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

在全国多个省份,都有哭丧的习俗,而在哭丧的队伍当中,嚎哭最悲痛的,不一定是逝者的儿女,还有职业哭丧人。

拿四川成都来说,葬礼前半程穿着孝服,哭逝者的过往事迹;葬礼后半程换上戏服,表演各种讨喜的节目,最害怕唱《常回家看看》。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1)

(2014年,福建职业哭灵女)

拿河南来说,则主要是在葬礼上哭唱逝者,有一位名叫武会霞的中年妇女,起初做职业哭丧人的时候,遭亲朋好友反对,毕竟自家父母还活着,岂能哭别人家的父母?

可武会霞通过哭丧赚了钱之后,大家纷纷改变了、对这一职业的看法。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各地职业哭丧人……

一,成都哭丧人,生活所迫穿丧服,扶棺哭19岁去世的女子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1997年说起,成都有一家川剧团解散了,同事们挥手告别,随后便各奔东西。

有一名22岁的川剧女演员名叫金国荣,她的丈夫名叫张建清,夫妻俩失业之后,到处找工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里的公公因病去世了,而负责操办丧事的主持人,居然一边搓脚上的死皮,一边迎接来往的宾朋。

金女士很生气,而她的丈夫因为这件事,差点跟对方动手。

也因为家里的公公去世,金女士得知演员参加葬礼的演出,每个人每天能拿五百多块钱。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2)

她之前从未想过,会从事哭丧人这一职业,但因为家里收入微薄,所以金女士和张先生,决定去做职业哭丧人,他们夫妻二人联络了之前川剧团的朋友,决定合伙创业。

而那些失业的川剧团同事,要么在街上卖早餐,要么在巷子里擦皮鞋,得知一场演出能挣五百,于是纷纷入伙。

虽然依旧是演出,依旧是唱戏,但氛围却天差地别,以前演出总希望获得掌声,演员要满脸的笑容;如今演出则需要哭着、念诵逝者的过往,从而让气氛更加悲伤。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如果谁家有人去世,葬礼上哭的声音越大,就证明这家人的孝心越多。倘若葬礼没有谁哭,会被说成是不孝顺,所以当地人办白事的时候,会邀请职业哭丧人烘托气氛。

金国荣女士首次哭丧的时候,内心紧张又害怕,棺木就在旁边,里面躺着去世的人。

而她仅仅是22岁的小姑娘,哀乐声响起之后,起初那几分钟,怎么也哭不出来,但想到生活的压力,很快就哭得是泪流满面。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3)

一愁食不果腹,二怕棺木里的逝者,三悲年纪轻轻,却做了白事的哭丧生意。

对于那次的葬礼来说,主家内心很悲痛,而金女士的剧团演出很成功。

从那之后,金女士就接到越来越多的生意,她更愿意将哭丧,称之为主家办事。

按照惯例,金女士首先跟逝者的家人沟通,拿着小本子,记录逝者的过往,有什么样的功劳,对家庭有多少贡献,孩子们多么孝顺。

哭丧所用的词儿,一般都有固定的套路,犹如是古诗词当中、根据格律填词一般,听起来似乎是为逝者专门“定制”实际上金女士已经摸索出其中的套路。

再加上金女士有唱川剧的功底,所以做了职业的哭丧人之后,哭灵的时候也就能演得跟逝者家属一样悲痛。

各地的哭丧,风格都不一样,就拿成都这边的习俗来说,哭丧主要在农村和郊县地区,先是在葬礼上哭死者,而葬礼结束之后,则换下白色的戏服,换上花花绿绿的戏服,表演节目逗宾客开心。

金女士在“哭丧和小品”的角色当中转换,葬礼上哭得越是伤心、葬礼后演得越是热闹、主家就越是满意,演出费给得也就越是顺利。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4)

举例来说,当时流行什么歌曲就唱什么歌曲,除了影视名曲之外,甚至会唱《常回家看看》。

村民一边打牌嗑瓜子,一边欣赏金女士他们的节目,他们在意的是节目精彩程度,并未产生更多的联想。

剧团女孩子穿着亮片裙子跳舞的时候,会引起台下的一阵阵喝彩,。

当地人最爱看的,是类似于“寡妇和光棍”之类的小品,金女士认为葬礼不适合演这些节目,奈何观众喜欢看,所以每次葬礼都会上演。

她认为,葬礼适合演悲情类的节目,才能烘托出白事的气氛。

有年轻的女记者,去采访金女士。金女士告诫女孩子,人生的选择很重要,可千万别选错了道路。

金女士的剧团,原本收入挺丰厚,后来市区禁止办大型的葬礼,所以剧团的市场只剩下农村地区,收入也跟着锐减。

回忆第一次哭丧,眼泪怎么也逼不出来,金女士哭了几千场之后,每当葬礼开始,能迅速进入状态。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剧团派人专门去外地学习,表演各类博人眼球的绝活。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5)

