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后鼻子几年变形(女演员整容鼻坏死背后)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李豪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整容后鼻子几年变形?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整容后鼻子几年变形(女演员整容鼻坏死背后)

整容后鼻子几年变形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李豪悦

截至2月9日,多家医美上市公司股价迎来暴增。医美股整体势头凶猛,再次印证了“黄金赛道”的价值。

变美的生意看起来一切向好,但也防不住意外事件的发生。早前,女星高溜隆鼻失败后公开向医美机构维权,其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意外发生之前,她一直认为“整容是没有风险的事情,因为太多人做整形手术了。”

但“高风险”早已成为悬在医美机构头上的一把冰刀。记者了解到,在上市公司医美国际和瑞丽医美的业务中,带来高利润的手术类(重医美)服务,在营收上的占比都在下降。

娇美希北京凯丽汇美创始人、娇美希医美运营安全顾问、团火科技首席战略顾问赵思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医美的手术风险相对轻医美较高,且项目术后恢复周期略长,导致患者复购率大大降低;加上市场不良竞争,都在影响重医美在营收上的占比。

高风险业务“不受欢迎”

女星高溜作为消费者或许不太了解重医美的风险性,不过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投资者正在减少对重医美的选择。

去年港股上市的瑞丽医美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医美业务中,美容外科服务产生的收入增长乏力,占比已经由2017年的50.2%,下滑至2020年上半年的24.5%,从原来第一大收入跌落至第三。

作为轻医美的微创美容服务和皮肤美容服务则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6月末,两大业务合计占比已经达到58.9%。

无独有偶,美股上市公司医美国际上市时公布的2018财年收入显示,外科美容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比为41.2%,低于占比49.1%的非外科整容服务。

此外,挂牌新三板的医美机构华韩整形近期动作频频,被外界认为即将冲刺IPO。2月3日公司称争取早日登陆境内外符合公司战略需要的资本市场。

只是,公司也不可避免受重医美业务风险影响产生纠纷。去年8月,潇湘晨报曾有一篇《女子花6000多元到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整下巴结果被“切了一块肉去”》的报道,提到消费者与华韩整形之间的医疗纠纷。

医美标准化产品供应商而庭科技创始人Jasper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近些年医美医院发展很快,公司形式也多种多样,但许多医院表现并不好,“因为医院涉及的潜在法律风险比较大,艺星本来要去香港上市也没上。”

记者从公开渠道了解到,2018年艺星医美便有赴港IPO计划,但是截至目前未上市。据了解,艺星医美的杭州分院曾因医疗纠纷被法院判决赔偿患者4万元,该案患者诉称,艺星医美的杭州分院对她“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后果”。目前,艺星仍有多个官司未完结。

行业出现“避重就轻”趋势

自带高风险的重医美业务占比下降,轻医美业务的比重普遍上升,市场数据反映出轻医美用户规模相当可观。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达到740万人,2020年或将达到1520万人。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轻医美消费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供给的持续增长和“互联网 轻医美”模式的渗透,未来轻医美行业的用户规模将继续增长。

对此,赵思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轻医美是一种以简单基础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更好复制,降低了医美机构对医生资源的要求,由于服务项目基础,其医疗风险同样比重医美低。

“重医美相对法律风险比较高,存在潜在的消费者诉讼,也会让业务侧重这方面的医美医院想走向资本市场比较难。所以未来比较有机会的是以注射为主的‘轻诊所’。”Jasper向记者说道。

轻医美项目潜力等待挖掘的同时,已让提供玻尿酸、肉毒素的上游企业股价都迎来大涨。截至2月9日,华熙生物上涨16.29%,昊海生科上涨16.34%。爱美客上涨20%,股价已达到1088.4元。

(编辑 上官梦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