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说的什么 余秋雨毁誉参半

余秋雨文化苦旅说的什么 余秋雨毁誉参半(1)

《文化苦旅》出版至今已经26年了,期间数十次再版,受众数千万。至今谈及中国现代散文,依旧绕不开这部作品。而它的作者余秋雨先生20余年间,似乎也成了黄州的“苏东坡”,面对外界的歌颂和诋毁他也在时刻寻求“突围”。

余秋雨是一个才华和弱点都极其醒目的文化大家,前者把他带到了荣耀的巅峰、后者则把他领到了最糟糕的谩骂之中!

去远方的路上,他走过通途,也遇过歧路。“一场苦旅,该走的都走过了,不愿再走了”

在仕途和学术的高峰期,选择了“退隐”

上个世纪80-90年代,如果只是想做学问或者做官,想必余秋雨也没有之后的种种蜚短流长了,当然也不会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这样影响几代人阅读趣味的作品。

80年代余秋雨作为一名戏剧专业的学者,先后完成了《 戏剧理论史稿 》《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等学术著作,其中《世界戏剧学》至今还是国内这一领域唯一权威。85年当选上海戏剧学院最年轻的文科教授,后又任职上戏院长等职,90年代婉拒中央部院级的任职并提出辞职,转做一个“走在路上的文化人”。

现在很多人攻讦余秋雨为:“争名夺利的虚伪文化人”!类似言论笑笑就罢了,无需浪费精力去与之驳辩!

余秋雨文化苦旅说的什么 余秋雨毁誉参半(2)

做一个“行者”

90年代,余秋雨走出了象牙塔,孤身一人寻探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

从《牌坊》、《寺庙》到《信使》我们知道,余秋雨真的是身体力行的去踏访过!

他让我们这些不愿行走的“懒人”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消逝的历史瞬间!

他踏访古迹、对话历史,发现“敦煌文明”被西方的“文明人”抢掠时他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一位年轻中国人写的一首诗表达愤怒!

我好恨

恨我没有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于城门之下

凄艳的晚霞,泼洒在废坯的敦煌上。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伤口在流血!

行至《都江堰》,他心里顿时敞亮了,2000多年前的水里工程,仍旧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让他对古老的中古文明有了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敬畏!

面对一尊头部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的石像,他借女作家之口,诘问当代官场!

一位女作家,看到这尊石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 断颈项而长锸在握”,她由是向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因该站在哪里?

余秋雨文化苦旅说的什么 余秋雨毁誉参半(3)

走到黄州,他神交苏东坡。也许若干年后,余秋雨在读这篇“东坡突围”时,肯定会有一种同病相怜、而又惺惺相惜的五味杂陈!

从少年得志的飒飒英气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落寞无奈,再到《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豁达超脱!苏东坡完成“自我的实现”!

余秋雨当初为东坡先生的遭际表达了“文人间的惺惺相惜”!

越是超时代的文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很奇怪,他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人的声誉,利用它、榨取她、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它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蹋他、毁灭它!

时过进迁,他能理解苏东坡的处境,而今,又有谁记得为他说句话呢?

“文人是相轻还是相惜”似乎并未有定论!

在赞美与谩骂声中,我们怎么看余秋雨

赞美

余秋雨70多岁,关于余秋雨的话题也有30年了

余秋雨之前,中国散文更多的是关注情感和日常,对于宏大的文化表达,市场似乎不感兴趣!

所以《文化苦旅》一开始就遭到出版社退稿,坦言:散文不是这样写的!

后来,东方出版社给了《文化苦旅》一次机会。这一次文化苦旅一炮而红,成为大家争相阅读的“热书”,一时间“洛阳纸贵”誉满天下!

余秋雨,开启了中国“文化大散文”时代!用宏大的文化代入感,写散文!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阅读感!

余秋雨先生把 唐宋八大家 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华人社区的读书会读得最多的作品。他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罕见的向心力奇迹,我们应该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 白先勇 评

金庸先生曾把余秋雨和鲁迅并立,

北京年轻人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余秋雨文化苦旅说的什么 余秋雨毁誉参半(4)

骂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生过半,历经繁华和落寞之后。谁都有缺点,这不也是人性的真实吗?

《咬文嚼字》曾经指出余秋雨书中十余处错别字,但都被他反驳,拒不承认,有点狡辩之意

北京读者来信指出书中一处错误,余秋雨并未回应。

对此,继余秋雨之后的另一位大文化散文家王国伟说过:

以前,余秋雨不是这样的,他的稿子我指出错误之处,他都能立即改正

这些年,他周围接触的圈子要么把他捧得太高、要么把他批的太狠,没有一个真正的以朋友身份中肯的去和他讨论问题了!

有一段时间,走到大街上的报刊亭都是关于他的报纸《文化杀手余秋雨》、《活剥余秋雨》等等,余秋雨被骂的精神有些恍惚了。他想去解释,可看看那群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的“斗士”他放弃了。

至于说“文革事件”“汶川诈捐”引发的文字暴乱和攻击,我想这个有待商榷!切莫见了拿刀的喊杀贼的就认为他是正义!“贼喊捉贼”的事太多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说的什么 余秋雨毁誉参半(5)

人无完人,我想一个身体力行踏寻过中国和世界的苦行者,用辽阔而不失细腻的笔为我们记下那一段段我们不曾到访的地方。兴许等你看完他的书,即便是想骂他,层次也会高很多,而不是“听说”。

30年过去了,“一路伤痕而心犹健”是《文化苦旅》也是余秋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