金女士以前嗓音很好,可因为总是参加葬礼,被黄纸烟熏火燎,所以久而久之声音沙哑,演出的时候悲痛气息更浓。

金女士算过一笔账,十七年哭了四千多场,也就是说参加了四千多位逝者的葬礼。

有喜丧、有车祸、疾病、乃至于凶杀……有些逝者因为特殊原因,所以要故意葬在风水不好的山林里,所以金女士参加类似葬礼的时候,内心就很害怕。

葬礼上遇到的奇闻异事有很多,逝者子女吵架的、打架的、不给乐队发钱的、甚至是故意来葬礼捣乱的……不计其数。

金女士哭得久了,情绪被丧事影响,例如2013年的夏天,也不知为何心情不好,拿起剃刀就把头发全给剃了。

虽然剧团的成员,从不谈起自己的职业,但常年游走在十里八村,所以相互之间都认识。

每次去吃酒席,村民顶多跟金女士打个招呼,吃饭的时候从不坐一起,认为职业哭丧人太晦气。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6)

家里年幼的女儿,并不知道金女士的职业,所以去参加演出的时候,看到妈妈哭,也跟着大哭,毕竟是童言无忌,并不懂父母的职业。

到2014年的年初,富庶的成都平原,遭遇了一场倒春寒,人们肩膀上不仅压着沉重的生活,还有沉甸甸的厚衣服。

可是在冷风阵阵的清晨,39岁的金女士,穿着薄薄的白色丧衣,在成都市的郊外,参加了一场大型葬礼。

因为来得较早,所以葬礼现场冷冷清清,只站着逝者的七八名家属。

金女士整理身上的衣服,目光偶尔扫过身边的棺材,那里面装殓着一名十九岁的女子。

金女士听逝者的长辈说,逝者小名叫婷婷,本该是花样年华,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婷婷的身边,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那一阵阵的冷气,想留住她最后的一点点青春。

金女士见惯了这一的场景,所以站在棺木旁边,显得非常镇定,随着主家亲朋好友的到来,哀乐阵阵响起。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7)

主事的点燃黄纸,葬礼正式开始,金女士已经哭过四千多场丧事,所以驾轻就熟,扯开喉咙嚎啕大哭。

“婷婷啊婷婷……娘的好娃娃……”一声声痛哭,在葬礼上响起。

金女士表演出浑身瘫软的模样,哭得很卖力;而这家的女主人,被金女士的哭声感染,趴在棺材上哭得是肝肠寸断。

二,福建职业哭丧人,收入超过白领

同样是2014年,福建泉州南安梅山,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传来阵阵悲痛的哭声。

只见村民抬着棺材,前后跟着孝男孝女,一路去往祖坟。

数百人组成庞大的送灵队伍,而哭声最悲痛的,是四名身穿古装孝服、画着浓妆的中年妇女。

她们的哭声,压过了唢呐发出的哀乐,在隆隆鞭炮的衬托下,场面透着一股悲痛。

尤其是棺木下葬的时候,那四名哭丧的妇女,嚎啕大哭浑身瘫软,甚至是趴在地上痛哭。而且是一边哭一边唱,声声入耳感人泪下。

这四名哭丧的妇女,乃是本地的职业哭丧人,其中有一名妇女,名叫陈淑琼。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8)

据她们所说,最近这十多天,已经哭了十一场白事儿。当地以哭丧为生的职业哭灵人,一年大半的时间,都在各村参加葬礼。

尤其是春节和清明节前后的那段时间,每个月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当地急缺职业哭丧人。

陈淑琼和丈夫一起,组建了职业哭丧人的团队,他们称之为歌仔戏队,每次参加葬礼的时候,主要是为活着的人祈福,为逝去的人哀悼。

戏队每次参加葬礼的时候,根据主事的要求以及财力,派出几名职业哭丧人,去送逝者最后一程。

陈淑琼每天都很忙,小本子上记录着,哪天哪天要去谁家,又或者是收入如何分成。

参加葬礼的职业哭丧人,在半路上开着玩笑,说大家是半辈子的老搭档了;当她们到了村口的时候,会迅速在小面包车当中,换上今天要穿的白色丧服。

据陈淑琼所说,附近安溪、南安、乃至于沙县,都是她们的业务范围,各村主事的要提前预约。

陈淑琼嘱咐大家,要先了解逝者家属,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说出家属的心声,真犹如孝男孝女自己在哭一般。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9)

职业哭灵人,一般都有戏曲功底,就拿陈淑琼来说,她从小就学习仔戏,后来年纪大了唱不动了,所以才被迫转行,做了职业的哭灵人。

时间一晃,陈淑琼已经做了十多年的职业哭丧人,其实她的想法倒是很简单,为家里多挣点钱,为儿女盖房子,供孙女读书上学。

虽然说收入不菲,但从事这一行业的,绝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年轻人不愿意做职业哭灵人。

而陈淑琼团队里的成员,经历其实也大同小异,年轻的时候大多是职业歌仔戏演员,有深厚的唱功。

年纪大了之后,在剧团再也唱不动了,又想为家里多挣点钱,所以就加入了陈淑琼的团队,做了职业的哭灵人。

每次参加大型葬礼,她们都要画上厚厚的妆容,有时候去的都是女人,而主事的要求孝男孝女出场,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女性职业哭丧人,要换上男人的装扮。

