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

记得在十年以前,关于CD唱机和数字音频播放器在播放不同音乐载体(CD唱片与高格式数字文件)上听感孰优孰劣还是当时最热门的争议话题。当中再加上PCHIFI与MAChifi的簇拥者的参战搅局,各大论坛和音响群里针锋相对之势频频出现。但是在十年后的今天,相信绝大部分音响爱好者已经对这个命题的讨论已经没有态度热情了。因为毫无疑问,当今的音响已经成了是网络流媒体的天下。几个主流音乐APP上的高格式音乐文件,其声音品质在素质优秀的数字播放设备中,较之曾经的CD唱片已经占有了明显的优势。而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烧友在对音乐载体的选择上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曾经的主流,当年大行其道的CD唱机已经快成了鲜有人问津的古董音响。这一点上当你打开某宝搜索就可以发现,网络播放类的相关音响产品已经铺天盖地。宣传口号也一个高过一个。“吊打”、“秒杀”这类名词屡见不鲜。但真正能登上大雅之堂,能体现出高格式音乐在流媒体时代的绝对品质的,除了国外的若干高价甚至天价品牌之外,在国内品牌中,其实也就只有少数几个可以真正踏实深耕精研,从电路架构乃至数字传输当中的各个细节上始终如一的精益求精。产品的硬指标和硬素质也能真正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今天要说的享声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1)

初次接触享声产品应该是在十年前了,那时享声刚推出它家第一代数字播放器。我们当地音响烧友俱乐部还曾经做过一次盲听对比活动。虽然只是享声的第一代作品,在模拟部分的调校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但那次的聆听依然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享声所追求的调声方向——中正、理性、准确。我认为,在数字部分,中性准确和充沛的细节还原力恰恰是优秀产品所必须要达到的高阶标准。

而后,享声的产品陆续在紫坛、绿坛等网络平台上获得烧友们的肯定。享声的硬件技术也在持续不断的做着优化和升级。飞秒时钟概念的提出和运用也使享声走在了业界前列。前几年在广州音展上我也曾到享声的展房驻足聆听,它家作品搭配ADAM SX系列有源音箱所营造的声音基底取向依然如初。带有鲜明的理性与监听风格。由此可以看出享声的产品是具有声音风格的传承,这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成熟厂家的标志之一。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2)

此次家电论坛在做享声新品PA1 USB网络噪声消除器的试听活动,吴彤版主询问我是否有兴趣试听一下。说实话,在主观上我对此类产品是非常有兴趣的,因为从原理上讲,地回路产生的噪声,电脑数字传输过程中因为时钟问题产生的jetter失真以及各种电磁干扰问题确实是造成坊间所讨论的“PCHIFI又折腾人又难出好声”的主要原因。处理这些问题的产品网络上下至几百上至一千的小玩意也有不少,功能上基本上属于滤波或隔离。但享声的噪声解决方案比这些方式要透彻极致的多,音乐数据经USB转内存数据,再经屏蔽、隔离、滤波后,以独立的时钟进行信号再生。这个玩法再最大程度保留了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同时,将一系列有害的干扰造成的失真降到最低。

但是我研究了一下自家设备,发现自用的数字播放器的端口设计不太方便与PA1连接,便告知吴版主可能无法参与试听了。时隔几天后,吴版主发来信息说享声厂家可提供D1音乐服务器以及A300纪念版数字播放器与PA1搭配,我一听便毫不犹疑的欣然应允,趁此机会也终于可以时隔十年后,在自家熟悉的环境和系统上仔细聆听一下享声目前最高端的产品效果了。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3)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4)

由于此次主要是试听把玩PA1,所以关于D1和A300纪念版的聆听及使用感受只能做相对简约的概括评价。总体而言,这两件产品确实足足给人以高端硬货的鲜明印象!

首先做工非常精细和扎实。虽然样式简洁但金工和材料厚度在同类产品中都属于领头羊位置。内部的设计和用料更是豪华之至。关于这两件产品的计数原理,性能特点和细节用料大家可以在淘宝上自行查阅,不得不说享声在对产品相关资料的完完整度上堪称白皮书式的存在。我认为其他人根本没有做赘述的必要。只需要认真用心的品味产品的滋味即可。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5)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6)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7)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8)

就D1和A300纪念版的声音,我认为排除风格取向单从品质而言,这个组合绝对是高水准的声音表现。所谓高水准的声音不一定是在某个频段做的多么讨好耳朵,多么多姿多彩。而是要一种海纳百川气象万千的丰富感,那种对细节完整再现的一览无余的能力是所有Hiend音响共通的特质。在享声这两款产品当中,我感受到了这种特质带来的听觉上的利好。虽然享声在调音取向上依然是遵循着严谨理性的风格。在这两件作品里我听不到长牙舞爪或者摇曳多姿的声音姿态。

