 LG 屏,但是在关掉护眼模式后也显得很黄。亮度方面,华为的最低亮度要比小米的低,也许在夜晚时候更舒(shāng)服(yǎn)一些,而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激发亮度比 Mate 40 Pro 高一些。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7)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华为 Mate 40 Pro、小米 8 低亮度灰色图对比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8)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华为 Mate 40 Pro、小米 8 最低亮度对比

这里会发现两部手机的屏幕两侧边缘都会发绿,通过科普得知,这是曲面屏的通病,与屏幕素质关系不大。虽然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是 10 亿色屏幕,但是整体素质还是 Mate 40 Pro(周冬雨屏除外)更好一些。分辨率方面,Mate 40 Pro 的也要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 1080P 更高一些,在我眼里两者感觉相差不大,日常看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Mate 40 Pro 支持 DC 调光 90Hz 同开,而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上 DC 调光和 120Hz 只能二选一,这个问题对于小米来说应该是暂时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Mate 40 Pro 用的是 88° 环幕屏,曲率更大一些,在贴膜时要求也相对比较高,比如我舍友的那个 Mate 40 Pro 从某宝买来钢化膜贴上后侧滑返回手势十分不灵敏了,商家也不给退货,十分上头。

在这里想说一些题外话,通过最近的研究发现,最好的曲面屏膜应该就是 UV 膜或者官方软膜,不过不是所有的 UV 膜全都好用,具体怎么选不同手机还得分情况。我在恒隆广场附近随便找了一个贴膜的给了一张 UV 膜,目前来看体验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屏幕指纹不灵敏了,这也是为什么官方不推出钢化膜的原因。现在华为和小米的售后都可以在线下免费贴软膜,如果怕碎屏的话可以直接买个碎屏险或意外险,不介意划痕的话直接裸奔也可以,大不了摔了去售后免费换个屏。

Ⅲ. 性能

性能方面,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搭载的是 LPDDR5 UFS3.1 的骁龙 865,这个不用多说一些了,都是今年旗舰机的标配,倒是 Mate 40 Pro 上搭载的麒麟 9000,在理论性能方面各项都比骁龙 865 高出一些,尤其是 GPU 方面,感觉这次麒麟 9000 的牙膏挤多了,还有在数据库读写方面也领先 UFS3.1 不少,据说是华为自己搞了一套方案。但是在实际表现中,由于功耗过大发热,麒麟 9000 只在前面十分钟左右满血运行,后面因为发热降频了,有苹果 A 系列那味了,而骁龙 865 虽然帧数没有前期的麒麟高,但是一直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如果你恰好有一个散热背夹,或许在游戏体验方面麒麟 9000 可以比骁龙 865 好一些,但是高性能的同时也会带来高功耗,麒麟 9000 的峰值功耗可以跟部分移动端独显肩并肩了,毕竟这可能是麒麟绝唱了,也许华为这次把能用的都用上了,纸面分数打过了骁龙 865,综合体验也还说的过去,如果更好的优化一下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散热方面,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散热的堆料也很足,发热情况都是处在比较理想的状态,至于 Mate 40 Pro,华为一直对自家麒麟的散热很有信心,所以也不用多说了。

Ⅳ. 系统

“万物基于 MIUI”,很多细节方面 MIUI12 确实做得很到位,这也是我喜欢 MIUI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120Hz 刷新率搭配 MIUI12 确实是很香的体验了,虽然有时候也会有掉帧等不稳定的现象,而且 B 站抖音等部分应用不能全局 120Hz,但还都在能忍受的范围内。有一点需要注意,MIUI12 的最佳运行内存在 12GB 以上,低于 12GB 很容易被杀后台,这也是 MIUI12 的一个 “特性”。MIUI 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它的系统级推送,体验仅次于 iOS,再也不用担心错过特别关注了。现在的跨屏协作如此方便,也不用过多在意生态的问题,虽然华为的多屏协同做得比小米好,但是 EMUI 的细节和功能确实还差点事,而且自定义方面也很少,唯一的优点就是稳定,就是因为稳定,所以华为现在很难刷机了,少了一大乐趣,所以综合来说 MIUI12 要比 EMUI11 好不少,这也是劝退我放弃 Mate 40 Pro 的一大原因。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9)