按照主事的要求,哭丧人以孝男孝女的身份,轮番开始哭丧,唱逝者生前的事迹,哭诉儿女对逝者的哀思。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10)

泪水会顺着眼角往下流,因此每次哭丧,都会哭花妆容,红色的泪痕犹如“血泪”一般,又增加了哭丧的感染力。

至于每次参加葬礼的收入,就拿南安梅山的这次哭丧来说,陈淑琼获她们,获得了三千块钱的收入。

陈淑琼和丈夫,做了十多年前的职业哭丧人剧团,情绪倒是并未被白事影响,工作的时候在棺木旁边嚎啕大哭,晚上下班回家则过正常生活。

孩子们跟陈淑琼的关系很融洽,并未因父母是职业哭丧人,而疏远彼此的关系。

恰恰是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所以陈淑琼更珍惜活着的时光,特别重视家里的亲人,上孝顺父母,下陪伴儿女,珍视家庭。

对于陈淑琼来说,虽然通过哭丧赚了不少钱,但也因为这一职业,受了不少的白眼。

尤其是刚刚做职业哭丧人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对此很反感,认为常常参加丧事不吉利,影响以后的运气。

陈淑琼路过亲朋好友家门口的时候,对方顶多打个招呼,很少会邀请她进屋喝茶。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11)

反观陈淑琼是个热心肠的人,处处帮助村民,处理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所以时间久了之后,大家就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也因为陈淑琼对村民热心,所以做了村里的妇女主任,由此可见她的人品,是获得大家认可的。

每当陈淑琼得知附近的亲朋好友办喜事,她一般都会尽量回避,怕自己的职业被对方厌烦,影响了人家的氛围。

陈淑琼认为,大家对她的职业,或多或少还是存在偏见的,所以碰到喜事则是能避就避,尽量不去参加。

除非亲朋好友极力邀请,甚至是亲自来到家里,再三请陈淑琼参加,硬拉着非要去吃喜宴,她才会去婚礼现场祝福新人。

陈淑琼哭丧的时候,一般是扮成孝男孝女,也就是说扮成逝者的儿女,所以她从不接亲戚的丧事。因为遇到亲戚的话,辈分很容易混乱,真要是在现场哭起来,不知该如何称呼对方。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12)

虽然社会上,对职业哭丧人的评价有些许贬低,但陈淑琼自己认为,干干净净的挣钱,又满足了逝者家属的需求,没有什么不光彩的。

既送了逝者最后一程,自身也赚了一定的酬劳,属于是相互需要、成全彼此。

据陈大姐所说,她们福建哭丧人的收入,是超过一般白领的。

三,河南哭丧人,扶棺痛哭,收入不菲,父母反对

在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河南,同样也有职业哭丧人。

就拿偃师的村民武会霞来说,自幼家庭贫苦,婚姻也都是父母安排,丈夫同样家境不好。

住在矮矮的土房子里,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她看来既不诗意也不舒适,每天都是繁重的农活。

上有生病的老人,下有上学的孩子,武会霞被生活所迫,所以到处找工作,想多挣点钱贴补家用。

偶然间,武会霞得知了哭丧人这一职业,听说跪在别人的棺木旁边,哭几个小时就能拿到好几百,所以她怦然心动。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13)

她回家之后,就跟丈夫和婆婆商量,非但婆家人不同意,娘家人也激烈反对,这边父母还活着,你却哭别人家父母,成何体统?

武会霞则是瞒着家里人,加入了哭丧人的队伍,每天谎称是出去工作,到了老板那里,换上一身孝服,画了厚厚的浓妆。

到了葬礼现场,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她脑子里想着的是赚钱养家,所以表演的格外卖力,趴在棺材上真犹如逝者的亲生儿女一般。

武会霞第一次参加演出的时候,磕头几百次特别累,主事的看她表现很好,于是又给了一笔小费。

在她看来,虽然外界的眼光褒少贬多,但她更在意家里的孩子和老人。

随着十里八村,得知武会霞做了职业哭丧人,所以私下里议论纷纷,认为自家父母还活着,却去哭别人家的父母,太不吉利了。

而丈夫得知武会霞做了职业哭丧人,更多的则是理解,听到武会霞嗓子哑了,还会特意去泡润喉的中药茶水。

替人哭丧的工作有哪些(河南职业哭丧人)(14)

武会霞一年磕头上万次,每场都能挣七百多块钱,家里盖了楼房,为丈夫买了汽车。

亲朋好友以及左邻右舍的村民,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主动加入,成了职业的哭丧人。

在武会霞看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送逝者最后一程,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非但不是坏事,反而还帮助主事的烘托葬礼气氛。

到2021年,据武会霞所说,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各村哭丧,因为上万次磕头,所以膝盖总是红肿。

后记: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就有专业唱“哭歌”的人。包括古时候的欧洲,同样也有为贵族哭丧的人,并以此为业。

只要清白职业,挣干干净净的钱,都值得尊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