音色上也比较朴实自然,没有什么渲染。但其呈现的音响频宽非常的完整,全频的细节都很丰富。高密度的声音带来了非常不错的声音稳定感。这在播放多声部大动态音乐时非常明显,各个乐器声部的质感一览无遗。感觉像一座坚实稳定的欧洲古建筑。近看又能清晰的看到石材的纹理和质感。我认为作为前端数字音源,其对细节的充分还原与再现能力是衡量设备档次的首要标准。毫无疑问,享声D1 A300纪念版在我这里交出了非常出色的答卷。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9)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10)

下面就要重点谈一谈PA1 USB网络噪声消除器的上机效果了。如图所示,连接这三台机器需要两根USB线材。享声在给用户的使用说明中专门建议选择设计和材料优秀的USB线材。无奈随机附带的其中一根属于鸡线级别。建议用家另配(后来我尝试的结果证明两条USB线对声音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但即使如此,开机后声音上的明显变化第一时间便显现了出来。接上PA1与不接时第一直观的感觉,也是此次试听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纯!注意,这个“纯”不是一般滤波产品带来的那种扒光褪毛的“光杆杆”基音声,那种声音看似“干净”,实则细微的弱音和高频泛音丢失非常严重。

PA1提供的纯是那种没有多余杂质的,呈现出声音形态的原本轮廓和基底的纯粹。PA1净化后的声音背景非常的安静漆黑,使得乐器的形体感更加凸显出来,而且这种形体感扭转了PChifi一般容易出现的平面感的固有问题,声音明显立体了起来,更加的鲜活生动。中高频方面,由于透明度明显增强。各类乐器本底的质感有所强化,因为不同乐器的泛音谐波频率差异很大,往往很多系统在播放时,虽然基音形体基本完整,但泛音还原远远不够,尤其是受到各种电磁干扰的情况下。

PA1未接上之前,我认为D1 A300纪念版的声音完整度已经很好了,但在PA1登场后,立刻有了一种画龙点睛之感。中高频泛音谐波的还原明显多了起来。我认为这一点对于PChifi一族真可谓一剂良药。而在低频方面,其实大家最关心,或者说最担心的莫过于是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能量压缩。毫无疑问,在PA1身上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但有一点必须要说明,起码在我的系统里,PA1的加入并没有提升多少低频能量感,但PA1带来了更加清晰的低频轮廓感,以及更加完整的低频谐波。

所以低频的瞬态有比较正面的改善。当然,如果有烧友认为低频能量表现应该是“一坨坨”的,嗡声嗡气的话,那PA1呈现的低频可能并非您喜欢的风格。而对于我的音响审美而言,我认为PA1对低频的处理效果是正面的,值得肯定的。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11)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12)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13)

就声音风格而言,我认为PA1是典型的淡化个性和风格的机器。只是尽量不受干扰的还原前端给出的信号,所以在使用PA1时,音频文件质量的好坏优劣也能更加轻易的辨别出来。高采样率的音频文件在细节和密度上的优势对于CD抓轨之类的文件可谓是碾压性的。这在我用IPAD转接PA1连接解码时更加明显。而且在IPAD上使用PA1时,我认为提升的比例级数还要高于D1 A300纪念版组合。

由此可见民用电脑和平板的各种内部干扰问题对声音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当然也足以说明D1 A300纪念版这套在各个方面都武装到牙齿的组合确实达到了真正的高级音响所具备的优良电气性能和上佳的传输环境。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14)

虽然PA1没有太多风格和个性的倾向,但他对不同USB线的声音变化响应是很敏感的。在机器试听完毕临送走之前,我借到了一根线世界Startlight8来搭配听了两首曲子,发现线世界的声音风格明显渗透在了系统中,所以如果用家希望PA1在纯粹的基础上再带上些许风姿的话,尝试使用不同材质和声音风格的USB线也是蛮有意思的一种体验。

千姿易得一纯难求(千姿易得一纯难求)(15)

谈到这里,我觉得可以给PA1下结论了。这是一台为现代数字播放而生的,以极致的hifi理念打造的高级音响清道夫。这个道具无论是在一般电脑或平板上采用,还是在中高水准数码流播放器与解码直接连接,都起到了全面的正面效果。我认为在很多PChifi玩家的系统中,投资这个道具所获得的回报是要明显高于投资同价格线材。

这也是PA1这件作品值得把玩的价值所在。在发烧音响中,能影响声音的变数很多,有经验的烧友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校出千姿百态的音色,但纯粹的、不染尘埃的,最大程度传输音乐数据信息这才是HIFI的初衷和本心。所谓千姿易得,一纯难求。享声PA1已经在努力去践行了,那么追求好声音的你也愿意去尝试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