MIUI12 的跨屏协作,最多可以同时开两个窗口

Ⅴ. 影像系统

这次重点要说的就是这款手机的影像系统,48MP 主摄 (OV48C) 20M 超广角(IMX350) 48MP 潜望式长焦(IMX586) 12MP 人像(S5K2L7)的后置四摄像头是最吸引我的,支持 5 倍光学变焦,等效 10 倍光学变焦,最大 120 倍数字变焦,日常使用过程中 50 倍以上用的很少,也可以说基本没什么用,只是凑个数。这次的主摄确实堆料很足,4 合 1 大底大光圈配合双原生 ISO Fusion 和光学防抖,真正达到了硬件级 HDR,拍夜景也十分强悍;用了 IMX586 的长焦镜头,等效 120mm 焦段,并且也带光学防抖;128° 的超广角镜头应该是目前角度最广的广角了,但是这个广角确实让人想吐槽,本身相机模组占空间就大,而这个超广角镜头偏偏在最下面,单手握持时用超广角拍照很容易拍上自己的手指,需要用手拿住边框才能保证自己的手不被拍上,也不知道小米为什么不把人像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对调一下位置。前置是 2000 万像素的 S5K3T2,这个没什么可以多说的,毕竟我也不自拍。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0)

使用超广角拍照时手的位置需要在红线以下才能保证不入镜

这次特意跟舍友的 Mate 40 Pro 做了对比,发现整体还是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更好一些,参数方面,Mate 40 Pro 是三摄像头,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少一个人像镜头,主摄虽然是 5000 万像素,但是没有光学防抖,不知道华为怎么想的,如此常用的主摄竟然没有光学防抖,这一点确实挺影响体验的;广角方面,华为的超广角的镜头角度比较小,但是画质比其他广角镜头更加清晰一些,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吧;长焦也只有 1200 万像素,且只有 5 倍光学变焦,10 倍混合变焦和最大 50 倍数字变焦。在前置上华为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前置 3D 镜头可以 360° 面部识别,还支持前置自拍超广角,配合 EMUI 的智感支付、智能识别人脸、注视亮屏以及 EOD 都是十分实用的功能,体验也十分不错。在算法方面小米和华为各有千秋,小米的算法上相对接近真实,而且颜色更准一些,而华为的更鲜艳一些,有一股浓浓的德味;夜景方面华为的算法比小米更激进一些,毕竟好多黑夜场景都拍得像白天一样,所以才敢在发布会上放出极限夜景对比图,这也是华为的常规操作了,当然两者各有优点,没有故意黑华为的意思,具体的对比就放一些图比较一下吧。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1)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超广角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2)

Mate 40 Pro 超广角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3)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主摄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4)

Mate 40 Pro 主摄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5)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5 倍变焦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6)

Mate 40 Pro 5 倍变焦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7)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10 倍变焦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8)

Mate 40 Pro 10 倍变焦

在白天场景下,超广角方面,Mate 40 Pro 的超广角没有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角度广,但是解析力明显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好一些;主摄两者相差不是很大,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解析力要好于 Mate 40 Pro;5 倍和 10 倍变焦方面,华为的颜色还是更鲜艳一些,但是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解析力依旧要好于 Mate 40 Pro。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19)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超广角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0)

Mate 40 Pro 超广角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1)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主摄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2)

Mate 40 Pro 主摄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3)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5 倍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4)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5 倍自动模式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5)

Mate 40 Pro 5 倍自动模式

在夜间环境下,华为 Mate 40 Pro 的白平衡有些翻车,尤其是超广角模式下,天空颜色已经变成蓝色了,垃圾筒也出现了偏色。而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夜景模式在 5 倍时并没有调用长焦镜头,而是主摄裁切,导致清晰度大大下降,明显不如 Mate 40 Pro,而自动模式下就好很多,这一点极大影响了夜景拍照体验。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6)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极限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7)

Mate 40 Pro 极限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8)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超广角极限夜景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29)

Mate 40 Pro 超广角极限夜景

在极限暗光环境下,Mate 40 Pro 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更亮一些,但是噪点也更多一些。有意思的是,在超广角夜景下,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竟然比 Mate 40 Pro 的表现更优秀一些,这应该得益于算法的优化。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0)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主摄夜间室内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1)

Mate 40 Pro 主摄夜间室内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2)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5 倍夜间室内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3)

Mate 40 Pro 5 倍夜间室内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4)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10 倍黑板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5)

Mate 40 Pro 十倍黑板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6)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PPT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7)

