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1)

从我记事起,奶奶就不断地给我说我们家人老几辈的事。奶奶过八十岁寿辰的那一天,吃着后辈们孝敬的鸡蛋糕,又说起了我们老王家的祖宗们。她从我的高祖父说起,一直说了到我大哥整整五代人的世事。听着老人深沉的诉说,我不忍心打断,那天我陪着奶奶坐到了半后晌。最后,她说:“乖娃,咱家的事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要识字,能写厚墩墩的一本书。你能吗?”那时候,奶奶不知道她这个孙子能不能写一本书,她只是想让我记住她说的这些事。

此后,我转正成了国家干部,还戴了顶小小的官帽子。工作忙了,回家少了。但只要见我回家,奶奶就要给我重复陈年老账。每听她说一遍,心里就觉得亏欠了她一次。奶奶八十五岁那年,说话含混了,但她还要说。那时候,我便暗暗想着,是要为我们家族写一本书,满足奶奶的期望。但那时革命化的作风、战斗化的工作,让我这个文化不高的小干部无暇顾及,也不敢奢望著书立说,但这种隐隐的想法却天天搁在心里。

我退休的那一年,孩子们为我祝福,说我这下该歇歇享享福了,可我突然觉得,都退休了,还能再欠奶奶的吗?

我们这个家族的这本书是该写了。

(1)我们这个“王”(王姓溯源)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2)

打开百度搜索,如今全中国王姓者近亿人,而朝鲜、越南、新加坡、泰国诸国亦有王姓或王姓演变者数千万人。对于王姓的来源,资料显示,主要有五。五大渊源中又衍生出数十支王姓族派。我们这个家族,源出何处?属于那支族派?对这个问题,直至我近耳顺之年时,才有了兴趣,产生这个兴趣的原因是,按照中国人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甲子,一甲子就是一辈子。那么,自己活了一辈子,应该寻根觅祖了。其实,弄清这个问题也不是要咋着,只是觉得心里有底了,日后去了“天堂”,便容易找到祖先们了。

1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3)

天下王姓虽然来源复杂,派别甚多,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多以爵为氏。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姓本姓姬,但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不少人由于失势和亡国而分离出来,由于他们过去属于王族,便以王为姓。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定都镐京,是为西周。传二十三世周灵王泄心(前571年—前545年),国都在成周,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或王子乔,因直言相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任朝中司徒,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此族就以“王”为姓。称太子晋为始祖。先秦时代,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王元迁至山东琅琊,王威迁至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王姓望族。这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至少已有2600年的历史。

2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4)

王祥为琅琊王氏后人。是我国历史上的二十四孝子之一。他为继母“卧冰求鲤”的故事人们至今口口相传。王祥之大孝使他官至太尉太保。王祥的曾孙王导,是太子晋的第三十二代传人,与晋宣帝司马懿曾孙司马睿友善,辅佐司马睿东征,后在南京建立东晋(317年),被晋元帝司马睿拜为丞相。司马睿还当众提出要王导“升御床共坐”, 并赐王导举族南迁金陵乌衣巷,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

说到此处,我不禁惋惜。我去过两次南京,两次到过乌衣巷。但两次都没有进过那座王家院落。但不能说没有感应。第一次是白昼,导游留给我们在秦淮河上的自由活动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当我找到乌衣巷时,时间已到,只得匆匆离去。第二次是个晚上,我和二闺女走到乌衣巷时,那院落又关了门。那时如果知道我是王导的后人,无论如何也要进去祭拜一番。

宣帝司马睿之后,王导又连任两代丞相,辅佐明帝和成帝,打造了一个强盛的东晋。

王导显贵,一门风流。东晋早期,王氏兄弟子侄遍布朝廷要职。如王导之兄弟王敦、王舒、王荟,王导之侄王羲之、王彪之、王允之均为朝廷重臣。王导之孙王珣,是桓温同党,竟称桓温废昏立明,有忠贞之节。王允之是企图以军事实力维持琅琊王氏家族的最后一人。他死后,琅琊王氏虽然还是代有显宦,但真正能影响朝政者却是一个也没有了。正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竭”。

琅琊王氏除了是官宦世家,还出了不少书法家。王导曾向魏晋大书法家钟繇学习书法,于丧乱之际,携带钟繇书《宣示帖》过江,作为不断演习的法帖,终于模仿的惟妙惟肖。他的行书、草书都写的很出色,晋元帝、晋明帝都很叹服,并以他的字作为标准字体。除了王导之外,还有王恬、王洽、王劭、王荟、王敦、王玄之、王羲之、王凝之、王操之、王焕之、王献之、王淳之等。据《述书赋》记载,东晋书法家中的八王,琅琊王氏一门占去六人,致使东晋书坛,几成王家天下。这里面最著名的是后世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他是王导的侄儿,也是东晋书坛之冠。论者称其笔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导生六子,为王悦、王恬、王洽、王协、王劭、王荟。王悦叔伯兄弟十八人。人称十八公。

