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在职公务员选拔性考试(公务员考录可将参与慈善活动纳入考察)

《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日起在市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其中规定,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在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慈善领域对法律规定进行补充或具体化的规定,助力广州创建“慈善之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广东在职公务员选拔性考试?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广东在职公务员选拔性考试(公务员考录可将参与慈善活动纳入考察)

广东在职公务员选拔性考试

《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日起在市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其中规定,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在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慈善领域对法律规定进行补充或具体化的规定,助力广州创建“慈善之城”。

广州要创建“慈善之城”

广州创建“慈善之城”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2018年1月,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慈善之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创建慈善之城”。

201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出台实施,这是我国首部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在此之前,广州就制定有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募捐条例》,自2012年5月起施行,对推动广州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成为了国内其他省市地方慈善立法的重要参照,也为国家慈善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广州市募捐条例》只是规范部分慈善领域,内容不够全面,也存在与《慈善法》内容不一致的地方,亟须进行修改。

此外,制定《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也是推进脱贫工作的务实举措。《慈善法》实施以来,广州共筹集款物23.18亿元,慈善事业已成为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从全国其他地方的实践经验来看,制定地方慈善条例有助于促进本地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的制定将助力广州创建“慈善之城”,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汇聚社会帮扶资源,为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公示中同时提出,拟在出台《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的同时废止《广州市募捐条例》。

亮点一:个人要对求助信息真实性负责 平台要进行核实

近年来,因个人求助引发的骗捐、诈捐事件时有发生,骗捐者虽受到舆论谴责,甚至被追究责任。本次草案对个人求助和慈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了管理,其中提出:为解决本人、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困难,个人可以向社会求助,并对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构事实、夸大困难骗取他人捐赠。

个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的,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宣传报道的形式为个人求助提供帮助的,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亮点二:鼓励开具电子捐赠票据 捐赠物质应评估价值

除了现金外,还有物资、遗赠等其他形式的捐赠在慈善活动中经常发生。本次草案对容易引发纠纷的物资捐献、遗赠以及冠名捐赠三类特殊捐赠形式予以规范,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草案中作出指引:捐赠人捐赠遗产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并设立监督人,监督受遗赠人按照遗赠人的意愿将遗赠财产用于慈善目的。

捐赠性经营活动的时,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时,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捐赠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接受捐赠方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并在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向社会公开捐赠情况及款物使用情况。

捐赠物资时,捐赠人捐赠财产的价值需要评估的,由接受捐赠的慈善组织或者开展慈善活动的其他组织和捐赠人协商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对超过实际需要或者不易储存、运输的捐赠财产,接受捐赠方可以依法采取变卖、拍卖等方式处理,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

此外,鼓励开具电子捐赠票据。慈善组织接受捐赠财产,应当向捐赠人开具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鼓励慈善组织向捐赠人开具纳入财政部门监管的电子捐赠票据。

亮点三:捐赠人有权对捐赠财产进行审计

捐赠人做出捐赠后,如何监督钱款或物资的用途?草案中明确规定:捐赠人有权向接受捐赠的慈善组织或者开展慈善活动的其他社会组织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情况,接受捐赠的社会组织应当在二十日内予以答复。捐赠人要求书面答复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书面答复。

捐赠人有权按照与接受捐赠的社会组织的约定,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对其捐赠财产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接受捐赠的社会组织应当予以配合。

此外,草案中还规定要优待慈善活动参与者。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慈善服务记录的志愿者或捐赠记录的捐赠人。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慈善活动情况纳入考察内容。

对慈善事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个人,因本人或者家庭生活遇到困难提出救助申请的,慈善组织和其他开展慈善活动的社会组织应当优先予以救助。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杜娟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张鸿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