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出自三国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蓝田生玉)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恪传》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故事的主人公为孙权和诸葛恪。原文是这样:“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收集出自三国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蓝田生玉)(1)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恪少年时期便有才子的美誉,谈吐奇妙不凡,讨论灵活机敏,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孙权见到诸葛恪后,对他的才能感到非常惊讶,对他的父亲诸葛瑾说:“别人都说蓝田盛产美玉,名门出贤士,今天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啊!”

收集出自三国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蓝田生玉)(2)

众所周知,诸葛恪是三国时期的一位神童。当时孙权因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脸长似驴,故意命人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写下“诸葛子瑜”四个字进行嘲笑。父亲诸葛瑾非常尴尬,而年仅六岁的诸葛瑾当即在这四个字后面加上“之驴”这两个字,不但化解了父亲的尴尬,还令孙权感到非常惊奇。从此,孙权便对诸葛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其加以重点培养。

收集出自三国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蓝田生玉)(3)

不过,父亲诸葛瑾对于自己这位神童儿子却非常担忧。究其缘由,是诸葛恪在年少时期便展现出争强好胜、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在诸葛瑾长大成人并进入东吴政坛后尤为明显。《三国志•诸葛瑾传》载:“瑾子恪,名盛当世,权深器异之;然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忧戚。”

收集出自三国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蓝田生玉)(4)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诸葛瑾的担忧后来也变成了现实。在孙权的培养下,诸葛恪很快便成为了东吴政坛的新星,并成了孙权临终时的托孤重臣。诸葛恪大权在握,贸然发动北伐之战,结果遭遇惨败,导致民怨沸腾。最终,诸葛恪被皇帝孙亮和大臣孙峻合谋杀死,三族被诛。

参考书籍:《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