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

重磅消息!

苏式汤面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啦!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

就在最近

苏州市面业小吃协会正式向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呈交了“苏式汤面制作技艺”

的非遗申报书及相关佐证资料

以后我们吃的每一碗苏式汤面

将不单单是一碗面

更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

这一项非遗的申请

预计今年将公布立项

这一次“申遗”成功后

不仅能显示苏式汤面本身的优秀

也将对“苏式汤面”的传统技艺进行有效保护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4)

更重要的是

这一项举措也会不断促进苏式面业的发展

真可谓意义重大而深远!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5)

就在今年

苏式面还凭借518种浇头

成功创下了一项全新的世界纪录!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6)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7)

(图片来源:跟着时令吃吃吃)

在认证官的严格审查后

宣布苏式面正式成为

“世界上浇头品种最多的原汤面”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8)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9)

(图片来源:跟着时令吃吃吃)

看了这么多,你一定已经嘴馋了吧!

在苏州,吃面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情

无论炎夏寒冬

穿过半个城市就为了吃一碗面

这就是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你,又最中意哪一碗苏式面呢?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0)

小乐给你推荐

这几碗好吃的时令苏式面

希望在这个忙碌的周一

唤醒你的味蕾

让新的一周充满好心情

蟹虾二鲜面

苏虞斋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1)

蟹虾二鲜面,面浇头色泽金黄,鲜香诱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它的香,尝到它的鲜。而这鲜,没有任何调味料的辅佐,是实打实的,蟹虾两味湖鲜的鲜。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2)

10斤螃蟹,仅能拆出3斤蟹粉,却要花上5-6小时!店里的阿姨从早上一开市就忙碌着拆蟹粉,要一直忙到中午,才能歇息下。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3)

出完了蟹粉,接着炒浇头。先把蟹黄、蟹肉和蟹脚肉在锅里不断翻炒,让蟹黄本身的油脂和蟹肉融合,再加上一点点葱姜末去腥味。适时加入现剥的虾仁,不停翻滚,让蟹粉均匀包裹住一粒粒晶莹的虾仁,这鲜香诱人的面浇头就做好了。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4)

把满满一碟真材实料的现炒浇头,趁热倒入面碗里。耐着性子将面浇头和面条仔仔细细拌匀,让每一根面条都蘸上蟹黄浓郁的汤汁,这样吃起来才完美。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5)

冻鸡面

朱鸿兴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6)

冻鸡面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式面的几大招牌之一,尤其是朱鸿兴的冻鸡面,当时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可惜,由于制作工艺繁琐,再加上老一辈面点师隐退等多种原因,苏式面传统品种、制作人才出现“断代”,冻鸡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渐渐退出江湖。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7)

直到2014年,在全省面点行业首家成立的朱鸿兴大师工作室,会聚俞水林、高扣林等多位业内中国烹饪大师、苏帮菜制作技艺非遗传人,并请90多岁的苏式面点“祖师爷”俞雪根“出山”做顾问,作为工作室成立后挖掘复原的重点项目之一,“冻鸡面”才得以“重出江湖”。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8)

这一碗晶莹剔透、肉嫩冻鲜的冻鸡面,工序非常复杂,整个制作过程需要近10个小时。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19)

吃的时候,用筷子拨开冻鸡,取一小块尝一下,鸡肉鲜嫩酥软,汤的鲜味留存于Q弹的冻汁中,只一口,便迅速弥漫到唇齿间。再配上一碗朱鸿兴的苏式红汤面,完美!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0)

藏书羊肉面

藏书羊肉店均有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1)

说起藏书羊肉,那绝对是属于苏州人的街头美食,不管你住在哪里,方圆1公里以内绝对可以找到一家藏书羊肉店,而且每一家都很好吃!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2)

用杉木桶烧羊肉是藏书羊肉独创,把新鲜羊肉放到这个杉木桶里,熬上2个小时至肉质酥烂就成。如此简单粗暴的烹饪实在是美味!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3)

面汤清鲜入味不油腻,倒入已蒸得酥烂的羊肉,再根据自己口味添加蒜末,一口热腾腾鲜美的面汤,一口鲜嫩的羊肉,真是美得不得了!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4)

醇香肉排面

琼琳阁面庄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5)

苏式面最讲究汤底,据琼琳阁面庄吊汤老师傅说,他们通常晚上就开始吊汤,汤料的配方是老板根据传统配方研制成的,有20斤猪肉、一只金华火腿、七只农家土草鸡、六只草鱼头、五斤黄鳝骨等等,汤底的鲜美,全靠真功夫。文火吊4-5小时,才能下350碗汤面。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6)

(图片来源:点吃苏州)

面汤分白汤和红汤,浇头非常丰富,最有特色的就是醇香肉排,早上一碗红汤面配上一块肉排,美哉美哉。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7)

琼琳阁在书院巷,苏州中学对面,只做早午两餐生意,木桶里的原汤卖完了就关门休息,基本每天只卖600碗左右的面,通常到了下午一点就不营业了。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8)

奥灶面

苏苑饭店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29)

苏州苏苑饭店总厨刘宏有一次去昆山出差,偶然吃到一碗大师级的奥灶面,便久久难以忘怀。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刘锡安大师,并于2017年6月正式向其拜师,成为了昆山奥灶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一代传承人。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0)

刘宏总厨在刘锡安大师的指导下,日以继夜反复钻研,成功掌握了奥灶面制作的精髓,将奥灶面的技艺带到了苏苑饭店。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1)

昆山人常说:唱戏靠腔,吃面靠汤。面汤素来是老饕们对于一碗好面最基本的判别,奥灶面亦是如此。奥灶面功力之高,都在这一口汤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2)

苏苑饭店的八种面浇头:虾仁、爆鳝、牛肉、爆鱼、卤鸭、焖肉、什锦、香菇,在一张大桌上一字排开。什么汤配什么浇头,其实也有讲究。白汤面,配虾仁和卤鸭双浇,清清爽爽很解腻。而红汤面,配一块焖肉、一块爆鱼,方成一组有滋有味的佳肴。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3)

今天下班

约上家人好友

一起吃碗面吧!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4)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5)

浆面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汤面申遗啦)(36)

苏州市旅游局综合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内容来源:苏州微生活、小薇美食日记

跟着时令吃吃吃、点吃苏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