在以后的近千年中,琅琊王氏后人历朝历代均有官宦,但显赫者不多。

我和29世祖王导已相距遥远,历史名人已和我们断了瓜葛,之所以这般絮叨,是想让后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知道前人的业绩,以期激励,有所作为。

3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5)

河南省济源县的蒲掌村,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垣曲县蒲掌村,是我高祖父以上先人们居住的地方。这村里有个地方叫乔沟,这是否与世祖太子晋(王子乔)有些渊源,不得而知。居住在这里的王姓人即我的同宗。有一年的孟夏时分,蒲掌、赵寨、田村、同善的几个族人拿着几叠厚厚的资料,身上散着热烘烘的泥香,几次走进我的家中。那时候,我尚在任上。他们觉得我有条件,也就是利用权力能把垣曲的这一支王姓人的家谱付梓问世。其实他们高看了我,我干的是一个过去叫做监察御史的行当,手里没有财权,也不愿利用有限的权力谋私。这是我的职业操守。但这几摞资料我却留下了。

这些资料在我家里放了好几个月,我看了好几遍。这里边,最吸引我的是蒲掌王氏和同善王氏家谱中的序言。序言里说,蒲掌、同善、赵寨王氏的来源,均为《王氏南京迁河南总家谱》中所言。属琅琊王氏族系,是金陵王氏十八公的后人。

那我们这些金陵王氏十八公的后人,何以从煌煌都城到此穷乡僻壤?《总家谱》中说:“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吾族由南京迁河南,共八门十八公。”这个数字非常有意思,它和数百年前王导儿辈数字一样。但这个十八公,到底是王导儿辈十八公中的一支还是几支的繁衍?到现在已经不必在乎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当时被朝廷迁移的金陵王氏中,的确有十八个同族兄弟,是从大到小排列的。他们当时也肯定不愿意离开那繁华的天子脚下。但朱元璋不愿意,他已不顾王氏前人昔日的辉煌,他要推行他的新政,巩固他的皇权。

4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6)

元朝末年,由于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战争频仍,生灵涂炭。直到朱元璋的义军打败元军后,长达16年的战乱方告结束。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即采纳了徽州李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大明建立之后,面对中原、华中一带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累年租税不入”的严峻现实,朱元璋又采纳了苏琦等大臣的奏议,为维护明朝的统治,做出了“移民”、“屯田”的决策。一场大规模的迁民移民“运动”就从洪武初年开始了。

这场移民运动在当时的富庶之地山西开展的最甚。数百万人被强行迁移到中原、华中和江南的地广人稀地带。当然,天子脚下的京城,也要解决人口稠密的问题。把昔日的贵族迁移出城,其它平民百姓就好说多了。这样,我的祖先们就率先被迁移出城了。

5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7)

洪武二年的春节,对我们的祖先十八公们来说,肯定是心情极为悲切的一个节日。他们喝着苦酒,道着苦衷,想着往后相见甚难,不禁泪洒长衫。在临行前的日子里,十八公们将朝廷指定的各自去处汇集成册,誊写若干册,诸公各揣一册。行前,挥泪告曰:“后子孙相逢,斟知为一家,皆官宦之后也。”就这样,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季节里,先祖们扶老携幼,从花香四季的江南,蹒跚跋涉着来到中原的黄河以北,钻进荒凉偏僻的豫北山区和山西的东南山区。

可以想象,移民之初先祖们是何等的艰难。我曾在祖籍蒲掌乔沟的荒岭上久久驻足,看着沟壑中那一孔孔类似原始社会洞穴般的窑洞,如今已被荒草几近掩没,不禁泪眼婆娑。这就是先祖们栖居的家。但恓惶归恓惶,我的祖先们却为明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明朝的大移民给明代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和繁荣。它合理的分布了人口的生存空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我族的祖先是八门中的长门,排位十七公。“十七公韶,字绍宽。子景平。迁蒲掌,又迁新安北冶岭官岭村。”这短短的23个字,便让他的子孙们在蒲掌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了600多年。十七公韶应该是蒲掌王姓的始祖,从他往下排,我应该是他的第二十四世传人。

注:垣曲县英言乡赵寨村、田村和历山镇上堡村王氏,为我同宗。他们为十八公王况之后人。

琅琊王氏家族祖训(我为家族写本书)(8)

王士敏,山西垣曲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散文》、《散文福地》编委、运城市书法、摄影家协会会员,垣曲县作家协会主席,垣曲县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