Mate 40 Pro PPT

在室内环境下,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和 Mate 40 Pro 各有优势,夜间室内下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要优于 Mate 40 Pro,而在教室的环境里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拍的 PPT 和黑板板书有点过曝,没有 Mate 40 Pro 真实。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8)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前置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39)

Mate 40 Pro 前置

前置方面,很明显可以看出,由于 Mate 40 Pro 在硬件有优势,自然表现更好,且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出现了无法对焦的问题,在某些场景也挺影响拍照体验的。

视频方面,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支持双 8K 视频录制,主摄和长焦镜头均支持 8K 视频拍摄,并且支持专业级 HDR10 拍摄,尽管现在大部分设备都不支持 8K 播放,但是在以后应用空间还是很大的,还有可以同时显示 6 个画面的多摄同开,也是视频拍摄者十分喜爱的。对比主摄没有光学防抖的 Mate 40 Pro 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依然没有 iPhone 能打。

Ⅵ. 充电和续航

这次的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充电功率高达 120W,官方宣称 23 分钟充至 100%,这个提升也是感知很强的一点,基本吃个饭的功夫手机就充满了,完全改变了我的充电习惯。无线充电功率支持高达 55W,配合小米自家的立式风冷无线充十分方便。虽搭配了 4500mAh 的电池,续航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反正最近一周我感觉还是挺猛的,最少也得一天两充,亮屏时间也就四个小时左右,没有舍友的 Mate 40 Pro 时间长,不过 Mate 40 Pro 也没有上一代 Mate 30 Pro 那么顶,之前自己用的时候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了如此之快的快充和支持快充的充电宝,续航的效果也没必要那么在意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 120W 充电器太大了,第一次见这么大的手机充电器,如果出门随身带着确实很不方便,有条件的话最好买个氮化镓用,速度差不多体积小很多。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40)

充电器大小对比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41)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耗电曲线图

Ⅶ. 其他使用体验

现在的旗舰机线性马达和双扬声器都是标配了,这次的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也不例外,之前基本没用过带有线性马达的手机,所以这次的马达带来的震感体验也是感知很强的,只不过部分细节上的震动感觉还是没有调教好,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细节上震动比 Mate 40 Pro 多,震感方面两者也差不多。双扬声器由于之前的小米 10Pro 太优秀了,这次的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显得稍有些拉垮,也可能是相机模组太占用空间了,低音部分也稍有点弱,在设置里把音效改成人声稍有改善,但是还是没有打过 Mate 40 Pro。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也没有 IP68 防水和 USB3.0,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而 Mate 40 Pro 支持 IP68 防水,这一点也是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缺点之一。剩下的 NFC 和双频 GPS 都差不多,华为在发布会上说的车道导航因为只支持极个别城市,所以也不知道具体使用情况如何。网络信号方面,目前只碰到过一次断流的时候,就是在市区里用扫码支付的时候突然上不去网了,还是让同学给我开的热点,十分尴尬,有点关键时候掉链子。平时的时候都还挺稳定的,但跟 Mate 40 Pro 还是差点事,毕竟华为的信号也是一大优点。

总结一下,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确实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款手机,也是目前小米堆料最足的一次。事实证明,高端与性价比并不冲突,对比隔壁 Mate 40 Pro,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还是显得更香一点。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换手机以后没有以前那么兴奋和激动了,可能也与换手机之前看的(云)测评太多有关,反而在后面使用时越来越觉得香了,所以很多时候别人的想法只能作为参考,想要换手机还是要自己去线下摸一摸真机再作出决定。后来我也去线下体验了苹果的 iPhone12 和 iPhone12 Pro,手感确实很不错,其他部分也只是常规升级,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得益于这次的一时冲动,我也有机会写了这次图文,有得也有舍,换来丰富体验的同时也牺牲了一些银子,就当是交智商税了,以后在换机的过程中还是要追寻自己真实的想法,网上的评测看看就好。最后放一张东哥给我补发的赠品的全家福,因为给我发错了地址还又赔了 30 块的京豆,正如 @ShigureOvO 所说,手机四舍五入不要钱,实不相瞒,以后东哥是我的亲兄弟了。

华为mate40pro 小米10pro至尊版(Pro与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一周使用体验)(42)

全家福

很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毕竟写这篇图文也花了我三天的空闲时间,没想到文学功底如此之差的我竟然写了这么多,看来人的潜力也是无限的。

  • 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酷安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