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寄存柜(瓶装饮料热在柜里)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马梦阳 赵乾坤】寒冬已至,一杯热饮往往能瞬间“击中”消费者的胃。在北京工作的白领程晨晓在今冬养成了一个习惯,午休时,她会到公司楼下的便利店,挑选一款瓶装热饮。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相比往年,今年便利店热饮柜中的饮品种类和口味变得更加丰富。今年秋冬,注重养生的年轻人不再一味“贪凉”,他们成为瓶装热饮的主要客群。

消费者关注“暖身 健康”

连锁便利店便利蜂运营CEO王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前,便利蜂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热饮柜均已上线。总体看,今年上架的瓶装热饮数量和规模与去年相当,但今年上线的产品除经典、常规饮品外,还有传统品牌推出的新产品,如农夫山泉“打奶茶”铁观音奶茶等。

数据显示,伴随气温骤降,便利蜂多地门店的瓶装热饮需求出现大幅提升。从消费画像来看,瓶装热饮消费客群覆盖广泛,以18岁到35岁的白领为主,女性购买意愿高于男性。从产品消费情况看,这类消费群对产品健康度保持较高的关注,消费选择主要围绕低糖化产品和养生类产品。

冷饮寄存柜(瓶装饮料热在柜里)(1)

便利蜂店内的热饮柜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针对消费者对瓶装热饮“暖身 健康”的需求,不少品牌在产品上做出创新。可口可乐推出可加热的“生姜 ”汽水,主打养胃保暖;北冰洋发布“杞橙、天生桂杞、敲核、打麦”4款热饮新品;三得利推出的升级版冬季热饮则包括经典无糖乌龙茶、黑乌龙茶等产品。

此外,明显标记“暖冬”“暖胃”标签的产品和便利店也更能吸引消费者。在寒冷环境下,品牌方或便利店直截了当的提示,除能满足“寻求暖意”的消费心理外,也降低消费决策成本。

要进热饮柜,瓶装饮品需做创新升级

相关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热饮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593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21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3%。而中国的热饮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各大品牌注意到热饮这一细分市场。当下,瓶装热饮赛道上已经吸引国内外诸多瓶装饮品品牌。农夫山泉推出的东方树叶茶饮料以及罐装咖啡炭仌都是热饮柜中常见的身影,元气森林推出的多款乳茶产品也进入热饮柜。仅从便利蜂看,瓶装热饮种类丰富,包括咖啡、豆乳、茶饮、果饮等,既涵盖统一、雀巢等传统品牌,也有煮派、旭日森林等新锐品牌,可选择性非常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今推出的瓶装热饮系列,主要指一些可通过热饮柜进行加热的产品,即可受热饮品。一方面可受热饮品本身加热后不会变质,另一方面产品包装也要有一定的受热性。这就决定了,部分瓶装饮品想要进热饮柜,就要做出改变。

农夫山泉向《环球时报》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为了提升瓶身的耐热性和稳定性,这几款产品在包装方面做了加厚及多重加强筋的处理。

朱丹蓬对此表示,热饮市场发展,对包装材料、保质期、热饮柜配备等都有要求。因此,瓶装饮料企业要布局热饮市场,还需要加快进行创新升级,加快新品研发、降低热饮柜成本等。

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升级

不论是对包装的更高要求,还是便利店的空间布置、运营模式,瓶装热饮市场的火热将带动一整条供应链上相关的领域发展,将打破“冷饮发展看便利店,热饮发展看茶饮店”的传统模式。

王紫表示,无论是从热饮市场规模的逐年扩大,还是具体到门店消费者消费热情的激增、品牌商发力程度的加强来看,瓶装热饮的热度都在逐年提升。作为渠道方,便利蜂看好瓶装热饮的发展前景。

消费端的诉求是产业端变革的核心。朱丹蓬认为,健康瓶装热饮需求的增加反映了消费者当下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联动热餐等相关产品将从消费端倒逼产业端进行升级。他表示,功能多维化,热餐、热饮品类丰富化将是便利店未来的“进化”趋势。热餐、热饮对便利店来说是流量补充,可增强客户粘性。“做热餐、热饮除可增加复购外,其对店铺的利润也有很好的增持。未来便利店的盈利模式、运营模式及空间布置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他说。

来源: 环球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